許夢婕
摘 要:佛山市公共文化綜合體之佛山創意中心項目,在城市規劃及區域規劃的指引下,具自身技術特色的同時,延續整體脈絡,協調周邊環境,從規劃至建筑,綜合體融匯傳統的智慧、藝術與文化內涵,重新演繹時尚的佛山水都,打造“文化靜態”、“商業動態”的魅力新城。
關鍵詞:佛山新城 城市脈絡 商業 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b)-0170-02
佛山新城是實施佛山現代化大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佛山未來的城市中心,作為佛山新城核心的佛山市公共文化綜合體,是一個以市級文化設施為主導,包含文化、創意、商業、休閑等功能的建筑群綜合體。該文將重點對項目的總體以及技術特色等方面進行闡述。
1 項目背景
佛山市公共文化綜合體聚集了商業、影城、酒店、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宮、檔案館、文展中心、藝術中心等建筑群,整體規劃由中部下沉廣場、世紀大街、過街廊橋、世紀天幕等城市公共空間元素貫穿規劃區域始終,單體結合整體規劃要素,從布局形式到整體形象,融合周邊環境與整體規劃,做到和而不同。
2 項目概況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6萬,建筑地下三層,其中地下一層為商業,兩層車庫;地上三層為圖書經營及商業,四層為架空(公共活動)層;五層至二十一層均為辦公(包括文化活動類辦公)。是集商業、圖書經營、餐飲娛樂、高級寫字樓、文化活動等多功能性質整體規劃模型的一類高層綜合體。
3 項目設計特點
3.1 尊重城市規劃脈絡
單體體量被劃分為東、西兩“廂”;“西廂”為三層裙房及高層塔樓,塔樓東向世紀蓮和佛山公園,北向河畔公園,作為項目的商業中心,以商業辦公為主;“東廂”為兩層裙房,作為項目的文化活動中心,以圖書經營為主;聯系東西兩“廂”的是7.2 m高的文化平臺,不僅連通市政人行天橋,也聯系南北所有文化場館,與東西兩面整合成一體,使東西兩“廂”共同形成“公商相融、文商結合”的文化商業氛圍,賦予了和人與城市緊密連結的特殊性質。
在該項目區域,規劃有地鐵線路軌道穿項目主干道,并有兩個地鐵出入口,分別位于項目的北側與西側,與負一層商業空間相接;地鐵人流帶動項目的整體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辦公人員的交通需求。首層商業主入口與巴士站相鄰,充分顯示了該項目在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要地位,在城市整體規劃中。
3.2 “公商相融、文商結合”的商業氛圍
3.2.1 以文化性為主導一站式消費體驗
商業建筑囊括新華書店、品牌店、主力餐飲、特色餐飲等,集文化、購物、餐飲、娛樂等于一體的一站式購物,體驗式消費的商業中心。
3.2.2 多層面商業入口:首層入口
地下一層地鐵連接口;二層過街天橋;多層次多層面的外部連接,為商業建筑帶來的多樣的客流;同時也為客流提供便利條件。
3.2.3 流動的商業空間
商業空間通過下沉廣場、流線型中庭,將不同的商業元素立體、有機組織,強調商業空間易識別性、易到達性、趣味性等。
3.3 創意型高效辦公空間
在設計過程中,考量經濟性、舒適性等多種因素,結合甲方的主要需求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辦公平面進行專業設計。
3.3.1 特色設計
部分二層通高的區域,創造公共活動空間以及景觀窗口。塔樓底層架空空間結合裙房屋頂花園,作為公共活動平臺,另一層次豐富了“世紀天幕”之下的城市空間。
3.3.2 高效空間組織設計
精心組織設計,有限的層高安排中央空調等各種管線,滿足經濟型和舒適性的雙重要求。
4 各專業技術特色
4.1 結構專業
多項結構新技術的綜合應用:本工程按7度抗震設計,場地類型為Ⅱ類。設計上根據工程特點,塔樓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地下室采用平板結構結構。本工程從設計施工等方面解決地下室超長、沉降差異等。
4.2 給排水專業
在消防設計中,除了按消防、噴淋規范設計消防、噴淋、氣體等滅火系統外,針對首層中廳部位,采用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由紅外線探測器控制動作,能在較大空間主動探測著火部位并開啟噴頭噴水滅火,實現了大空間火災早期探測與自動撲救聯合行動。
4.3 空調專業
(1)選用高效制冷機組在其冷卻水進水溫度為32 ℃時,制冷性能系數(COP)達到5.6以上。(2)制冷系統采用了大小機組相結合的配置,調節性能好,能有效地適應負荷變化的要求。(3)中央制冷機房設置機房群控系統,可根據總冷負荷的變化,實現冷水機組、水泵、冷卻塔等設備的分臺優化控制,使所有設備始終以最佳工況運行。(4)空調通風系統采用了自動控制,既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又防止了因超溫和不合理運行造成的浪費。(5)大空間采用全空氣系統,在轉換季節供圖書經營、步行街等大空間的空調處理機可以加大新風送風量,甚至全新風運行,以達至節能效果。
5 結語
佛山創意中心,依憑佛山新城崛起戰略,處文化中心地緣,聚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地鐵樞紐等優勢資源、榮膺佛山新城CBD首座,具有前所未有的升值空間。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商業發展不斷加快,設計需堅持人與環境協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文化內涵的理解與引入,作為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磊.給予區域空間的商業綜合體復合型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1.
[2] 劉旭昱.地鐵與城市下沉廣場[J].中外建筑,2009,33 (7):79-80.
[3] 蔣曉敏.直通佛山新城,勒流謀劃中部崛起[N].佛山日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