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今年重讀阿倫特,重點閱讀的是她的《人的境況》、《反抗“平庸之惡”》、《康德政治哲學講稿》等,尤其是《人的境況》這本理論著作,私人以為,這是最被我們忽略的巨著。我?guī)缀跏潜灰环N閱讀的狂喜牽引著逐字逐句地反復讀這本書。
這本著作重新激發(fā)了我的思考。而思考和判斷幾乎就是阿倫特后期著作的生命力,她后期的《精神生活》——中文版的《精神生活》翻譯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很可惜——并未完成,但是對思考、責任與判斷的認知劃分,在我們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有著重要的意義。阿倫特對艾希曼這個戰(zhàn)犯的一個認知就是,他不會思考,或者不想思考,甚至不愿意思考,把思考的權力交換給了其他人,比如希特勒,讓元首幫助他做出判斷,從而規(guī)避了自己的責任。所謂“平庸的惡”的特質就是這種:無思。而無思正是我們這個大眾狂歡時代里最明顯的特征。我正是在阿倫特的后期著作中發(fā)現(xiàn)了針對我們這個時代病癥的最好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