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八月的縣域激情似火,驕陽下大地流金溢彩稻穗飄香,蛙鼓蟲鳴和著雞啼狗吠,處處是歡樂與祥和。
縣域風光惹人留戀,在四川,剛剛召開了“全省農業農村改革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說,要堅持農業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動搖,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h域承載著廣袤的農村,在農業農村改革的進程中,四川縣域將迎來更為強勁的發展新動能。
治蜀興川,四川百年大計,早在今年3月,王東明就在人民論壇上撰文,表示要“讓城鄉環境面貌‘靚起來”“讓巴山蜀水更加秀美”。
這一夢想正在變成現實,四川的山更藍,水更綠,感受最深的成都市民用“藍天頻頻刷屏,雪山時時入窗”來形容優美環境,僅上半年,成都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16天,優良天數比例超過六成。
生態田園,共享藍天與白云,“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四川得到生動的詮釋。
當下,田園綜合體的建設試點正在全國18個省市推進,試點區域,農田田園化,產業融合化,城鄉一體化是基本特征,縣域的田園風光將會更加靚麗迷人。
要致力于建設特色新鎮。在“特”字上下功夫,堅持因地制宜特色差異化發展,按照農業部、住建部的要求,有序推進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應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不盲目拆老街區,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努力培育一批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小鎮培育成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
要致力于建設田園新村。按照財政部部署,發揮鄉村優質生態環境、美麗田園風光和優秀傳統文化等獨特資源優勢,推進農、林、牧業與休閑觀光、康養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環境美、產業興、品牌響、農民富、生態優,具有濃郁“田園牧歌”風情的鄉村田園綜合體。
要致力于建設綠色家園。在鄉村,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推廣循環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循環農業示范區和生態牧場,增加優質綠色安全農產品供給,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整治,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綠色家園模式,讓農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讓我們放飛縣域夢想,在生態田園中看山望水,重構鄉愁和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