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出發,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多次作出部署。本屆政府緊緊圍繞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始終抓住“放管服”改革這一牛鼻子,堅韌不拔地推進這一“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我們推動的“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是一個系統的整體,首先要在“放”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又要在創新政府管理上破難題,善于做加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放寬市場準入,可以促進公平競爭、防止壟斷,也能為更好的“管”和更優的“服”創造條件。
做好今年的“放管服”改革,要緊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針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做到五個“為”。
第一,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要以進一步減證和推進“證照分離”為重點大幅放寬市場準入。要全面推行清單管理制度。這是鞏固和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制度保障。對方興未艾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善于傾聽市場主體和群眾的呼聲,在實施放權松綁的同時,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為新興生產力成長打開更大空間。
第二,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要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要采取切實措施減少涉企收費。截至目前,今年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可以使企業全年減負超過1萬億元。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實,讓企業真正得到實惠。
第三,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推動發展不能過度依賴投資,但保持有效投資合理增長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支撐。必須破除制約投資的各種羈絆,提振國內外投資者信心。下決心徹底打破各種互為前置的審批怪圈。著力推動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有大的突破。要不斷完善利用外資政策,使我國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的熱土。
第四,為公平營商創條件。放寬準入有利于公平競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也是為了保障公平競爭。要創新監管方式,營造公平環境。針對人民群眾和社會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堅持“眼睛向下”,著力管好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
第五,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要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針對煩擾群眾的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今年各地區各部門要摸清情況,能夠取消的取消,能夠互認的互認,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要大力提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用事業服務質量和效率。要打破“信息孤島”,提高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
(節選自李克強總理6月13日在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