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斌
田園綜合體,核心在田園,重心在綜合。
綜,織機上使經線上下提放以接受緯線的結構,一綜可達數千經絲;綜合,即綜的集合,數千根經線通過多條“綜”集合順一起。而綜合體,則著重于有機整合后“整體”。
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正在加快,正逐步從城市走向鄉村,2017年2月5日,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田園綜合體”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此后,關于“田園綜合體”的國家部委文件接連出臺,其試點與建設正在加速。
早在此前,關于田園綜合體的探索,其實已經在包括四川在內的廣袤地域內進行,其路徑正越走越寬。
非起于現在是特色農業的發酵體
2017年5月24日,國家財政部“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速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是其基本目標。
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新概念。通知雖然沒有提出具體的定義,但已初露輪廓。按財政部的說法,就是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
按這個構建目標,其實,全國很多地方,包括四川在內,關于田園綜合體的實踐早已開始。
成都郊外的三圣花鄉,可以說是四川最早的田園綜合體。
三圣花鄉,東出成都一抹迷人的綠,總面積達15000畝,涉及錦江區三圣鄉紅砂村、幸福村、駙馬村、萬福村、江家堰村5個村。
三圣鄉,曾是錦江區最窮的鄉之一。2003年,記者到三圣鄉采訪,村里的路還是泥濘小路。當年10月,成都在紅砂村舉辦四川省首屆花博會,村里一下子涌進100多萬游客。
受此啟發,紅砂村以花卉產業為載體,打造鄉村開放公園,把上百家農家樂組合起來構建大型生態休閑空間,此后,周邊村受此影響,發揮各自特色競相發展。三圣鄉政府因勢利導,統一規劃,發展新型都市觀光、休閑農業,以花卉為核,挖掘梅、暗暗群毆、荷等花文化內涵,打造出了特色各異,頗具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的現代農業樣本。
五村相融,抱團發展,產村一體,“五朵金花”競相綻放,一個巨大的田園綜合體在四川悄然成形。
可以說,三圣花鄉早已達到了“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田園綜合體建設目標。這里成為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東籬菊園、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五個景點被稱為成都“五朵金花”,并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景區。
四川雖處西部內陸,但改革創新精神從不缺乏,尤其是作為農業大省,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探索創新永不止息。三圣花鄉的成功,正是田園綜合體的成功。此后,三圣花鄉成為不少地方發展城鄉近郊休閑旅游的范例,紛紛前往取經。
非限于近郊是優勢產業的融合體
在城市化進程當中,有一個詞先于田園綜合體而家喻戶曉,那就是“城市綜合體”。
成千上萬的城市綜合體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涌現,成為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城市里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加快,田園綜合體應時而生。2012年,田園東方創始人張誠結合北大光華EMBA課題,發表了論文《田園綜合體模式研究》,并在“水蜜桃之鄉”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落地。2016年9月,中央農辦考察指導該項目時,對該模式給予高度認可。
張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田園綜合體”模式就是在發達地區城市的郊區,一些有資源的小城鎮或美麗鄉村,構建一種綜合開發項目,并推動當地經濟產業提升和城鎮化進程。
而在四川,田園綜合體的實踐卻在遠離城區的偏遠鄉村取得成效,在農村具有了特殊的意義。
川南宜賓縣北有一小鎮名永興,距縣城50公里,到宜賓市區37公里,正是這個“上不挨天下不接地”的偏遠小鎮,立足特色產業荷蓮,打造出了一個以蓮藕為核心的綜合體。
永興鎮是“西部藕鄉”,早在2007年,永興、白花鎮一帶長年可種植蓮藕20000余畝,年產藕達3萬多噸,所產蓮藕暢銷川內各市及云南、陜西、廣西、新疆等地。全鎮45000多畝耕地,發展到如今,蓮藕已達20000余畝,荷花品種達200余個,水域蓮1萬余畝。
永興鎮還實施荷花濕地項目規劃及九大景點打造,“枯木逢春”“荷塘泛舟”“荷花山莊”“高山殿”“藕海一角”“稻蓮爭輝”“蓮藕梯田”“蓮李相依”“濕地荷蓮”等景點有機融合,發展成荷花濕地公園。
小鎮修起了環鎮公路,吸引來了房屋開發商,圍繞荷蓮打造荷蓮地產,荷花半島、荷花苑成了鄉村里的品質小區。永興鎮的蓮藕產業愈來愈火,以荷蓮、生豬、漁業、紅茶等十個特色產業的專業合作社年產值達數億元。
永興鎮的實踐正是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同步”,立足優勢,立足特色,走出了一科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之路。
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調配下,永興鎮的荷蓮產業已初步整合,已經具備田園綜合體的堅實基礎。下一步,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放大荷蓮優勢,定會走出一條偏遠農村的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田園綜合體發展之路。
誠然,城市近效有發展文旅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畢竟大部分的農村遠離城市,財政部提出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四大基本原則,堅持以農為本,突出農業特色,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產業融合是首要原則,因而,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更多的應利用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聚集成鏈發展。永興鎮的實踐告訴人們,只要有特色有優勢產業,偏遠山村也可以打造出獨具魅力的田園綜合體。
非止于集中是整體規劃的秩序體
“綜合體”就是指綜合規劃、綜合運營的一個整體??墒牵绻麅H僅把綜合體理解為個體的集中,則失于偏頗。它應當不只是指一種可以讓企業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而應是一種秩序體,一種政府強力介入并推進的有別于村鎮的特殊的行政體。
在成都近郊,隸屬武侯區的永康村和川西營村一角,上世紀初就已規劃成永康森林公園,區域內有著灑安河生態帶,以川西民居、民俗文化為特色??墒牵涍^多年的發展,公園僅僅成為農家樂的簡單聚集體,雖然也吸引了不少企業前往投資,但均未形成“綜合體”效應。7月初,當代縣域經濟記者前往永康森林公園,發現散、亂、雜是仍其基本狀態,與同期建設的三圣花鄉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比。
面對市民“現在永康森林公園這個概念還存在嗎”的質詢,金花橋街道辦事處無奈回復:“永康森林公園作為一個概念還存在,現沒有規劃建設的可能性”。
雖地處大都市近郊,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比之更遠的新津“花舞人間”的風生水起游人如織,永康森林公園衰敗的文旅產業現狀發人深思。
政府缺位,是永康失敗的原因之一。
財政部要求,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試點中,政策措施要有力,“地方政府積極性高,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應用、人才支撐等方面有明確舉措,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完備”“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用地保障機制等方面作出探索,為產業發展和田園綜合體建設提供條件”。
與商業化運營的城市綜合體不同,田園綜合體的贏利更難,建設周期更長,吸引社會資本的能力更弱,因而,需要政府介入更大的力量,不僅要加強綜合體的整體規劃設計,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投融資渠道,以吸引企業的參與,從而以龍頭企業帶動綜合體的整體發展。
“政府投入要圍繞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產業發展能力,重點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短板,提高區域內居民特別是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頂層設計”“防止大包大攬”,財政部對基層政府投入的要求,正是先前及當下永康森林公園的建設和發展所欠缺的。
非耽于游樂是牧歌田園的升華體
關于現代農業的探討,四川理論從未止息。四川省藝術院院長盧加強博士就提出構建現代田園牧歌文化,寄情山水,融入村居,尚樸崇真,天人合一,原汁原味的鄉村景觀是最美的生活場。盧加強說:“現代農業企業是傳統農業+旅游+文化的復合體,要求農業企業要有農業、旅游、文化跨界人才組成的復合團隊?!薄按蛟焐鷳B、文態、業態三態統一的現代農業、產工貿基地及文化旅游體驗基地,和農民生活基地”,他認為,現代農業企業是現代田園牧歌的領唱者,“需要以現代農業企業的發展為先導。”
生活場的理念,與企業化的“領唱”和“先導”,正與財政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的田園綜合體的目標異曲同工。
田園綜合體,是牧歌田園版的升華體。
現代農業,其核心還是產業,即特色優勢產業,其文旅是特色的延伸,游樂是特色做優后的疊加功能。大城市近郊要重于文旅游樂,而偏遠鄉村卻得靠特色取勝。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研究所所長廖祖君談到四川的白酒產業時,認為白酒產業可以帶動農民進行大規模的高梁種植,以白酒為核心,臨近區域可以發展以高梁為主的現代集約化種植,并以酒文化為魂,打造集吃住行游娛于一體的白酒體驗精品小鎮。
實際上,這樣的白酒小鎮已在四川一些地方誕生,古藺縣二郎鎮正成為全國有名的白酒名鎮。二郎鎮依托始于1898年的郎酒,是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區域,有美酒河、天地寶洞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郎酒集團的帶動下,正成為可以帶動以高梁種植為特色、以酒文化為魂的田園綜合體。
四川的中國白酒金三角的宏遠目標正在起航,5月27日,瀘州市政府與四川發展控股公司簽約,雙方將聯手打造中國白酒小鎮長江生態旅游區,可以預見,以酒為核的田園綜合體將更多的誕生。
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后,四川多地迅速推進:天府瑞城投資擬投資約40億元,在蒲江縣成佳鎮打造首個茶文化田園綜合體;5月11日,平武禪茶小鎮在平武縣豆叩鎮堡子村奠基;青神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融入旅游景觀元素,國際竹編文化產業園、優質椪柑產業園、茶語原鄉農業觀光園已具雛形……田園綜合體項目已在四川多地落子,從都市近郊,到偏遠鄉村,生根開花。
以農為本,共同發展,市場主導,循序漸進,我們有理由相信,“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將成為縣域新的動力源,新的增長點,新的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