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是園林中繼山、水后又一重要元素。
計成《園冶》中有大量筆墨寫園林建筑。在“屋宇”條目下就有十余種,如門樓,即大門上加建一層樓;堂,泛指住宅中軸線正面向陽一側的房屋;齋,最初指古人齋戒時候的居所;室,位于堂屋后面建筑中央的房間,與堂以墻相隔;房,古代建筑中用于居住、接待客人和炊事的場所;館,即客舍;榭,建在高臺或水面上的木結構建筑。另有亭、臺、樓、閣、軒、卷、廣、廊等等。
計成區分了園林建筑和普通住宅的區別,并列舉了每種建筑如何應用在造園中。園林建筑與普通住宅的區別在于,住宅按照空間順序排列,園林建筑則需要按照四季變化的景色安排,同時還要肩負“造景”的任務。在結構上,園林建筑應因地制宜,不必墨守成規,如果建造蜿蜒的長廊,需要提前構思,使其富于變化和趣味。在裝飾上,建筑要與整個園林風格相和諧,布局上則要“巧于因借”,如結構精巧的亭榭應建在姹紫嫣紅的花木之間,廳堂可大家風范,亭臺可悠閑淡泊。
文震亨著寫《長物志》,卷一即為“室廬”。他說,即使混跡于紅塵鬧市之中,也要門廳雅潔,房舍清雅安靜,亭臺樓閣應具有曠達之士的情懷,書齋可富有幽隱之士的情致。在每種之下,他寫出了自己對于室廬的雅致追求,例如,門,開雙扇或四扇,六扇門即是官衙了;門前的臺階,從三級到十級,越高越古雅。山中屋舍應明亮干凈,令人心神爽快。寬闊的池塘要用帶紋理的石料來架橋,石橋上雕刻的云氣等紋飾要做工精致公正,不可流俗。茶寮可“構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而樓閣,用作寢室的應該前后環繞且深邃幽美,登高望遠的應該寬敞華麗,收藏書畫的明亮干燥,樓高且深。總而言之,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
“我國古代造園,大都以建筑物開路。私家園林,必先造花廳,然后布置樹石,往往邊筑邊拆,邊拆邊改,翻工多次,而后妥帖。”這是學者陳從周對園林建筑的重要性的概述。他還對南北風格進行了區分:“南方建筑為棚,多敞口。北方建筑為窩,多封閉。前者原出巢居,后者來自穴處,故以敞口之建筑,配茂林修竹之景,園林之始,于此萌芽。園林以空靈為主,建筑亦起同樣的作用,故北國園林終遜南中。蓋建筑以多門窗為勝,以封閉出之,少透漏為妙。而居人之室,更須有親切之感。”
(整理: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