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潔
摘 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建筑作為我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因其結構及應用特點較為特殊,若是發生了火災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火災特點,對建筑工程項目火災監督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根據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提升建筑工程項目消防安全,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火監督;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1-0186-02
1 建筑工程項目火災特點
1.1 火災安全隱患多、容易發生
電氣化的大量使用,易燃建筑材料的推廣,增加了火災隱患點。如機電安裝過程中,若操作不當就會容易劃傷電線材料,在用電過程中就會發生線路短路或者電線材料的燃燒,一旦發生燃燒,那么就會涉及整個墻體電路。電線燃燒就會引發室內木材裝飾燃燒,從而一發不可收拾,火勢更猛。室內火焰的蔓延將會燃燒墻體外的包裝材料。內外結合增加了火災燃燒的力量,建筑面積越大其燃燒的面越廣。
1.2 消防工作不易開展
現代建筑向高層發展,建筑規模龐大發展已是定局,雖然這些建筑節約了建設用地,但是一旦發生火災,其救援工作難以展開。因為水、二氧化碳等滅火材料不可能噴灑到建筑工程項目上面,消防泵的揚程是有限的,增加了救援滅火難度。樓層越高其通風效果越好,通風效果更好事實上助燃了火災燃燒的程度。建筑施工過程對消防這一塊考慮的較少,因此在設計時,沒有把防火重視起來,也就缺乏對防火的設計。如樓道中沒有設計消防器材安裝,安全通道較少,有的建筑根本沒有樓梯通道,而是用電梯代替了樓道,這種施工設計增加了逃離風險。有的建筑雖然設計了消防裝置,但消防裝置面積過小,僅僅放著幾瓶二氧化碳消防器材,對于大樓燃燒,其救火程度只能是杯水車薪,無法發揮作用。
1.3 人員疏散工作難開展
建筑工程項目的火災逃離除了乘坐電梯外,其次就是樓梯通道。但是一旦發生火災,那么更多的人乘坐電梯,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能通過樓梯通道進行逃離,高層逃離對于健康居民來說還行。但是對于老人和兒童也變得不太現實,因此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人員疏散工作是難以展開的。
2 當前建筑工程項目中防火監督存在的問題
如何強化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對建筑使用安全以及居民人身財產安全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以便能夠進一步強化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工作。
2.1 安全意識薄弱
安全意識薄弱是導致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效果不好的基礎因素。就目前而言,建筑工程項目工程質量顯著提升,但是其防火安全監督工作無法有效滿足實際需求。另外,防火安全意識薄弱還表現為有些安全監督人員沒有綜合分析防火部分細節設置,從而影響之后的防火安全監督工作。
2.2 風險較為復雜
建筑工程項目火災風險比較復雜,因此在監督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通常,風險主要存在于建筑自身結構、布局、電線分布及人員集中等方面。火災風險的存在導致日常工作用電量比較大,容易發生火災。比如在建筑工程項目中,不管是辦公,還是生活,日常電器使用量均較大,從而導致經常出現線路老化及電器超負荷等問題,容易引發嚴重的用火安全問題。同時,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布局比較復雜,因此也就導致火災隱患點分布相當廣泛,傳統的防火監督工作無法滿足現代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需求,一旦引發火災,就會造成嚴重損失。
2.3 人員疏散難度大
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超建筑工程項目數量顯著上升,增大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同時,超建筑工程項目中一旦發生火災,則容易導致電梯無法使用,大量人員集中在疏散樓道中,容易發生擁擠及踩踏事件等,直接導致二次人員傷亡。另外,高層電梯的停用還會直接導致人員疏散難度大,高層室內人員如果想要直接往樓下跑,不僅距離較遠,垂直疏散距離也較長。如果人群中有身體虛弱的人,則疏散難度更大,一旦出現火災,樓道中隨即出現大量的有毒氣體,逐漸向上蔓延,進一步提高了疏散難度,加大了安全風險。
2.4 消防監督與設計不完善
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也會導致防火監督體系中存在較多漏洞,比如未定期檢查自動防排煙系統,未仔細檢測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質量等。這些均會導致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問題增多。建筑施工過程中只是考慮了空間的占用,機電安裝、燃氣管道的安裝、給排水管道的安裝,但是對消防設計沒有考慮進去,如室內消防、樓道消防等,自動消防栓設計的較少,甚至沒有。建筑建構不合理,樓道通道的空間太小,無法滿足人們的逃離。高層沒有備用電梯,火災發生時只能通過現有的電梯逃離。自動報警系統沒有,或者設計不合理,不能及時給人們提供火災災情。如熱感應報警系統,就能撲捉到火災煙霧中的熱量。因為火災發生時先有煙霧傳播,再到火苗燃燒,所以從煙霧到燃燒還有一段時間,事實上這段時間給人們逃離火災現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3 完善建筑工程防火監督工作的對策
3.1 完善前期預防體系
想要有效強化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工作,則首先應該實現前期預防工作的有效完善。在完善前期預防工作中,首先應該基于“預防為主”原則,從根源上徹底消除建筑工程項目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強化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管理。例如在進行建筑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相關部門則必須要有效強化設計人員防火意識的培訓,以確保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就能充分認識到建筑消防的重要性,嚴格依照建筑消防標準實施設計,設置良好的消防安全通道,綜合考慮相關防火因素,從而制訂科學、合理的建筑工程項目消防設計方案。
建筑施工火災大部分是設計原因導致的,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從源頭抓起,避免出現設計失誤。設計單位需要做好工程圖紙復審機制,這樣才能在設計中,確保符合消防安全所有要求。有關消防部門要重視消防設計審核,同時做好工程監督,加大工程驗收力度。加強施工過程的檢查,做到施工與圖紙相符,盡量避免施工人員對設計的變更。
3.2 加大重視程度
加強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的重點在于加大不同部門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度。在監督管理中,消防部門首先應該將建筑工程項目作為檢查的重點之一,同時在防火監督檢查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認識不同檢查點和監督點的重要性及作用。消防部門也需要強化建筑工程項目消防設施基本檢查,確保建筑工程項目消防設備均完好無損,能夠正常應用。對于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問題的消防設備,則一定要及時更換,并且做好相應的備案,有效確保消防器材均能夠正常應用。另外,消防部門還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對建筑工程項目安全出口等的有效檢查,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安全出口中存在的違法建設,一定要予以處罰,嚴禁存在各種不合理現象,確保一旦發生火災,建筑內部所有人員能夠及時逃生。
3.3 貫徹安全責任制
加強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還需要有效落實相關安全責任制。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在安全責任制落實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不同消防體系內的防火第一責任人,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防火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從而在相關責任落實過程中構建良好的責任制度。同時,消防部門在實施消防檢查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對相關責任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查看消防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及防火效果。
3.4 完善防火監督制度
想要加強建筑工程項目防火監督,也需要有效完善相關制度體系。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消防部門說,也需要不斷強化消防管理制度建設,以此顯著提升對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同時,相關部門在完善防火監督制度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科學的獎懲機制,以此對相關人員起到約束作用,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這樣,在有效保障消防設施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還能夠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建筑工程一定要承包給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嚴格控制好分包轉包程序,對一些多次轉發包的工程,需要做好環節控制和資質審查。要求施工單位相關消防、電力、水暖施工、管理人員持證上崗,這樣才能確保各級人員符合工作要求,做好二次審查,保障建筑消防安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項目防火監督工作的有效實施涉及很多工作人員,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共同努力。只有強化消防隱患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良好的建筑項目防火監督體系,才能夠真正為我國建筑項目防火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甘歡.試論公共建筑項目的可行性建設[J].民營科技,2016(09).
[2]劉文霞,李春祥.提升大型公共建筑利用率[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2).
[3]杜亨慶,廖水南.公共建筑為何老是“生病”[J].建筑工人,2013(03).
[4]廖湘飛.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及防火監督策略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