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明
摘 要:地方高校正在努力建設“研究型”或“教學研究型”大學,科研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科研管理機制相對滯后、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制約了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發展。該文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地方高校 科研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c)-0177-02
科技創新位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之一,對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立足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為地方建設輸送人才、提供科學技術支撐,為區域乃至國家的文化傳承貢獻力量。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把發展目標確立為建設“研究型”或是“教學研究型”大學,這樣就使得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凸顯,隨之而來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責任和意義日益重大。
1 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科研管理機制相對滯后。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扮演上傳下達的行政管理角色,工作方式以“水來土掩”的被動式管理為主。雖然在項目申報過程中,能偶有組織預評審、預通報的積極作為,但是在科學研究立項階段缺少積極主動的引導,缺乏對申報課題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評價機制。疏于對已立項課題的過程管理,且過程管理方式被動、單一,多數情況下,科研管理部門是根據相關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或是立項單位要求的時間節點進行中期檢查,并把該“中期檢查”作為僅有的一次過程管理內容。在結題管理中,“被動”管理尤為突出,由于在課題執行過程中未建立“預警”機制,所以在課題結項時成果質量難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導致不能按期結題或結題成果質量不高的現象時有發生。
(2)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各高校都極其重視科研人才隊伍的建設,然而往往忽視了科研管理人才隊伍的發展建設。之所以如此,固然有傳統理念對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度不夠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科研管理工作者自身。外因固然強大,內因卻是決定因素。科研管理工作者不等于科研管理人才。多數科研管理工作者滿意于自己在“上傳下達”中無紕漏、不出錯,止步于“傳聲筒”的角色扮演,沒有精力或是不愿拿出更多的精力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跳出來,站在更高的水平、用第三方的視角,審視、思考自身的工作,缺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創新意識沒有充分體現在科研管理工作中。
(3)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信息科技高速發展顯著地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大多數高校均已建立了能夠較好適應自身學校特點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統或體系。但是,由于系統(或體系)功能不健全、課題來源渠道多樣化、課題委托單位數據統計專業化等因素,使得系統(或體系)在實際運行中,仍存在功能須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程度須進一步提高,信息雙向交流功能須進一步加強等問題。
2 改進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議
(1)科研管理機制不斷創新。在高校內部建立科研管理協同機制,以科研管理部門為牽頭單位,協同科研管理相關單位:人事、學科、資產、教學、財務、審計等部門,統籌合作,從方針政策、實施方案的制定與執行等多維度,協同推進科研事業發展。科研管理部門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積極作為,變“被動”為“主動”,轉變服務管理方式,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始終,在原則范圍內為科研人員提供周到、細致、充滿人文關懷的,甚至是“私人訂制”式的服務。把“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應用于科研管理實踐中[2],為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提供全方位保障。做好科研服務前置工作,為新入職的年輕教師提供科研培訓,為課題申報提供引導性支持。強化過程管理,建立“跟蹤預警”機制,在教師首次承擔科研課題時,為其提供跟蹤服務,建立定期聯系制度,預防課題不能按期完成或無法完成的現象發生。
(2)重視科研管理隊伍建設。《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意見》(教技[2012]14號)指出,高校要根據科研工作發展新形勢的需要,強化科研管理隊伍建設。高校應注重科研管理人員的培訓,促進科研管理隊伍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同時,高校應該為科研管理人員發展提供上升空間,激發他們的工作和學習熱情,使之主動開展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從而不斷推進科研管理工作改革發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保證科研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工作者應該從自身素質上下功夫,時常帶著“怎樣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的問題開展工作,在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要有“全局意識”,不要因為自己只是一名基層科研管理人員而妄自菲薄,要有大視野、高格局,敢于跳出自己工作的“一畝三分地”,放眼學校乃至國家科研事業的發展,培養創新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斷尋找自我突破,從而實現從普通工作人員到科研管理人才的轉變。
(3)加強科研管理信息體系建設。高校科研管理部門應建立一套基礎數據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不斷豐富其功能來處理統計過程中對數據的專業化要求。并把這一系統作為學校綜合信息管理體系的一個模塊,或者是與校內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共享基礎數據。以信息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為出發點,保證學校內各管理部門間的信息暢通和管理口徑一致,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僅為高校的科研人員在填報數據時節省了重復勞動,而且為高校決策者提供了準確詳實的基本信息。科研管理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更新數據庫,并且必須做到在第一時間向科研工作人員提供相關信息。
3 結語
一流的高校離不開一流的科研管理[3]。地方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科研管理工作,不斷創新科研管理機制,注重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科研管理信息體系,以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編寫組.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2:19.
[2] [美]迭夫特,[美]馬西克.高增安,馬永紅,譯.管理學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22.
[3] 彭維,顧少菊,范陽東.高校科研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法治與社會,2014,1(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