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輝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4.184
摘 要:水質監測工作能夠準確地監測出水體監測因子的濃度、種類以及變化情況,并且也能為被污染水體的治理以及水質狀況的評價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水質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那么就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來提升這一工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文章對水質監測工作的意義、水質監測結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影響因素以及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有效對策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析,從而詳細的論述了如何有效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關鍵詞:水質監測 重要意義 影響因素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X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b)-0184-02
1 水質監測工作的意義
水質監測工作的涵蓋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其中既包括各類地表水、地下水等水體,也包括各企事業單位的外排生產生活廢水等水體。通常情況下,水質監測工作主要分三大類,其一是監測水中的特征水質因子,它能代表外排污水特征,如農藥生產中的有機農藥、酚、砷等,其二是監測能夠反映出水體綜合指標的各類常規水質參數,如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水溫、濁度、色度以及化學需氧量等,其三,還有需要監測的其他因子。水體水質的質量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是有著重要影響的,那么就必須經常的進行水質監測工作,從而全面地判斷并準確地掌握水質的好壞情況,及時發現水質是否合格,以便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保證用水的安全,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健康用水,同時也為環境保護工作和水資源保護提供重要參考。
2 水質監測結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影響因素
2.1 監測方法
水是一種不可控并且具有較強流動性的物質,那么根據周圍環境,以及用水要求選擇最為科學的水質監測方法,對于水質監測結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就有著很大影響,舉例來說,在同一條件下采取不同的方法監測同一水體或是采用同一種方法來監測不同條件下的水體中同一監測項目,其結果肯定都是有差別的,可能結果還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進行水質監測工作時,我們必須根據水質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來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監測方法,從而盡可能地保證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2.2 監測儀器設備的操作流程
水質監測工作對于相關設備儀器是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的,而負責操作的人員也應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以及熟練的操作能力,而水質監測儀器設備的操作流程往往都是較為復雜的,很多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存在著惰性心理并且缺乏責任感,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嚴格地遵照規范流程進行作業,這就會大大地降低水質監測工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3 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有效對策
3.1 提升水質監測結果穩定性的有效對策
水質監測工作的穩定性與水質穩定性是有所區別的,水質穩定性反映的是水質的狀態,而水質監測穩定性則是指監測水質特性的方法是否穩定并且可靠,要想做好這一工作,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1 合理選擇水質監測點的布設方式
水質監測工作在布設水質監測點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水體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認真測量水體的深度和寬度,同時以此為依據建立合理的監測基準。一般情況下,我們應結合水體實際情況,依據要求合理布設采樣點位,選擇監測點時應同時考慮到其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確定了監測位置后應對其進行必要的標志,從而有效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的穩定性。
3.1.2 選擇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
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監測設備和監測儀器,對于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穩定性也是有重要影響的,先進的監測設備和儀器能夠快速對水質的實際情況進行監測,而如果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儀器設備操作的穩定性,那么也就能充分提升水質監測結果的穩定性。
3.1.3 合理選擇水質監測采樣的頻率和時間
進行水質監測采樣工作時,所選擇的采樣頻率和采樣時間也會影響到水質監測結果的穩定性,應在充分考慮到水質實際變化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選擇采樣的時間和頻率。在一個監測周期內,應進行多次采樣,例如河流水樣監測和采集的時間一般應選在每年具有代表性的枯水期或豐水期,根據監測的周期對水質進行定期監測,如果有條件每一個季節都應對水質進行監測和采樣工作,對于可能影響水質監測結果穩定性的污染物的濃度和成分等因素,應認真分析其監測結果,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以消除這些因素對水質監測結果帶來的影響。
3.2 提升水質監測結果準確性的有效對策
水質監測工作要求必須準確監測出水體污染成分的濃度和變化趨勢,在實際的工作中也要對工業用水、居民用水、農業用水以及地表和地下水等各種水體進行監測,因此,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內容來提升水質監測工作的準確性。
3.2.1 科學的選擇水質監測點
在選擇水質監測點時,我們應嚴格遵循相應的采樣布點技術和要求,決不能采用就近設置的方法,同時也不能在設置監測點時只考慮單個監測因子的因素,應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子來設置監測點,如當地的環境水文地質特點、地下水的開采情況以及當地污染源的分布狀況等因素。進行水質監測點的監測工作時,應全面考慮到監測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滲坑和滲井等特殊地質,在一些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也更容易出現點狀污染的情況,那么該地區的水質污染問題還可能污染到周邊區域。所以,選擇水質監測點時應盡量選擇靠近污染源的位置,在考慮到上述因素的基礎上,保證污染源和監測點具有合理的距離和監測量,從而為保證水質監測準確性提供依據。
3.2.2 選擇合理的實驗試劑和藥品
在不同的條件下,試劑和藥品對監測結果的影響肯定也是有所差異的,如果實驗的條件并沒有達到要求,那么可能就無法發生反應,或是即使發生了反應,其反應也是不完全的,這就會大大的降低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舉例來說,進行水體氨氮含量的監測實驗時,其環境的溫度必須要控制在20~25 ℃的范圍內,并且整個實驗過程應在無氮環境下進行,而監測用水也需要是二次蒸餾的無氨水,納氏試劑則應在避光和低溫環境下保存一整夜,當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后,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都會受到影響,可見,進行水質監測工作時必須選擇最為合適的實驗試劑和藥品,同時嚴格把控各項條件,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3.2.3 選擇最佳的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的選擇對于水質監測結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那么進行水質監測工作時就應充分考慮到水體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監測方法,應用技術更為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才能夠真實反映出水體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能夠節省大量的監測時間,保證了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實際的工作中,應用相應的儀器設備對水質進行準確并且快速的監測,及時記錄下監測數據信息,簡化相應的操作過程和監測程序,節省了頻繁的調配試劑和調整儀器設備的時間,大大提升了水質監測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4 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水體質量的優異性對于我國能否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并且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用水的安全以及環境的安全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應認真分析各類因素可能對水質監測結果穩定性和準確性所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最為科學合理的改進措施,最大限度保證水質監測結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為我國的用水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趙光升.探討提高水質監測的準確性與穩定性的方法[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0):75-77.
[2] 金艷.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具體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290.
[3] 張偉健.提高水質監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方法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