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
摘 要:子宮的炎癥是各種母牛的常發病,多發生于產褥期。根據炎癥發生的部位不同,通常把子宮粘膜的炎癥,稱為子宮內膜炎。本人經過20多年的臨床實踐,治療病例100余頭,治愈成功率達95%以上。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母牛;子宮內膜炎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18
1 病因
產后感染是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病因,都在流產、難產、子宮脫落、胎衣不下等異常分娩和圍產期子宮疾病感染病原菌而繼發。病原菌較復雜,都為混合感染,主要的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變形菌等。如果子宮的自凈作用不能將這些感染清除,就會引起子宮復舊延遲及嚴重的子宮內膜炎。本交、人工授精消毒不嚴,帶入病原菌感染,引起子宮內膜炎。這種感染往往導致畜群受胎率的降低。
2 臨床癥狀
2.1 急性型子宮內膜炎
一般發生在產后或流產,病畜拱腰、怒責,排尿姿勢,排出白色或膿性分泌物,臥時較多,體溫稍高,食欲減退,子宮頸稍開,子宮角增大、疼痛有波動。
2.2 慢性型子宮內膜炎
慢性卡他子宮內膜炎:母牛性周期紊亂,屢配不孕,臥下或發情時,有混濁帶有絮狀物的粘液,宮頸外口充血,子宮壁肥厚;膿性子宮內膜炎:母牛性周期紊亂,有時并發卵巢膿腫,陰道內存有較多的污白褐色或色混有濃汁的分泌物,或從陰道排出帶臭味的灰白色或褐色渾濁濃稠的膿性分泌物,陰道檢查時宮頸外口松弛,充血腫脹,有時發生潰瘍,很少發情。
2.3 子宮積水或蓄膿
子宮角內炎性分泌物不能排出蓄積而成,分子宮積水、子宮粘液和子宮蓄膿。母牛停止發情,子宮頸口不開,陰門無分泌物流出。積水和積黏液為稀薄或稍稠的灰白色液體,或呈棕黃色、紅褐色。積膿為稠的膿液前者由卡他性炎繼發,后者由膿性炎繼發。
2.4 隱性子宮內膜炎
特征是發情周期基本正常,屢配不孕,發情時排出分泌物較正常的多,稍稀略渾濁。
3 剖檢變化
子宮內膜炎按炎性滲出物的性質及其經過,可分為以下幾種。
3.1 卡他性子宮內膜炎
急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眼觀子宮外部無大變化。剖開子宮,見粘膜炎性腫脹、潮紅,伴有出血斑點。粘膜被覆混有壞死組織碎屑的粘稠液體。若粘膜有部分壞死、脫落,可見糜爛和潰瘍。
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子宮粘膜因結締組織增生而變得肥厚,其表面不均勻,常呈息肉狀。當腺導管被增生的結締組織壓迫時,腺體的分泌物因排出困難,而蓄積在腺腔內,使腺腔呈囊腫狀擴張。在子宮粘膜面上,形成很多大小不等的囊腫,內含混濁的液體。
3.2 化膿性子宮內膜炎(子宮積膿)
眼觀見子宮體積增大,按壓時有波動感,子宮漿膜變化不大。剖開子宮,見有多量的膿汁;粘膜充血、出血、粗糙并被覆糠麩樣的壞死組織碎片。病程長者,還可見粘膜因結締組織增生而肥厚。
4 治療措施
4.1 急性炎癥
對體溫升高、全身癥狀嚴重的,需全身使用大劑量廣譜抗菌藥物,以及大量補液等措施,促使全身狀況好轉。安乃近30~50mL、維生素C30~50mL、青霉素800萬IU、鏈霉素300萬IU,一次性肌肉注射,同時注射磺胺嘧啶30mL,1d1次,連用2~3d。癥狀比較嚴重者,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3000mL、VC2g、樟腦磺酸鈉20mL,一次性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你250mL,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1~2d。待體溫下降后再對子宮局部進行處理,沖洗子宮清除炎性分泌物及分解腐敗產物,投入光譜抗菌藥物,使用催產素促使子宮收縮等。沖洗液宜加溫(40~45℃),常用的有生理鹽水、0.05%~0.1%KMnO4?溶液,0.01%~0.05%新潔而滅溶液,0.1%雷佛奴爾溶液等。
4.2 慢性炎癥
促進生殖機能早期恢復和自凈作用及天然抗感染功能,如使用雌激素、催產素沖洗子宮,沖洗后根據炎癥程度可分別投入青、鏈霉素或四環素類,及選用市售的露它凈、宮得康、宮炎靈、宮炎凈、清宮合劑等注入。復方碘溶液(100mL溶液含5%復方碘溶液)有很強殺菌力,且可刺激子宮機能的恢復和加強其自凈作用,可用于治療病程較長的膿性炎癥。
4.3 子宮積水或蓄膿
促使宮頸開張排出積液。使用雌激素、催產素,雌激素可促使宮頸開張、并提高子宮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然后沖洗子宮排凈子宮內積液,再投入光譜抗菌藥物。治療時可間隔數日,重復使用,至發情周期恢復、子宮分泌物清亮。必要時,用魚腥草50mL、黃芪多糖50mL、青霉素800萬IU、鏈霉素300萬IU,1次肌肉注射,連用2~3d,磺胺嘧啶30mL,1次肌肉注射,連用2~3d。
5 小結
控制產后感染,為生產母牛提供一個僻靜、清潔、保溫的分娩環境。母牛分娩前應對分娩環境和母牛外陰等處消毒。一般情況下讓母牛自然分娩,不要打擾或過早助產,只在發生難產時才給予適當助產,助產時助產者的手臂和助產器械要嚴格消毒。如發生胎衣不下(胎衣不下80%引起子宮內膜炎)、產道損傷及產后惡露異常,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