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眾休閑時代的來臨使得休閑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其供給側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以重慶市南川區為例,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休閑農業的轉型升級進行探討,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休閑農業;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南川區
中圖分類號:F3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31
引言
休閑農業是具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功能的新型產業[1],近些年發展勢頭迅猛,潛力巨大。2016年、2017年連續2a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使我國各地區休閑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增加了農民就業與收入,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服務與設施水平低下、營銷不力、供需錯位、高質量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等一系列問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休閑農業也應反思供給側的問題,從供給側的一方進行改革創新,以促進休閑農業健康持續發展。
1 南川休閑農業發展概況
南川區位于重慶市南部,地處重慶“l小時經濟圈”,渝東南地區、渝南與黔北的聯結點,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條件[2]。南川區旅游資源豐富,有金佛山、山王坪、神龍峽、大觀園等景點。據南川區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南川有二星級以上飯店14個,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53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5%;旅游綜合收入60.50億元,增長17.9%。
南川區休閑農業主要包括生態大觀園、金佛山帶動區域、石溪鎮梨花、北固油菜花、山王坪國家生態公園等,其中以生態大觀園和金佛山帶動區域為代表。據區旅游局統計,2016年南川區休閑農業旅游人數979萬人次,同比增長21%,實現旅游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29%。南川區休閑農業雖然處于增長狀態,但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2 南川休閑農業供給側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特性
縱觀南川的休閑農業發展,可以看出各個地方產品差異不大,多為觀光、采摘等傳統發展路線,特色不夠,缺乏農事活動、室外運動、健康養生方面的體驗,各地農家樂缺乏創新,設施相似,只提供基本吃住,其他娛樂活動和服務較少,不能滿足游客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
2.2 基礎設施落后,服務水平低下
雖然南川的休閑農業發展處于上升期,但是各大景區的交通、公廁修建、網絡覆蓋等基礎設施還遠遠不夠。農家樂大多數為農民自發開辦的,由于農民本身文化素質的缺乏,對于優質的服務沒有清晰的概念,沒有體會到其重要性,游客吃、住的衛生體驗和審美體驗較差,而且農民的身份從農民轉變為商人或半農半商,很多人沒有相關經營管理經驗,在經營和管理上有很多欠缺,降低了游客旅行的質量。
2.3 宣傳力度不夠,品牌打造不足
南川區休閑農業的經營者及政府組織者還未完全認識到市場和宣傳的重要性,除了金佛山和生態大觀園2個較大的景區建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外,其他旅游點在區旅游局官方網站上介紹不足,游客不能便捷地了解旅游信息。網絡時代,人們都傾向于選擇從網絡上了解信息,但是南川休閑農業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信息較少,與“同程”“美團”等第3方平臺上的合作力度也不夠,許多景點、農家樂查詢不到詳細信息,無法線上預訂。
2.4 從業人員缺乏教育培訓,人才匱乏
以南川區為例,從事休閑農業規劃和經營管理的人,除了相關政府部門,幾乎是農民或當地居民,文化水平不夠,對互聯網掌握得不熟練,也缺乏創新意識,參加相關教育培訓機會和次數有限,真正受過相關高等教育的人才缺乏,年輕人喜歡大城市的生活;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不到位,職位吸引力不夠,這也是各地休閑農業發展亟待解決的普遍問題。
3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南川休閑農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建議
3.1 重視游客體驗,創新開發特色產品
目前休閑農業的產品多數停留在初級產品的層次,以觀光、采摘為主要經營項目,無法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應該加強市場調研、以需求為導向,鼓勵創新,豐富產品類型,增加如科普教育、開心農場、野外生存、廚藝比拼、趣味運動、水果品鑒沙龍、花園集體婚禮等項目,還可以與旅行社、徒步、跑步、攝影等各類協會聯系合作,針對不同游客群體,推出不同的活動與旅游線路,如徒步比賽、微型馬拉松、攝影比賽等,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游客的參與度。同時要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和特色產品,如金佛山的竹筍、大觀的茶葉都可以大做文章,吸引顧客眼球,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硬件水平
基礎設施的好壞會影響到游客的體驗質量,好的基礎設施能夠給游客好的旅行感受,也可以增加景區人口容納能力。要加大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建設高標準游客接待中心,完善旅游路線的標識標牌,增設旅游公廁,完成主干道及景觀通道綠化,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加強景區通信網絡的覆蓋度,同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特色民宿,給游客營造一個干凈、溫馨、舒適的食宿環境和方便快捷的旅行體驗。
3.3 加強宣傳,樹立品牌
互聯網時代,宣傳尤為重要,要樹立自己的品牌,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媒體進行宣傳,同時要廣泛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直播等;建立自己專門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完善并及時更新景區簡介、路線推薦、節慶活動播報、農家樂介紹等,與“百度”等搜索引擎合作,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同時與“去哪兒網”“同程旅游”等第三方平臺合作,支持各個網站的線上交易、線下體驗、預訂等,將休閑農業旅游智慧化。
3.4 加強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
人力資源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休閑農業經營者多為農民,需要加強培訓力度,提升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招聘受過高等教育的相關專業人才加入這個行業,給這個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使客人能夠對提供的服務滿意,再次光臨并且進行口碑營銷,提高該景點或該農家樂的聲譽。
4 結語
目前,休閑農業發展呈上升趨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供給側改革是休閑農業目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休閑農業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通過發現自身的問題,從供給側進行改革,提升產品質量,增加有效供給,提升競爭力,進而推進休閑農業的轉型升級,滿足不斷增加的旅游市場需求,實現休閑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學成,李江風.創意旅游:休閑農業的轉型升級和提升路徑[J].農業經濟,2014(02):36.
[2]江蓬.重慶市南川區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思考[J].南方農業,2013(02):28.
作者簡介:龐嬌(1993-),女,重慶南川人,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指導老師: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