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娥+王瓊+丁云雙
摘 要:馬鈴薯主糧化是資源環(huán)境約束和糧食安全保障雙重壓力下的必然發(fā)展趨勢,筆者在本文中對馬鈴薯主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針對其日后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有助于促進馬鈴薯主糧化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關鍵詞:馬鈴薯主糧化;必要性;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217
1 發(fā)展馬鈴薯主糧化的必要性
在茄科中有一種草本植物,羽狀復葉,夏季會開一些粉紅色、紫色或者白色的花朵,塊莖可以作為蔬菜,可以作為糧食,而且比較容易讓人吸收,食用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就是在本文中所說的馬鈴薯。在馬鈴薯中可以攝取很多的淀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及維生素C,另外,還有抗壞血酸含在新鮮的馬鈴薯內。馬鈴薯除了可以食用以外,還可以制作葡萄糖、丙酮、醋酸及酒精等。馬鈴薯是薯類的一種,是3大主要原糧中的一種,馬鈴薯主糧化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糧食問題得以解決。愛爾蘭早在19世紀40年代的時候,由于連年欠收馬鈴薯而致使嚴重的饑荒現象發(fā)生。
2 發(fā)展馬鈴薯主糧化的可行性
馬鈴薯主糧化的發(fā)展在具備必要性的同時還有一定的可行性。馬鈴薯本身具有很高的產量,對貧瘠、干旱等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其播種的季節(jié)并不僅僅是在春季,就是在夏季也可以進行栽培,在時間的限制上沒有太多的要求。馬鈴薯在春天栽培就稱之為春薯,而要是在夏季進行栽培則就稱之為夏薯,夏薯的種植可以將育苗的過程省略掉,通常情況下都是剪取春薯的薯秧,并將其插在土里。另外,馬鈴薯的成熟期也不是固定的,只要溫度適宜,其生長就不會間斷,產量的高低也受到了生長期長短的直接影響。馬鈴薯在播種和收獲的季節(jié)上的要求都不是很嚴格的,可以將季節(jié)有效的錯開,對勞動力的余缺進行調劑。
3 進一步發(fā)展馬鈴薯主糧化的策略
3.1 育種工作要做好,進行科學的栽培
馬鈴薯在進行栽培的過程中,就是要將育種工作做好,在改良馬鈴薯的時候應該使用人為誘變育種的方法,在對馬鈴薯的花粉、種子和細胞進行處理的時候,應該將各種的化學物質和放射線充分的利用起來,在雌花上傳入選定的雄性花粉,有利于對不同種基因突變進行誘發(fā),然后從中進行選擇并利用起來,如此一來,所得到的品種也將是最優(yōu)良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人造種子的研制,選切一塊馬鈴薯植株上的組織切片,并在培養(yǎng)箱中注滿營養(yǎng)液,將切片放入其中,經過兩周的時間,細胞就會大量的增多并組成凝塊,然后,這些凝塊就會自動解體,這些細胞慢慢的發(fā)育就會長成胚胎,再將這些胚胎使用水凝膠包裝成小顆粒,這就造成了人造馬鈴薯種子。人造馬鈴薯種子和天然的種子進行對比,主要的優(yōu)勢有3種,分別是:人造馬鈴薯種子這種產物屬于無性繁殖,其母本的遺傳性狀是可以保持的,對其退化具有防護作用;人工馬鈴薯種子具有很快的繁殖速度,種苗在1a之內可以增殖出100多萬株;所培育細胞的主體應該是健康的植株,進行的包膜工作也應該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最終得到的馬鈴薯種子是絕對無病害的,這種方法對種子傳染病害的防御是非常有效的,而且還很簡便。
馬鈴薯的種植要在平原地區(qū),具有平坦的地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水源及良好的光照條件,有助于促進馬鈴薯產量的提高,促進馬鈴薯糧食化的實現。馬鈴薯培栽的方式可以選擇“培土增肥”、“深鋤埋窩”、“清棵蹲苗”等,“清苗”就是馬鈴薯幼苗有5、6片真葉生長出來的時候對其根部的土壤進行疏松,馬鈴薯幼苗在青根以后會比較早的開花,而且具有繁多的花朵,塊莖也更具有營養(yǎng),將“蹲苗”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了。在半個月之后,就可以進行“培土增肥”、“ 深鋤埋窩”, 使土壤的條件得到改良,土壤的肥力也有所增加,從而促進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提高。
3.2 防治病蟲害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病害和蟲災被統(tǒng)稱為病蟲害,根據發(fā)病的原因可以將病害分為2大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因為生物因子引起的,像微生物、真菌、細菌及病毒等都是其主要病原;非侵染性病害,也被稱之為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不管是哪一類病害,都會對馬鈴薯的產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眾多的病害中,其中最為嚴重的是馬鈴薯晚疫病,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田塊中發(fā)生馬鈴薯晚疫病,會有30%~70%的減產量,所以,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可以有效的保證馬鈴薯的產量。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和馬鈴薯甲蟲在馬鈴薯蟲害中是最為常見的,這種甲蟲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大多數的時候產卵地點都是在馬鈴薯葉子背后,馬鈴薯的葉子會受到其幼蟲和成蟲的蠶食。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也叫做馬鈴薯葉甲,對馬鈴薯的產量有著嚴重的破壞。
參考文獻
[1]趙玉娟,郝伯為.馬鈴薯加工利用及其產業(yè)市場特點[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22):269-277.
[2]王利強,賈超,游柳春,等.馬鈴薯淀粉基抗菌可食膜對冷卻肉保鮮效果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