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是企業的龍頭,如何發揮好宣傳在國有企業中的地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宣傳部作為黨的喉舌部門,除做好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外,企業產品,企業影響力,品牌推廣等內容也是宣傳部門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當前嚴峻市場形勢下,宣傳更應為市場助力,通過加大市場宣傳,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加強營銷策劃等方式,讓更多用戶認識開磷,了解開磷產品,助力開磷化肥的銷售。
一、適時開展市場調研,提高調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企業應根據自己產品特性確定合理的調研時間及路線,開展合理的調研,收集市場信息,挖掘宣傳亮點。比如支農企業根據市場的特性,化肥銷售主要其中在春秋兩季,市場調研的重點就側重于化肥產品及口碑和品牌的宣傳,撰寫來自市場一線貼近市場,接地氣的鮮活報道,從微信后臺統計數據來看,來自市場一線的報道點擊率及點贊率最高,受到廣大客戶和經銷商的歡迎,也成為部分經銷商門店宣傳的輔助手段。
貴州開磷控股集團廣西河池市經銷商,把宣傳部制作的片子放到大屏宣傳車上播放,通過走鄉竄寨,一邊搞促銷活動,一邊播放視頻畫面,宣傳效果明顯,銷量從2013年50多噸提升至目前的4000多噸。
為進一步發揮宣傳在銷售中的作用,提高調研質量,更好為化肥銷售助力,建議第一,市場調研時間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區域亮點開展,針對性地開展調研及宣傳。調研除了對化肥產品及肥效的宣傳外,更加側重對化肥市場、同行在產品,管理,銷售方式等優秀做法的調研。第二,記者的選派上以質量為主,如果沒有合適的記者,可只派一組記者去市場。從近兩年的調研來看,記者市場調研的重點主要在開磷化肥的口碑及肥效宣傳上,由于選派記者資歷尚淺,采寫的市場調研報告停留在面上,質量有待提高。第三,化肥產品亮點宣傳上,更加注重對產品賣點及功能性進行宣傳,避免宣傳稿件的千篇一律。
二、加強與已合作媒體《中國農資》《農資導報》《北方農資》等媒體對接,加強市場宣傳力度
以上三家媒體在農資行業來講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內容涵蓋肥料、市場動態、價格行情、分析預測、農資周評等方面,當地種植大戶及經銷商喜歡訂閱此類報紙。為充分利用好這部分農資媒體,建議加強與已簽約媒體的合作,加強與編輯及記者的溝通,提高開磷在這部分媒體的上稿率,充分利用好此類媒體資源,特別是植入類廣告軟文,具有較高的宣傳力。
三、加強微信的運行及建設,更好地為市場服務
新媒體在企業宣傳,產品宣傳中的作用及地位日漸凸顯,微信作為新媒體的代表,以其快速、便捷,有效等特點,成為各大企業宣傳的主抓手。
貴州開磷控股集團當前微信粉絲人數已達13217人(3月28日),關注的粉絲大部分來自市場基礎客戶及零售商。目前開磷微信每日更新,每天更新約3至4條,更新的內容為集團重大新聞+農化知識/行業信息+今日開磷,從后臺數據運行分析來看,來自市場一線的報道點擊率及轉發率均高于平時推送的日常信息。如《現場數據告訴您開磷肥好在哪》這篇微信推送,點擊率達3467,點贊率為27,遠遠高于平時點擊率356的平均數。
為更好發揮微信服務功能:
第一,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方面建議以對外推送為主,化肥行業的競爭目前由化肥產品的競爭逐漸轉向綜合服務的競爭,傳統的農化服務也逐漸向現代化服務轉變。建議在微信開設農化服務渠道,搜集各地較為典型的農化問題,并由化肥公司有關部門給予專業解答,把微信作為農化服務的一個通道。“雅苒”以過硬的品質和服務,在國內市場通過30多年的發展,品牌知名度及認可度已深入人心。在雅苒的官方微信,開設了一個自動回復功能,如回復“海南香蕉”,微信自動回復關于“海南香蕉”的植保方案,窺一斑而知全豹,當然這只是雅苒農化服務的一個手段,農化服務為銷售帶來的增值效益將會日益凸顯,結合集團實際如何加強農化服務也是當前集團公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第二,微信增設農化服務板塊,以問答的形式對種植大戶反映較為普遍而且具有典型性的問題給予解答,由化肥公司農化服務人員給予專業回復,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在微信平臺發布。目前,在市場上有部分農化專員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農化服務,并對用肥過程中的問題給予解答,微信群溝通方便快捷,但由于沒有審核功能,比如公司產品質量問題,價格問題等等也容易在群里交流,造成負面效應聚集。微信可以將用戶的訴求進行篩選審核,再進行發布。其操作模式像現在比較熱門的一款農化服務軟件“農醫生”。
第三,完善微信后臺運行辦法,把微信作為集團公司了解市場及職工思想動態的渠道。目前官方微信后臺會接收到集團內部及市場一線粉絲的留言,留言內容有稱贊開磷的,有詢問建議的,也有反映問題的。內部職工留言大多反映關于工資待遇、職工生活等方面問題。市場一線用戶反映的問題多集中在產品質量、價格、串貨等方面。作為搜集信息渠道的一種方式,建議把微信納入“董事長信箱”管理模式,作為集團了解職工思想動態,了解市場信息的一個渠道,更好地為集團維穩和市場服務。
作者簡介:
廖榮素,系貴州開磷控股(集團)宣傳部部副部長,從事企業宣傳,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形象及活動策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