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東??h人大常委會主任 陳啟發
理論公園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人大監督工作與時俱進
■ 江蘇省東??h人大常委會主任 陳啟發
創新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屬性和品質。沒有創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不會完善和發展,人大的職能作用也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地方人大監督實踐,就是要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不斷出現的新問題,研究新規律、新特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深化監督理論,豐富監督內容,探索監督形式,完善監督程序和方法,不斷推進人大監督邁上新臺階。
什么是人大監督工作的基本遵循?張德江委員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次提出明確要求,要“切實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用起來,把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作為開展監督工作的基本遵循,不斷深化對人大監督工作定位和規律的認識?!闭_監督、有效監督就是做好監督工作的基本遵循。實行正確監督,就是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嚴格按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進行監督,既敢于監督又善于監督,正確處理監督與支持的關系,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形成加強和改進工作的合力。實行有效監督,就是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加強監督工作的著力點,完善監督工作方式方法,跟蹤問效,一抓到底,推動解決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度。

堅持黨的領導是創新人大監督工作的根本。
創新人大監督工作,就要堅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緊緊圍繞黨委的中心任務,抓住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督,推動法律、法規得到正確有效實施,推動中央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對一些創新的工作思路、辦法、舉措都要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得到認可后再予實施。對在監督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向黨委匯報,提出有效解決方法,經同意后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理。
堅持于法有據,依法而為是創新人大監督工作的前提。
依法履職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線,人大工作的法律性非常強,法無授權不可為,這是人大創新工作需要把握的基本要求。人大創新唯有于法有據,依法而為,方能行得通,走得順,達到目的,取得實效。在創新工作前要先學法,使監督的程序合理合法,保證創新工作有理有據。
堅持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是創新人大監督工作的重點。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人大代表工作開展的深度、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人大及其常委會創新工作的深度、質量和水平。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工作,近年來,東??h人大在深化“雙聯”工作,密切人民群眾聯系中,通過“一題三單”(即一個問題形成報告單、抄告單、反饋單)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民生實事。通過“創新富民我行動”、“六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增強代表履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通過開展分組監督“一府兩院”重點工作,讓代表在監督實踐中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長才干,使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成為創新監督工作,增強監督實效的真正動力。
堅持完善制度是創新人大監督工作的保障。
人大監督工作的法律性、政策性、程序性和規范性都很強,這就需要有制度保障,通過制度來固化創新成果。人大工作創新,既要保持工作連續性,又要不斷推出具有創造性的新亮點,這就要求人大的監督工作制度要及時修訂、完善,或制定新的辦法,使人大的監督工作始終有章可循,避免監督工作的隨意性,體現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
如何增強實效性,一直是人大監督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創新監督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推動“一府兩院”工作有效落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讓人民滿意,這就需要我們找準工作著力點,精準發力。
要突出問題導向,選準監督議題。
問題就是時代聲音,也是人民群眾的呼聲。人大人員和力量比較有限,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一府兩院”所有的工作進行監督,這也說明人大監督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問題縣委關心,人民群眾關注,社會關切,人大就監督什么。哪里問題嚴重,人大監督就要延伸到哪里,這樣人大監督才能得到縣委重視和人民群眾支持。要針對突出問題,以推動問題解決為出發點,創新監督方式方法,集中力量、抓住關鍵,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搞形式主義式的創新。近年來,我們東??h人大常委會針對道路交通、環境保護、民生實事等監督,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
要突出監督“盲區”,拓展監督的寬度。
目前,對“兩院”監督一直是基層人大的薄弱環節或盲區。法律對司法獨立作出了明確規定,但人大依法監督與司法獨立并不矛盾,人大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是實現公正司法的關鍵所在,作用舉足輕重。如果人大不去監督或無法監督,司法部門就有可能成為“獨立天地”。人大法律監督雖然是訴訟外的監督,但它是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層次的監督。近年來,我們東??h人大常委會通過“兩官”評議、個案評析,代表主動式參與旁聽庭審并測評等監督手段,全方位拓寬代表對司法執法認知渠道,充分發揮了代表的職能作用。信訪工作也是人大監督工作的弱項。要把信訪工作作為人大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窗口和紐帶,通過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加大辦理力度,建立規范的信訪案受理、批辦、轉辦、督辦、回復、報結等工作程序,建立人大接待處理人民群眾申訴控告工作制度,使信訪工作步入規范化、有序化的良性運行軌道。
要突出監督深度,拉長監督鏈條。
從實際情況來看,一個完整的監督流程應當是始于發現問題,止于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是前提,推動問題解決是最終目的。人大監督就其本意而言,是為了督促“一府兩院”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監督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目前存在問題,一是監督事項內容多、范圍廣、層次復雜,無法深入。比如食品安全問題,城市規劃問題,限于知識能力結構等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虎頭蛇尾”,怕得罪人不想深入,害怕“牽動荷花帶動藕”,結果留下監督工作的“半拉子”工程。為改善這一現象,東??h人大及其常委會主動調查研究,深入群眾走訪座談,聽取匯報,問計于民,摸清情況,做到信息對稱。對于重大監督事項,不僅要熟知它的現狀,還應弄清它的歷史背景;不僅了解它的演變過程,還應研判它的發展方向,將監督的鏈條拉長。如對審計問題整改的監督,財政部門預算的監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監督和對“一府兩院”年度工作報告落實的監督等,使監督環節連接為有機的監督流程,以取得預期的監督效果。
要突出剛性手段,增強監督實效性。
監督實效如何,與監督手段的運用有著密切聯系。當前人大監督面臨的問題大都是“疑難雜癥”,是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如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如果監督工作仍呈現程序性、柔性監督狀態,可能效果不佳。為此,人大在行使監督職權時要有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決心,加大工作創新力度,敢于動真碰硬,變程序性監督為實質性監督,柔性監督為剛性監督,綜合運用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特定問題調查等形式進行跟蹤監督,切實增強監督實效。
事實上,人大及其常委會既是創新工作的領導者,又是創新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還是創新工作的設計者和推動者。因此,人大創新工作必須要求人大機關率先垂范,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忘初心。還要始終牢記聽人民聲音、替人民代言、為人民履職的工作理念,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厘清職責,找準突破口,及時掌握群眾需求,積極探索適合新形勢要求的監督形式,做到監督有始有終,有力有效,讓黨和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