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福全 王 鵬
報道
順北如何做到百分百
○ 文/王福全 王 鵬
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順北油氣田在8條斷裂帶上已部署勘探井12口,其中完鉆8口,鉆遇油氣率達到100%。
俗話說“上天容易入地難”,入地難,難在地球內部的未知數很多。
在少有人煙的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鉆一口油井需要花費“洪荒之力”:工期130多天,作業成本近9000萬元。如果是口“干井”,那就很讓人心疼。
可是,在漫漫的黃沙覆蓋之下,透過幾千米深的不同地層結構,如何才能精確地知道哪一塊兒有油氣呢?
地理物理探測技術告訴你我答案!
“我們在順北部署了12口勘探井,油氣鉆遇率達到了100%,這與近幾年物探技術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目前,油田物探技術從地震采集到資料預處理,從提高速度建模精度再到后期的處理解釋技術,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副局長、總地質師漆立新說。

● 無論高山還是荒漠,都擋不住順北物探人前進的步伐。
西北工區可控震源勘探日效的最高紀錄是在哪個區塊產生的?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順中三維項目!
2月25日,隨著儀器操作員宋金輝一次次地點擊采集按鈕,順中三維項目以當天實施2235炮,創造了西北工區可控震源采集生產的最高紀錄。
順北油氣田面積達到了1.99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2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在這么大的區域里尋找油氣,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三維地震技術。
物探地震,通俗地講,就是在一個地點打一口淺井,埋入炸藥引爆產生地震波。檢波器接收遇到巖層界面反射來的地震波,就形成了最原始的地震記錄。三維地震獲得是一個三維空間的數據體,信息點的密度可達25米×25米。這種高分辨率可以直接或間接反映地下的古河流、古湖泊、古喀斯特地貌、斷層等,成像更加精準。
但在實際應用中,地震波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例如順北油氣田的地表結構就不同于塔河油田的浮土地表,工區內沙漠覆蓋,目的層埋深普遍超過了7000米,造成地震資料信噪比、分辨率較低。另外,該區塊特有的火成巖地層厚度達到了370米至640米,在地震資料上對小斷裂和縫洞成像造成了不利影響。
順北油氣田儲層類型主要為斷控裂縫-洞穴型儲集體,其地震成像關鍵是小斷裂和小尺度縫洞體成像。
在順8井北三維勘探項目中,西北石油局就運用高覆蓋、長排列、寬方位的觀測系統優化設計,效果良好。例如,在寬方位采集優化后,將井炮激發100~200次覆蓋轉變為可控震源激發600~900次覆蓋,觀測系統橫縱比由0.4提高至0.9,避免了不同方位角帶來的斷裂成像差異,有效地提高了斷裂與巖溶地質體在剖面上的成像精度。
2014年,順北油氣田的勘探剛剛起步,它的名字源于西北石油局勘探部門以“順”命名的建議。
“順”,一方面是因為該區塊的構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低隆;另一方面,大家也希望“塔河之外找塔河”戰略構想能夠“順順利利”獲得新突破。
可是,順北復雜的地質結構首先就為物探工作設下了一道大難題:如何突破“三層一帶”。“三層一帶”地質體將導致地震波速度變化較快、幅度大,使斷裂帶成像真偽難辨,成為了地震資料處理成像的瓶頸。
西北石油局內部組建了骨干科研團隊,同時以借助系統內研究院的技術力量、與高校研究機構合作等方式,經過8個多月的課題攻關,終于突破了這一瓶頸,最終形成了以“三層一帶”為核心的斷裂及縫洞體系成像技術。
“這一核心技術包括了‘保護繞射波的精細疊前預處理技術’、‘井控約束層析反演靜校正技術’等四項關鍵技術,為順北油氣田勘探提質提速立下了汗馬功勞?!备笨偟刭|師、油氣勘探管理部主任云露說。
在地震數據處理流程中,順北油氣田通過“保護繞射波的精細疊前預處理技術”保護并突出儲層繞射信息,再進行偏移歸位,將小斷裂小縫洞信息在地震數據體上反映出來。這一技術有效解決了順北油氣田埋藏深、斷裂斷距小、且受火成巖影響所導致的常規處理斷裂小洞穴圖像不清晰的問題。
運用該項技術,順北油氣田在順8井北三維消除火成巖影響的地震數據體上識別出次級斷裂15條,并部署了順北6、順北8和順北9井。
“如果說一千個人的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在不同油藏研究人員的心里,對同一張地震剖面圖就有不同的解釋方案?!表槺表椖坎考夹g首席楊林用這么一句話,通俗地說明了地震資料綜合解釋及儲層預測之不易。
“橫看成嶺側成峰”,更何況是從一張張抽象的圖中尋找油氣的蛛絲馬跡。
西北石油局以塔河奧陶系油藏勘探開發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為基礎,在順北油氣田創新發展了一批以“多尺度斷裂檢測和斷層精細解釋”、“斷控縫洞儲集體空間刻畫”為代表的預測技術,能夠有效地對斷裂體系進行綜合解釋,在刻畫斷控儲集體、描述斷控巖溶圈閉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與塔河主體區塊相比,順北區塊油氣生產層地震波受地層屏蔽影響,響應特征弱,為生產層的位置預測和井位部署帶來了難題。如何在7000米以下的生產層準確地尋找到有利的切入“點”,是開發順北區塊的關鍵。
分析研究了不同種類的方法后,西北石油局科研團隊利用地震資料提頻和子波分解與重構技術,弱化了地震波屏蔽的影響,突出了斷裂與油氣生產層的特征,最終攻克了這個世界級難題。順北2井獲得工業油氣流,初步驗證了該技術方法的有效性。
“雖然物探技術為順北油氣田高效勘探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地震資料處理中減少火成巖對精確成像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次級斷裂成像精度、強化斷裂繼承性關系研究、以及深化不同期次斷裂與油氣富集規律的認識等難題,仍需要下苦功夫去研究和解決,我們的物探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逼崃⑿抡f。
責任編輯:盧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