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摘 要】本文結合蒸汽發生器管子管板脹接機構及材料特性,采用用簡化的兩端開口的套筒模型,對該產品液壓脹接壓力進行了計算和確定,為后續實施脹接工藝評定、產品脹接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數據。
【關鍵詞】蒸汽發生器;液壓脹;理論分析
0 引言
脹接理論在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誕生至今,不斷發展和完善。Jantsch和Oppenheimer提出了脹接概念并進行了分析設計。Goodier,Schoessow和Nadai發展了現代脹接理論,研究了脹接后的殘余應力。Krips和Podhorsky在1976年采用當量套筒方法的概念,并在后續進行了有限元方法的修正。Wilson對脹后殘余應力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Chaaban采用非線性有限元方法,確定了當量套筒經驗方程。Yokell 對理想彈塑性材料確定了脹接接觸壓力方程。2009年Nor Eddine Laghzale和Abdel-Hakim Bouzid對液壓脹接進行了理論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研究[1]。國內學者王海峰對冪強化材料的液壓脹接殘余應力進行了研究[2-4],顏惠庚等對脹接壓力確定、拉脫力理論計算進行了分析研究。
6 結論
為了達到管子管板脹接的目的,脹接壓力應大于換熱管和管板間隙消除時所需要的壓力Pp,同時小于達到管板彈性極限所需的壓力Ps,脹接壓力的極限不能超過換熱管和管板發生全屈服時所需要的壓力Pt。綜合以上各公式計算結果,選擇進行后續殘余接觸壓力、拉脫力分析,以及有限元分析的脹接壓力范圍在220MPa~350MPa。同時在進行脹接工藝試驗時,考慮經濟性和設備能力,選擇的脹接壓力范圍在230MPa~280MPa。
【參考文獻】
[1]Laghzale,N. E.,A.-H. Bouzid. Analytical modeling of hydraulically expanded tube-totubesheet[A].ASME 2008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Conference[C].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2008.
[2]王海峰,桑芝富.脹緊度對管子與管板脹接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壓力容器, 2006(04):16-19.
[3]王海峰,桑芝富.冪強化材料的液壓脹管殘余接觸壓力理論解[J].石油機械,2007(11):31-35.
[4]王海峰,馬鳳麗,桑芝富.先脹后焊連接中焊接對脹接連接強度的影響[J].壓力容器,2010(12):17-24.
[5]王海峰,桑芝富.冪強化材料的液壓脹管殘余接觸壓力理論解[J].石油機械,2007(11):31-35.
[6]陳光,張繼革.液壓脹管中脹接殘余接觸壓力的理論計算方法及分析[J].電站輔機,2010(03):6-10+36.
[7]陳孫藝,張培文.管頭橡膠脹接工藝試驗研究及應用[C].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