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錦秋
股東合法權利理應受到法律保護,《物權法》甚至將投資權益作為私有財產權加以確認和保護,但是,要享受正常股東權利、享受正當投資權益,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法股東
6月30日下午,萬科召開2016年度股東大會,80.75%的有表決權股份、以及87.71%的A股參與投票。寶能未現場參會,但截至7月19日寶能系合計持股占萬科總股本的25.4%,這意味著寶能通過網絡參與投票。而從所有候選董事90%以上的贊成率來看,可推測寶能投出了贊成票。后來寶能也公開表態支持萬科換屆方案。有觀點認為,寶能或是迫于壓力而投了贊成票,認為寶能作為二股東沒進董事會似有不公。這或許并非迫于壓力,而可能是因為存在法律障礙。
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對于持股有瑕疵的股東,其股東權利受到部分限制。比如收購過程中未履行信披義務“蒙面”增持的,在改正前,其持股不得行使表決權;如果收購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而相關主體又不履行相應信披等義務,證監會可認定其所提名的董事為不適當人選。
在上市公司收購中,資金來源還必須具有合法性。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被保監會認定存在“編制提供虛假資料,違規運用保險資金”等五方面違法事實,保監會對前海人壽及姚振華作出行政處罰;寶能系收購萬科資金來源是否完全合法,值得探討。如果收購資金來源不合法,是否擁有正常股東權利(投票權、被選舉權等),目前各方對此有不同觀點,而《收購辦法》對此也還不明確,這個亟待從法律法規層面予以明文規定。據稱,此前姚振華也曾要求寶能公司和前海人壽內部就股東權利等法律問題進行研究,這或是其沒有提名董事的主要緣由。
股東合法權利理應受到法律保護,《物權法》甚至將投資權益作為私有財產權加以確認和保護,但是,要享受正常股東權利、享受正當投資權益,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法股東。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一個重要資金來源就是萬能險,這牽涉眾多保戶利益,似乎不讓保險資金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就有損保戶投資權益、甚至有違《物權法》;但高息萬能險某種程度或有非法集資嫌疑,購買高息萬能險的保戶已脫離了保險本意,已經有了投機賭博意味、甚至有助紂為虐味道,而保險資金強行舉牌、也或旨在上市公司控制權利益,這些都意味著,借助高杠桿的野蠻人或不再是個合法股東,或不能享受正常的股東權利。
也就是說,并非有錢就是大爺,投資者以大量資金買入上市公司股票并成為持股5%以上大股東,但如果資金來源存疑、或者存在其他不能收購的情形,并不能就此享受完全的股東權利,無權進入董事會、監事會。
在這方面,銀監會《關于加強中小商業銀行主要股東資格審核的通知》也有一些相關規定,要求各銀監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審核權限和審核程序,審慎審核股東資格;安邦持有民生銀行6.49%股份,但截至目前,銀監會尚未批復安邦在民生銀行的股東資格及派出董事的任職資格,據稱原因主要是對其出資的資金來源有保留意見。
此前上海家化原來的管理層被保險資金驅離,后來上海家化經營走下坡路。寶能系曾怒發沖冠提出罷免萬科董事提案,可以預見,假若真由寶能系主宰董事會、徹底顛覆原來的管理團隊,沒有了專業內行、沒有長年了解萬科的管理層,萬科將不再是原來的萬科。因此,即使收購資金來源合法,也應限制收購者的權利、說到底這也是要限制大股東一手遮天的權利,目前深圳地鐵同樣是一個收購者、大股東,同樣要限制其權利。筆者建議在董事選舉時,由股東和原董事會來提名候選人、兩個渠道各占一半,且無論大股東持股比例有多大、最多可提名四分之一董事候選人。
深圳地鐵與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大比例股權,現在不僅二股東寶能系沒有進入萬科董事會,還有30多萬中小股東雖然合計持有較大比例股份、他們也沒有進入董事會,真正應該叫屈的不是寶能系、而應該是廣大中小股東。
寶能系兇猛舉牌萬科原本就廣受市場質疑,其沒有行使正常股東權利,符合多數市場人士預期,這應看做是監管部門嚴格股市監管、嚴格保險資金監管的一個重要成果體現。而廣大中小股東他們投資買股資金來自于個人的省吃儉用,不僅應享受股東的收益權,還應享受派遣董事等股東權利,希望監管部門以及輿論等更應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建議降低股東提名董事的持股比例門檻,同時規定應由中小股東來提名獨董,如此方能有效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