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儼然已經成為現今媒體發展的一個趨勢,這一趨勢的產生與發展必然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主要原因:
一、新時代下受眾的需求
目前,觀眾在觀看電視綜藝節目時已經不再單單滿足于得到放松和娛樂,而是希望看到更加深層次的內容,缺乏創新的電視綜藝節目已經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審美疲勞,這意味著如果電視綜藝節目依舊沒有任何改變的話,那么就很有可能會失去一批觀眾,尤其是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各種新媒體的出現已經對電視媒體造成沖擊。除此之外,過度娛樂化的現象也已經引起了社會公眾的不滿,商業化的電視綜藝節目更是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完全忽略了節目本身。所以,電視節目,尤其是占有大量市場份額的電視綜藝節目必須進行改革,受眾需要什么成為如何在電視市場激烈的碰撞中保有優勢的出線秘訣。
二、媒體的職責及自身發展需求
媒體不單單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在它長期的發展中還擔負著不可忽視的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當今社會,到處充斥著不良文化,媒體有責任引導社會輿論,弘揚積極向上的大眾文化。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如今,電視綜藝節目正處于奉行“娛樂至上”的時代大背景下,面對這種情況媒體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突出強調電視綜藝節目公益性的體現,弘揚社會正能量,積極引導電視節目的正確發展方向。
另外,在電視媒體為了自身未來的發展,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身以立足于這個瞬息萬變的新媒體時代。所以,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三、媒體與企業建立公益形象的需求
當今社會,利益儼然已經成為人們的第一追求。伴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成為企業通往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近幾年有各種知名企業因為被爆出負面消息而一蹶不振,“三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公益活動等渠道來提升企業的形象,為了擴大其參與公益事業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企業與媒體合作必然是一個最佳選擇。同樣的,媒體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廣告贊助就是媒體的一大經濟來源。所以企業和媒體在相同的自身發展需求下的互利互惠也是促進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形成發展的原因之一。
四、國家政策的強制規定
如果說電視綜藝節目的公益化是一種必然趨勢,那么國家政策的出臺無疑成為了這一趨勢的最佳推手。
國家廣電總局于2011年10月24日下發了一篇名為《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的文件,明確要求各家電視臺必須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融合。2013年10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再次下發了文件,《關于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抵制娛樂過度的問題,以此來防范節目雷同化模式化,各家衛視要堅決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對節目的管理。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及獎懲制度的完善推進著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的發展進程。
電視綜藝節目之所以必須要公益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主要可以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五、積極引導受眾的價值觀,培養受眾公益意識
電視媒體作為社會輿論的引導者之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實現電視綜藝節目的公益化有利于發揮媒體的積極的教育作用,在商品經濟利益至上的社會背景下引領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里我們需要引起公益傳播的概念,它是指擁有公益成分、為了給社會公眾尋求利益為目的,心系公益行動和事業,并愿意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非營利性傳播活動。通過公益傳播,利用明星效應,增加社會對于公益事業的關注度,從而培養受眾的公益意識,將公益寓于生活,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
六、豐富節目形式,實現節目創新
電視綜藝節目經過近二十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呈現出一種“疲態”,甚至有些“黔驢技窮”的尷尬意味。大批雷同節目不僅主題相同甚至連節目形式都一模一樣,“抄襲侵權”等負面消息也層出不窮,再加上“限娛令”的頒發,各大衛視勢必面臨著大幅度的調整。實現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作為一種弘揚正能量的傳播方式有利于電視綜藝節目打破以往固定單一的節目形式及內容,實現節目的創新,從而推動電視綜藝節目未來的良性發展。
七、增強公益宣傳效果,推進社會整體進步
一直以來,電視媒體大多采用公益廣告的形式進行公益宣傳,而這種形式受關注度低,對于受眾來說實際上是被動接受甚至是忽略的。而電視綜藝節目作為極受歡迎的節目形式擁有大批的觀眾,伴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傳播途徑的增加,很容易引起社會的熱點話題,引領社會的新風尚。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將公益與娛樂相結合,這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娛樂需求,更加有利于增強公益傳播的效果,加強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
當今社會,電視媒體儼然已經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人們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公益傳播氛圍更容易培養公民的公益意識,樹立媒體良好形象,增加媒體公信力。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所推出的每一檔節目都應該具備公益性,為這個社會和所有的公民服務。只有建立健全的公益傳播觀念,形成完善的公益傳播體系,才能更好的將“公益”與“綜藝”結合起來,拓寬電視綜藝節目公益化的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賈檸語,本科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現就讀于沈陽體育學院,攻讀體育新聞傳播學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