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贠冬鳴
和建華藝術探索之路徑
文 / 贠冬鳴
和建華
1988年生,河北唐縣人。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學士、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教師。
美麗河北 走進太行——河北美術作品展 2016 中國國家博物館
翰墨定西行——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2015 中國美協
第三屆全國造型新人展 2014 中國美協
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0 中國美協
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 2011 中國美協
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 2010 中國美協
中國百家金陵油畫展 2010中國美協
作品散見《美術觀察》等專業期刊。作品被上海愛心基金會、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河北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建華藝術路經由懵懂漸至醒悟,均得益于恩師百般扶掖,如翟建平、劉春龍、黃君輝,及至后來的河北師大美術學院首任院長徐福厚教授、河北畫院副院長張立農等等。前者皆為河北畫壇中堅,后者則為河北油畫界藝術思想導引者,或國內畫壇異軍突起者。在我看來,和建華所就讀的河北經貿美術專業師資平平,辦學歷史亦尤為短暫且遠離市區。以這樣的“溫床”,能夠孵化出和建華這樣的“金蛋”,在非主流乃至主流的河北高校藝術院系里,不說唯一也是寥寥無幾的。其導師雖資歷尚淺,卻頗具藝術天賦,亦有著誨人不倦的為道準則。據我觀察,他們從未將和建華視為課堂內熙來攘往的普通學生,而是當成血脈相連且需關照的好兄弟。不僅毫無保留地悉心指授油畫基本技能、創作方略,還言傳身教引領其明辨紛繁的炎涼世態,助其漸次囤積起若干人脈資源。和建華以本科學歷得以留校供職,雖尚未納入正式編制,但畢竟接近了自己人生最初目標——在糊口前提下,神閑氣定畫自己的畫。每逢談及藝術人生的種種際遇,和建華都念念不忘且感慨萬千。
當下市場經濟波瀾壯闊,藝術家面對各種誘惑,真的難以心如止水。閱讀和建華的作品,至少觀者看不到遷就,看不到屈從。藝術家惟有忠誠自己的感情,并以此為創作軌跡,來經營色彩經營畫面,其分娩出的作品才能撼人心魄,才能不朽。應該說,“冶煉”和“提純”貫穿在藝術家創作軌跡始終,進而達到藝術語匯的相對精準。這不僅是藝術家釀制高貴品質之普遍規律,也是繪畫藝術法無定法的魅力所在。正因為和建華無時不刻地為“提純”而心焦,進而樂此不疲地置身精神煉獄,才使其荊棘密布的藝術行旅,變得險象環生和跌宕起伏。藝術家所擁有的幸福指數,大概也會就在此悉數完美體現。
青春期的困惑 180×180cm 2015年
未來 未來 !! 150×180cm 2015年
早晨的太陽 200×300cm 2010年
和建華嫻熟地駕馭色彩,駕馭筆觸和刮刀,沉潛自如地設置空間,并用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獨到的認知。盡管年輕人對社會,對時代的解讀尚顯稚嫩和淺薄,卻是發自心底和不加粉飾與雕琢的,是和建華軀體內情感的個性化律動。和建華謹飭地拿捏表現分寸,從容地鋪陳畫面場景中的人物,皆源于他的“精算”。猶如詩人賈島般的千萬遍“推敲”,才能夠淡定地把控畫面微妙細節。也正因為如此,其作品才可能彰顯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概括,可謂貫穿和建華作品始終。應該說,概括和抽象有著某種關聯,沒有抽象元素糅合其間,便不能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和建華糾纏在具象和抽象的亂象中,無時無刻在忖度著該如何概括。那就是舍棄次要的和非本質的,徑直凸顯主要環境及人物,以期將直抵本質的屬性加以抽取。究其原因,則是由較小范圍的認識,上升到大范疇的認識,亦是對全局的自由掌控。是否如此,也是“戰術”和“戰略”的分水嶺。“簡明扼要”看似不過是為藝之基本常識,但可能令藝術家糾結一生。不足而立的和建華能知曉此淺顯道理,無疑是他步入藝術探索之坦途的關鍵所在。
哎!你好嗎…… 150×200cm 2009年
和建華出生時,中國正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但他所居住的太行東麓唐縣四面環山的村落,卻依舊籠罩在貧困魔影下,而顯得毫無時代生氣。幼時厭學積郁在心靈的恐懼,八歲隨爺爺至縣城謀生的迷茫。父母和其他相鄰一樣,皆要為生計而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以供養和建華祖輩和同樣求學的姊妹。以這樣讓饑荒碾壓得氣喘吁吁的家庭,和建華能夠叩開高等藝術院校大門,真的太不容易。時代落差,無時無刻都在擠壓著和建華驚悸的神情,及至升入大學才經導師引領促使這種擠壓倏然井噴,并喚起沉睡已久的藝術知覺。他的靈魂向著苦澀現實的內核延伸,孤獨的心靈感應不斷糾纏著攪拌著。為此,和建華的畫面所表現的,便均來自于現實,來自于他的身邊。盡管不是背離現實,卻又超乎原生態空間的表層陳述,進而和建華賦予常態環境以諸多特殊含意。因此,其作品同時疊合了現實與理想,不安的靈魂和日常情感,且在現實圖景中,飄蕩著太多游移不定來自心靈的光斑及陰影。
女人與孩子 180×180cm 2015年
《迷?!肥呛徒ㄈA大學時代首幅亮相的佳作。畫面上幾個同學在宿舍里床上床下各行其是,或在電腦前打游戲,或在一旁觀瞻,其神情是茫然慵懶的,絲毫看不出大學生血脈里噴涌著的舍我其誰的那種使命與擔當。而此情此景,該是時下新生入學間所流露出的普遍心象。《哎——你好嗎……》是緊隨其后又一佳作。畫面上兩個大學生在無望地吶喊,是對當代學子面對就業、居住地遴選、婚姻抉擇等等問題,而陷入情感糾葛的心象披露與揭示。而《早晨的太陽》,則以三米畫幅同樣鋪陳了當代大學生視線中無盡的迷離和悵惘……后來的《憧憬》系列,畫面呈現一對情侶佇立樓頂觀風景,遠處卻空洞無物,唯有空氣的流動和云層的彳亍行走……此間,和建華藝術語匯的錘煉,則開始由稚嫩步入相對從容。而其行筆日臻肯定,色彩趨向飽和的佳作,則當屬2015年所作《青春期的困惑》和《未來 未來》,以及稍早些面世的《伴侶》。形體經主觀壓縮與歸納,單從深層內涵解讀,似乎更能顯出和建華藝術表達過程的順暢。而其新作《女人與孩子》則與以往迥然不同,看得出和建華正在嘗試最大限度地主宰色彩,讓形體退居從屬位置……
未來的天空 120×180cm 2011年
現實主義或曰新現實主義繪畫主旨,是關注人生、關注時代,并將藝術家自己的情感糅合其間。和建華所處的時代,正在發生偉大變革,作為藝術家的和建華沒有理由不去揭示,不去虔誠地再現,這也是藝術家情感律動的自然回應。而今,雖然和建華的藝術孤旅已晃動在人們的視線,倘若企盼在歷史長河中劃過哪怕淺淺印痕,就必須要擺脫自我抑或個體的感知,加大中國藝術精神的存儲及文化囤積,將目光投向特定群體形狀挖掘,抑或關注與公眾產生共鳴的宏大敘事并娓娓陳述。悉心審讀和建華主要作品,似乎筆調里謹飭有余而自由稍欠,倒是早年習作《小孩系列》頗具疏朗韻致??傊?,具有沉潛、自由奔放,且大氣磅礴迎面壓迫而來的藝術,才能真正調動起觀者的視覺神經。諸多藝術先賢之所以溢彩流光,其藝術路徑莫不如此……
編輯/王智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