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百項新成果推介觀摩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7月23日-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百項新成果推介觀摩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省長陳潤兒、河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劉滿倉專程到會參觀品鑒鄭果所瓜果產品。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會議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主持。
此次推介觀摩會,是中國農科院落實總書記“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要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舉措和積極探索。
鄭州果樹所所長曹永生介紹,鄭州果樹所作為果樹和西甜瓜研究的國家隊,肩負著實現我國“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重大使命和責任。近60年來,建成了國內最大的果樹和西甜瓜種質圃(庫),發掘了一批重要新基因,育成了一批優質新品種,研發了一批適用新技術,研制了一批加工新產品,構建了果品質量安全追溯與控制技術體系。近年來,鄭州果樹所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確立了“優質、安全、簡約、多樣、高效”的技術攻關方向。此次推介的114項新成果,均按照“有的放矢,務求實效”的要求,進行針對性推介,服務國家現代果業主戰場。
陳萌山指出,我國的水果從貢品、到禮品、到實現小康社會的今天,水果已經成為城鄉居民的主食產品。在國家發起的“健康中國”運動中,水果是當家品種,是不可缺少的消費品、營養品,需求將會越來越大。我們已進入四季有果,老百姓隨時隨地買得到買得起,天天能吃上的時代,我國已進入水果產業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農業問題已經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解決糧食的供給問題,我們要解決食物安全、食品安全要提高農產品競爭力,解決農民增收,需要樹立大食物的概念,需要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種植模式、經營理念。果品是食物,果園是生態,水果園區是農業田園風光的最美的畫境。果業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改善生產環境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已成為我國農村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產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百項新成果推介觀摩會開幕式

河南省省長陳潤兒、河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劉滿倉專程到會參觀品鑒

百項新成果推介觀摩會會場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曹永生作推介報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
陳萌山強調,大力發展果業是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符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扶貧和發展都市農業的要求。中國農科院果樹瓜類學科緊緊圍繞國家和產業重大需求,積極開展各項研究工作。60年來,形成了涵蓋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栽培生理、植物保護、貯藏加工、質量檢測、風險評估、科技信息、示范推廣等學科體系,創建了種類齊全、學科完整、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研究體系。果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在我國占有優勢地位,在世界也頗具影響力。
陳萌山指出,鄭州果樹研究所堅持“頂天立地”發展目標,密切聯系產業,積極踐行“三個面向”要求,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我國果樹瓜類產業主戰場。近年來科研能力水平不斷提升,產業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成果推廣富有成效。摸索出一條“科研機構+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基層果農”四位一體果業協調發展模式。在行業中的影響力逐年增強,已經成為我國服務果業發展的排頭兵。
陳萌山要求,鄭州果樹所要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圍繞果樹重大科技問題,奮力拼搏,為提高我國果品國際競爭力,產生更多基礎性、原創性的成果。要面向產業重大需求,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奮力攻關,為做大做強果樹產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品種、工藝。要立足河南,面向全國,充分發揮國家隊的引領作用。特別把服務河南,作為第一任務,好的品種、好的技術、好的工藝首先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實現國家富強,造福人民、造福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會議圍繞瓜果業“優質、安全、簡約、多樣、高效”5大技術攻關方向,共推介新成果114項,其中新品種86個、新技術12項、新產品16個。河北威縣、河南寧陵縣和上海金山區政府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鄭果所在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扶貧和都市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會上舉行了簽約儀式,共有26家單位與鄭果所簽定了長期科技合作協議,累計金額8000多萬元。
農業部科教司劉艷巡視員、種子管理局吳曉玲副局長、種植業司杜建斌處長、河南省科技廳趙建軍書記、林業廳陳傳進廳長、農業廳鄒慶鵬副廳長,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王述民、馮艷秋副局長、院辦公室姜梅林副主任、棉花所李付廣所長、呂春生書記、灌溉所黃修橋所長、陸建中書記,以及來自全國28個?。ㄊ小⒆灾螀^)的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農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代表9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所長王力榮介紹桃新品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優新品種引來參會者熱切關注
齊文莉(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河南鄭州 45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