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韓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藍雅歌 李軍 ●本報記者 邢曉婧 ●任重

29日清晨,日本北部從北海道至東日本的廣大范圍內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很多地方的大喇叭中傳出“導彈飛過”“導彈飛過”的警告,“嗚-嗚-”的警笛聲驚醒了日本民眾。怎么回事兒?朝鮮又發射導彈了!這次直接劃過北海道上空落到東方的太平洋中。美國《石英》雜志稱,金正恩今年已經試射18枚導彈,比他父親金正日一生中下令試射的導彈數量還多。朝鮮導彈罕見地飛越日本上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這是對日本“前所未有、嚴峻的威脅”。韓國反應同樣激烈,數小時后就在三八線附近進行了一場空軍投彈演習。而朝鮮發射導彈本身就被認為針對的是美韓本月進行的軍演。朝核局勢進入一個新的緊張周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在記者會上說,我不知道大家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美韓舉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聯合軍演,施加了越來越大、不斷升級的軍事壓力,他們覺得自己是更加安全了呢?還是沒有?
日本政府一陣忙亂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29日表示,朝鮮當天凌晨5時57分許從平壤市順安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1枚彈道導彈,該導彈經過日本上空落在北太平洋海域。導彈約飛行2700公里,最高高度為550公里左右。按照韓軍標準,飛行距離2700公里被視為中遠程彈道導彈。分析認為,從飛行距離和最高高度等數據來看,朝鮮此次很可能以30-45度的正常角度發射導彈,旨在測試導彈重返大氣層技術。
對于朝鮮此次發射導彈,日本反應強烈。朝鮮1998年和2009年兩次發射的火箭曾飛越日本上空,但當時朝方均表示是“發射衛星”,不像這次,發射的是導彈。
據日本《每日新聞》29日報道,由于朝鮮發射導彈,日本政府發出全國瞬時警報,范圍從北海道到東日本,各地鄉村政府無線電喇叭發出“嗚-嗚-”警報,所有個人手機一起作響,并顯示“朝鮮發射彈道導彈,請盡快躲進堅實建筑物或地下設施避難”等勸告。電視臺也播放呼吁民眾到堅固的大樓或地下避難的畫面。很多日本國民對警報表現冷靜,但也有很多人跑到地鐵站避難。有的人聽到警報后,趕緊拿著防災包跑出去,可是卻不知道到哪個堅固的建筑物去躲避。距離導彈落點較近的襟裳岬地區,共有6所中小學校推遲了上課時間,有學生表示,感到害怕,一直抓著媽媽的胳膊不敢動等。報道稱,由于朝鮮發射導彈的軌道超出日本事先的預想,很多人表示困惑。
北海道當地媒體《十勝每日新聞》29日報道說,盡管已經確認導彈劃過北海道上空在襟裳岬東部約1180公里的太平洋落下,當地居民還是感到不安。尤其是很多人一早被手機上響起的警報驚醒,卻不知“該往哪里逃”。
以準時聞名的日本鐵路公交系統也因“朝鮮發射導彈”暫停運行,新干線、地鐵、電車等交通工具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宮城縣、青森縣以及茨城縣等地的一些學校還因“朝鮮發射導彈”暫時停課。
日本政府同樣一陣忙亂。TBS電視臺報道稱,安倍在早上6時30分左右進入官邸,官房長官在6時40分舉行臨時記者會。此后,日本政府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會議結束后,安倍立刻舉行記者會。他說:“發射導彈通過我國上空的暴行,是至今為止不曾有過的重大威脅,嚴重損害了地區的安全與和平,對朝鮮提出堅決的抗議。同時也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通過強化和國際社會的聯合,進一步增強對朝鮮的壓力。”安倍還在29日上午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電話會談,就朝鮮問題進行協商。并強調“朝鮮根本沒有對話的意思。現在是進一步提高壓力的時候。”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舉行記者會,同時還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通電話。早上7時45分,外務省召開第一次緊急對策會,并通過北京大使館,對朝鮮提出最強烈的抗議。另外,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也舉行記者會,稱朝鮮發射的導彈可能是中程彈道導彈,通常情況下是可以被擊落的。
安倍的政治機會主義
日本為什么反應這么激烈?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這種做法是故意夸大事態,渲染日本遭到危機,利用日本民眾的恐慌情緒,助推日本修改憲法。日本利用這次朝鮮發射導彈的事件,和安倍一直以來的套路掛鉤,企圖借此發展軍力。
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認為,日本反應過度,是政治機會主義。評論稱,雖然空襲警報響起,但北海道還像一直以來那樣寧靜。日本對導彈的反應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非常態的過分反應,或者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政治機會主義的另一個詭計。該評論認為,雖然“導彈就在頭頂上”的想法令人震驚,但導彈在日本上空時,達到550公里的高度,它距離北海道就像愛丁堡離倫敦那么遠。即使導彈失敗并落到地上,一個長達50英尺的金屬管造成任何傷害的機會也很小。為什么日本要做出夸張的反應?說安倍歡迎金正恩在他的頭頂上放煙花,有些憤世嫉俗。但通過夸大朝鮮導彈所造成的危險,安倍晉三正在讓公眾更加擔驚受怕、對未來更加不確定,然后使公眾更容易接受他讓日本成為軍事強國的想法。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9日稱,此次朝鮮發射導彈飛越日本上空,難以定義為“侵犯日本領空”。雖然《國際航空條約》規定,所有國家領土的上空,都具有排他的主權,但是對于領空的高度范圍,國際法上沒有規定,通常把飛機能夠飛行的100公里以內認定為領空,一般把100公里以上看成可以互相和平利用的領空外宇宙空間。
美國的反應就比較淡定。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曼寧說,這枚導彈“沒有對北美構成威脅”。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沒有再放狠話,只是發表聲明稱,朝鮮政權“蔑視它的鄰國和聯合國所有成員,蔑視可接受國際行為的最低標準”。聲明還說,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
英國廣播公司稱,在過去一周,來自朝鮮的好斗言論已經減少,或者說比以前幾周要少得多。但最新的導彈試射肯定會消除平壤正在后退的看法。而從某種程度上說,由于美國和韓國正在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朝鮮的舉動也在預料之中。這些軍演在每年8月舉行,朝鮮每年都會對此做出某種報復舉動。
軍演、報復、更多軍演、更激烈報復……美韓和朝鮮的死循環游戲還在繼續。據韓聯社29日報道,朝鮮發射導彈后,青瓦臺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立即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常任委員會會議,認為朝鮮此次挑釁性質嚴重。文在寅總統聽取有關會議內容后,也作出相應指示,要求韓軍針對朝鮮挑釁應展現嚴懲挑釁的能力。
韓國空軍根據文在寅的指示,當天派出4架F-15戰機進行了投彈演習,在江原道一射擊場投下8枚MK48炸彈。據介紹,演習中再次確認了空軍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剿滅敵軍指揮部的能力,同時也展現了韓軍針對朝鮮挑釁將嚴懲不貸的堅強意志。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29日按照原定計劃啟程前往美國。他將與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會晤,就盡早部署及完全運行“薩德”系統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美國此前向韓國提出在8月30日前完成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另有韓國民間組織28日在美國駐韓使館前抗議美國可能借30日的韓美防長會敦促韓國盡快部署“薩德”。
中俄希望各方考慮“雙暫停”
美國《紐約時報》29日稱,這是朝鮮4天里第二次不顧國際制裁的升級和特朗普總統的警告發射導彈。分析人士稱,如果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和韓國一樣,日本和關島可能也會成為朝鮮最先攻擊的目標。
美國《野獸日報》29日稱,朝鮮挑釁性地發射導彈,是在向特朗普“豎中指”。這枚導彈的目標,似乎是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這個目標就是特朗普和國務卿蒂勒森的信譽。
顯然,對于美日韓的強硬態度,朝鮮的姿態是,“我不吃這一套”。韓國國情院28日稱,朝鮮豐溪里2號、3號隧道已做好核試驗準備“抑制挑釁變得更加困難”,《日本經濟新聞》說,朝鮮在國際社會的制裁下強行發射導彈,抑制其挑釁行為的行動變得更加困難。朝鮮沒有實施射程能達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和核試驗,這被認為要求美國特朗普政權對話的姿態沒有改變。但此次的導彈射程能到關島,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加劇。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29日表示,一旦戰爭爆發,將無人知曉誰該對此負責。必須避免戰爭。他認為,俄中兩國7月4日提出的“雙暫停”建議可以作為調解朝鮮半島問題的路線圖。“雙暫停”構想要求朝鮮暫停核試驗和導彈發射,美韓則暫停在朝鮮半島舉行大規模軍演。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在記者會上說,僅靠施壓制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方提出了“雙暫停”倡議,是在當前形勢下兼顧各方合理關切,能夠盡快把各方拉回到談判桌前,通過對話談判尋找一個平衡的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半島長治久安的最為現實可行的方案。希望各方認真對待、積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