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談舉止待人處事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學校教育帶有明顯的教育痕跡,更多的是傳授知識,而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人生價值的判斷和處世態度具有直接決定性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談舉止、處事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年寒假,沈陽下了一場大雪,七中初三年級16班吳心茹同學主動幫助社區掃雪。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社區書記非常感動,送來錦旗,還特意說:“現在這樣的年輕人特別難得。”而據我們了解,吳心茹的父母也經常幫助鄰居、熱心公益,并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志愿者社團。
再比如:沈陽七中的劉書晗,在今年中考考取了739分的好成績,她的媽媽是七中的老師,爸爸是武警,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就很到位。所以,這個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好,演講、主持都很擅長,多才多藝。
通常來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常常會在一旁觀察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并產生模仿行為。喜歡看書的父母更有耐心,在潛移默化中就培養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愛崗敬業的父母更認真,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更加專注刻苦;父母對長輩敬愛孝順,這樣家庭的孩子也具有尊老愛幼的品德。相反,如果父母經常在家看電視或有打麻將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孩子往往在性格不耐煩和產生偏激行為。
同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也要有機結合,雙方互動才能產生更有連續性的影響。沈陽七中教導孩子“七中七德”:上課講課德、就餐講餐德、走路講行德、說話講口德、待人接物講禮德、儀表講儀德、開會講會德,學校教育包含了人日常生活的七個方面,當然這也需要家長配合實施,才能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