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在我眼中,焦百順爺爺就是盛京大工匠。
焦百順爺爺是一位追求更高品質、執著不懈的老工匠,也是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的領頭制作人。當時,沈陽第一機床廠條件十分艱苦,焦百順爺爺和同事克服困難,提前二十天完成任務。全國人民無不贊嘆,可其中的艱辛大概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焦爺爺沒有忘記自己的美好生活是黨給予的。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接下這個任務,在制作國徽期間幾乎沒回家。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和同事住在工廠里,每天都干到深夜。這樣高精度、高強度的工作難度,不會使他們感到疲憊嗎?因為心中有信念,所以無怨無悔;因為敬愛國徽,所以一直不斷努力。經過日夜奮戰,他們終于在1951年4月超前完成了多枚金屬國徽制造任務,其中的一枚直徑為兩米的國徽被掛在北京天安門城樓。焦百順爺爺為沈陽爭得榮譽。這份榮譽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工匠不是高官,也不是企業家,他們十分平凡,也十分普通。他們不把工作當成負擔,認為工作是他們的快樂之源。如今,一些人把業績當作是工資多少的參考值,可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他們認為出色的業績是對工作能力的肯定。如今,能以這樣的心態對待工作的人不是很多,相反,若不能靜下心來工作,又怎能對得起國家的培養和人民的信任呢?
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的只是匠人的榮譽,卻忽略了背后的努力和汗水。短暫的激情極易逝去,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盛京大工匠,不畏艱苦,任勞任怨,默默地奉獻著,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作為學生,我們要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奮斗,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指導教師:張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