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涵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40年。雖然參加高考的學子每年都在變化,但是那些歲月留下的印記時刻讓人產生共鳴。
1977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南京某地的學子在報名高考—對于那時的學子來說,高考決定命運,一點兒也不夸張。
終于等到考試這天,許多考生早早來到了考場外等候—我還以為只有我會臨進考場也要抱抱佛腳呢!
和現在考試規則一樣,書包等物品不得帶進考場,考場們便把書包放在考場外的樹下—防止作弊!
有的大齡考生是拖兒帶女來報名的—年齡沒有限制,只要你書讀得好。
考試當天,考生精神抖擻地邁進考場—十年寒窗苦,全靠今天一搏了。
考場上試卷發下來之前,兩名女生正在愉快地交談—或許這也是放松心態的一種方式。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40年。雖然參加高考的學子每年都在變化,但是那些歲月留下的印記時刻讓人產生共鳴。
從這姑娘放空的眼神中不難發現,她估計正在努力搜集自己考前背過的試題—相信每個高考過的人都有這種經歷。
后來,英語也開始成為高考必考科目—真替那時的考生捏把汗,耳機突然壞了怎么辦?
和現在不同的是,那時在考場外走來走去的不是教導主任,而是拿著解暑涼茶的老師—這場面怎一個“貼心”了得。
考試結束后,學生和老師相互交流考試內容—找個學霸對對答案才是王道!
考官們正在批改高考試卷—和現在電腦閱卷相比,那時的老師真不容易。
成績公布后,某考生金榜題名,全村人都前來祝賀—吃的飯菜雖然沒有今天的好,但愉悅的心情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