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阿根廷特派記者 張衛中 本報記者 倪浩 ●盧戈
阿根廷當地時間28日以政府公告形式,決定同意中國企業繼續在圣克魯斯河修建兩座水電站。這是在該工程停建一年多后,再度被批準施工。中國社科院拉美問題研究所所長吳白乙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阿根廷電力短缺,本國又缺少基建能力與資金支持,因此,與中國合作實現雙贏是上佳選擇。
項目一度停建
路透社29日報道稱,阿根廷政府當地時間28日發布公告,正式批準了中資在阿投建的兩座水電站項目,這兩座水電站分別為基什內爾總統水電站和塞佩尼克省長水電站,位于該國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圣克魯斯省,工程造價約為47.3億美元。項目將由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和阿根廷企業ElectroingenieraSA承建,葛洲壩集團持有多數股權。
《環球時報》記者29日就此消息向葛洲壩集團方面求證,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郵件回復。
中國企業這項海外工程來之不易。路透社稱,中資投建阿水電站項目是中國能源公司海外投資的重大項目,但該項目此前一度陷入停滯。2015年2月項目開工后,由于阿根廷國內環保團體針對該項目發起訴訟,導致阿最高法院于2016年底叫停該項目并啟動調查。今年,在應阿最高法院要求舉行了兩場聽證會后,項目最終得以通過。
對此,吳白乙認為,中阿合建水電站是阿根廷上屆政府的項目,按規矩,本屆政府須對前任總統期內的項目進行再審,最終通過最高法院以法律形式予以確認?!案鹬迚渭瘓F所遭遇的不算大問題,這是阿根廷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沒有什么不正?!薄?/p>
滿足阿5%電力需求
在政府做出恢復施工決定后,阿媒體也做出積極回應。報道認為,兩座水電站將向國家發電體系中增加1310兆瓦電力,滿足阿根廷當前5%的電力需求。環保效益也非??捎^,兩座水電站建設將部分取代化石燃料發電,減少250萬噸廢氣排放,有助于阿根廷電力的多樣化,對阿根廷執行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有利。
更重要的是,中方幾乎全部提供了工程融資。工程位于阿根廷南部人口稀少的地區,丘布特省副省長岡薩雷斯認為,水電站工程是阿根廷與中國政府戰略協議中的重要部分,貸款利率為6%,還貸期為15年,將創造6000個直接就業機會。
但工程建設未來仍可能出現不利因素。阿根廷《國民報》稱,環保律師們認為以上水電站項目有破壞環境的隱患,雖然阿政府已經出示環評報告,目前項目也將恢復施工,但民間輿論中的爭議聲音并未完全平息。此次再度批準建設,主要解決法律層面的問題,實際建設過程中仍將面臨多方考驗。
機遇與風險并存
按照中國與阿前政府的協議,中國企業還將幫助阿根廷建設核電站。2015年11月,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在土耳其簽約,拿下阿根廷核電60億美元大單。簽約的項目有兩個,一個是阿根廷的第四座核電站,另一個是圍繞阿根廷第五座核電站的框架性協議。但近期阿根廷反核人士再次行動,反對在阿建造更多的核電站。一些官員甚至提出通過地方立法,禁止建設核電站。中企最終能否在阿根廷開工建核電站還是問號。
此外,路透社稱,中國中車集團、中石化、中海油、工商銀行、比亞迪、奇瑞等中國企業近些年也紛紛擴大在阿投資。中資的大量涌入也在阿國內“引起擔憂”。過去一年,阿對華貿易逆差達到45億美元,阿政府已在鋼材等多個產業領域針對中方采取反傾銷措施或啟動調查。
吳白乙分析說,阿根廷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取消國內諸多貿易管制措施,這對擁有技術優勢和融資優勢的中國企業都是發展機遇。但吳白乙也提示說,阿根廷作為曾經的發達國家成員,歷史上嘗試過多種不同形式的經濟改革,造成國內法律環境和規章制度比較繁復。加上近幾年阿根廷發展速度放緩,財政收入減少,外匯儲備不足,對進口和利潤管控有一定限制,中國企業在當地開展貿易投資及工程承包業務面臨一定的風險,建議中企投資前對阿市場需求、投資環境以及風險做好充分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