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惠
王俊凱:對得起15歲時的自己
■琦惠


2016年年底,眾星云集的電影《長城》的上映再次把王俊凱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大家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國民弟弟”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是個快要成年的大男生了。
時間回到2013年,TFboys的橫空出現(xiàn)讓人眼前一亮,網(wǎng)上迅速涌現(xiàn)出許多帖子,來分析這三個男孩輸出的價值觀。毋庸置疑,他們的核心價值就是造夢,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讓夢想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變成生產(chǎn)線上的實體。
既然是勵志榜樣,他們肯定要付出一些相應的代價,不然的話,王俊凱也不會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有些沮喪地說:“我什么時候才能去一次游樂園呀!”
想來,他是真的累了。有細心的粉絲統(tǒng)計過王俊凱16歲的行程,365天里,他有178場工作安排,別說去游樂場,連學習的時間都是硬擠出來的。如果不是拍夜戲,他每晚七八點回酒店,吃完飯就去補課,就算是想再出去吃個夜宵,層層包圍的粉絲也會讓愿望落空。
怎么辦呢,擁有著成名的煩惱,缺少自由?那索性,他就任性一次。那是一次采訪過程中,可能也是唯一一次,王俊凱在眾目睽睽之下全身心地放松下來。他戴起耳機,沉浸在自己營造的世界中——在那里,沒有走位、燈光、特效、造型、粉絲和助理,有的是零食、氣球、過車山、大擺錘、薄荷色的草地和棉花糖一樣的白云,以及那個開心到要飛起來的自己。
然而,僅僅10分鐘之后,他又摘下了耳機,大步走進化妝室,回到工作狀態(tài)。
“我真的很想回到小時候。”重新接受采訪時,王俊凱誠懇地說。他盯著窗簾,大概是想拉開它,好讓陽光射進來,最好能像他小時候那樣,雖然住在紅瓦房里,但每天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天氣變化和鄰里之間的親近。
可這怎么可能?從加入TF家族那一刻起,私人世界的一部分就被交了出去,他早已不能隨心所欲地生活。
“我很喜歡《囚鳥》這首歌。”王俊凱說。2012年,年僅13歲的王俊凱參加河南衛(wèi)視的《你最有才》節(jié)目,唱的正是這首歌。大概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跟自己的靈魂進行了一筆交易——只要能唱歌,被束縛、被囚禁、被側(cè)目地去生活,都沒關(guān)系。
和所有的一線藝人一樣,除了要被萬眾矚目,王俊凱還要被“效率至上”的信條推著走。這對他來說有點難度,畢竟他自幼就是個慢條斯理的人,性格也并不外放。
第一天進入《長城》劇組,王俊凱很緊張,排練時愣是講不出話來。耽誤了工作進度,他很內(nèi)疚,于是休息間隙,他刻意躲開人群,在角落重新看劇本。
“這里應該憤怒,這里要悲傷……”只有10句臺詞,王俊凱反反復復地揣摩著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他不是表演型人格,在并不擅長的新領(lǐng)域,不占有優(yōu)勢。
隨之而來的是種種質(zhì)疑聲——這個還不滿17歲的男孩有什么資格在一部“大制作”里與這么多戲骨搭戲?難道所謂“人氣”比演技還要重要嗎?當這些攻擊紛至沓來的時候,導演張藝謀及時地站了出來,給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案:“我們對他進行過嚴格的考核,專門考他,也是考得天翻地覆,做各種練習,有時候給他超難的、越過他年齡極限的東西做,讓他哭得稀里嘩啦。我要看他的張力、素質(zhì)怎么樣,他通過了,我們才最后定的。”
這番話拯救了王俊凱,它解釋了王俊凱為何會被億萬票房導演選中,也讓大家知道了,原來他很珍惜這次演出機會。
凡是來之不易的東西,每個人都會格外寶貝,更何況是對于一個從小生活在平凡家庭卻有著不平凡夢想的男孩來說。雖然生活充斥著條條框框,讓他無法白日做夢,但努力沒有界限,他要拼命努力,讓自己配得上這些肯定。
于是,從2015年到2017年,他把《長城》的劇本翻爛了,與此同時,包里還一直裝著原創(chuàng)歌曲《樹讀》的曲譜。要做的事情很多,雖然辛苦,但也有意外收獲——通過拍戲,他找到了另一個自己:演員進行時的自己、不再慢熱的自己。
近兩年來,TFboys的三個男孩以破竹之勢朝著各自擅長的領(lǐng)域發(fā)展,粉絲們開始暗暗猜測:“難道TFboys要解散了嗎?”

但類似的言論總會不攻自破,畢竟,這三個男孩自幼一起練習、一起成名,也一起背負著遠超同齡人承受范圍內(nèi)的輿論壓力。他們擁有相同的成長軌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三個男孩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里,他們是彼此的同盟軍。
自然而然地,不管是在鏡頭前還是鏡頭后,三個男孩都親密無間,但要說起反差最大的,要數(shù)王俊凱。真人秀節(jié)目里,他以“大哥”自居,拼盡全力保護兩個弟弟,而在鏡頭之外,他會和弟弟們互開玩笑,也會頭枕著易烊千璽的腿,一邊玩手機,一邊吩咐王源給自己遞東西。雖然和他“隊長”的稱號很不相符,也和他一貫穩(wěn)重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是十六七歲男孩之間最真實的相處模式,也是他最輕松、單純的狀態(tài)。
事實上,王俊凱可能真的一點也不介意自己的人設(shè)會崩壞吧,比起無名,他可能更擔心生活無趣。
丟掉“明星”這個身份,他只是個忙里偷閑的高三生,在排得滿滿當當?shù)耐ǜ婧投逊e如山的課業(yè)之間找到縫隙,他會戴上口罩、帽子,和朋友們一起去商場打電動,也會獨自跑到相機器材店,挑選自己喜歡的單反相機,認真地跟老板還價。
你看,榮譽、鮮花、掌聲并沒有讓他的生活失控,他沒有在突如其來的光環(huán)下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他還是不愿放棄屬于17歲男孩的原本的生活。
電視屏幕上,當燈光又一次打在王俊凱的臉上時,他并不刻意地耍帥,只是屏氣凝神,然后又很自然地露出小虎牙。他唱道:“有一天我將會老去,希望你會覺得滿意,我沒有對不起那個15歲的自己。”
當時光顛沛、你我流離,誰都會老去,但一定還會有人愛著那個15歲的自己,那個忠于初心、為夢想而戰(zhàn)、天真又快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