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馬起龍 王芳(通訊作者) 王偉
醫院層面建立研究生培訓檔案的效果分析
文/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馬起龍 王芳(通訊作者) 王偉
本文探討了培訓檔案在醫學研究生臨床培養階段的應用效果。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2015級碩士研究生分為檔案培訓組和普通培訓組,比較兩組研究生在培訓成績、培訓過程、培訓考核和培訓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作者認為,利用培訓檔案對醫學研究生進行培養管理,能夠提高培訓工作的規范性、系統性與有效性,提升研究生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
研究生;培訓檔案;效果分析
醫學研究生的臨床培訓期,是醫學教育中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聯系臨床的關鍵階段,培訓檔案更是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真實體現。加強對醫院研究生臨床培訓階段的檔案管理,可使研究生管理更趨計劃性與條理性。本次研究對培訓檔案在研究生臨床培訓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現詳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2015級碩士研究生100人。按學號順序將其分為檔案培訓組和普通培訓組各50人。
(二)問卷設計。本研究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及參考滿意度量表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培訓質量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培訓工作滿意度、培訓效果的認可度以及學生的主觀感受等方面。
(三)培訓模式。普通培訓組實施常規培訓模式,根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及要求制定培訓計劃與培訓內容,專門指派科室一位帶教老師,負責培訓的日常事務。檔案培訓組根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標準及要求制定相關的分解階段目標和內容、培訓及考核方式、臨床操作評分標準、成績達標標準等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系統、規范的培訓檔案。培訓開始時,將培訓檔案發放到研究生手中,培訓過程中嚴格按照培訓檔案的內容及要求開展相應培訓活動。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培訓考核,并由培訓學生以無記名形式填寫培訓質量問卷調查表,以了解學生對培訓中應用檔案管理效果的評價以及對考核結果的認同度。
(四)評價方法。對培訓研究生采取綜合能力考評的方式,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綜合成績評分。具體包括出科考核成績和培訓考核成績??己司捎冒俜种疲隹瓶己擞擅看纬隹瓶剖易孕薪M織,培訓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門于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己藘热莅ɑA理論和技能操作兩方面。2.培訓滿意度評價。具體包括培訓計劃、培訓模式、培訓過程及考核成績認可度。滿意度等級劃分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3.主觀感受評價。主要包括學習態度、醫患溝通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及臨床實踐技能等方面。
(五)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運用S P S 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具體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t檢驗。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綜合成績對比分析。檔案培訓組出科考試的成績均值(92.03±4.339)高于普通培訓組,p<0.001;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的考核成績中,檔案培訓組成績(89.02±5.581)也明顯高于普通培訓組(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生綜合成績評分對比(±s/分 )

表1 兩組研究生綜合成績評分對比(±s/分 )
項目 普通培訓組 檔案培訓組 t值 P值(n=50) (n=50)出科考核成績 86.36±4.52292.03±4.3396.397 <0.001培訓考核成績 79.87±8.63789.02±5.5816.292 <0.001
(二)培訓滿意度對比分析。通過調查問卷中對培訓工作滿意度的綜合分析得知,檔案培訓組對培訓的滿意度明顯高于普通培訓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生對培訓工作的滿意度對比 [n(%)]
(三)主觀感受對比分析。在研究生對培訓的主觀感受方面,檔案培訓組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培訓目標明確性明顯高于普通培訓組;臨床思維能力、臨床實踐技能以及醫患溝通能力也均高于普通培訓組,P≤0.001(見表3)。

表3 兩組研究生對培訓的主觀感受對比(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檔案培訓組的綜合成績、培訓滿意度和培訓主觀感受均高于普通培訓組,P≤0.05或0.001,上述對比均存在統計學意義。表明培訓檔案的管理與利用在研究生臨床培養中的作用較明顯,能夠有效提高研究生培訓工作的專業性與持續性。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一)檔案培訓使培訓目標更趨明確化。培訓檔案目錄清晰,不僅涵蓋培養總目標及階段目標、科室輪轉及出科考核等內容,而且將病歷書寫、教學查房、臨床操作及具體各階段的考核及達標標準也作為培訓檔案的一部分。根據檔案要求,研究生可以制定清晰、詳細的學習目標,避免了培訓過程中的盲目性,為提升理論知識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檔案培訓使培訓過程更趨規范化與系統化。培訓檔案目標及內容的明確性,使科室帶教老師在培訓過程中有章可循,能夠認真完成病歷的批改、培訓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嚴格組織出科考核等,并在培訓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較大程度上避免了帶教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杜絕了臨床教學中走形式、放養學生等不良行為。培訓檔案組研究生對培訓更加滿意,主觀感受均高于普通培訓組,表明培訓檔案對研究生臨床培訓具有明顯的規范作用。
(三)檔案培訓使培訓考核更趨公正性。普通培訓組學生出科后,部分科室未保留輪轉學生的培訓考核記錄,在輪轉手冊上對學生做綜合評價時缺乏客觀依據,考評難免會出現不合理現象;而培訓檔案的建立與利用,完整地保存了學生的科室輪轉及考核情況,有利于科室對學生做出公正的評價。
綜上,培訓檔案是醫學研究生業務水平、實踐能力、醫患溝通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反映,作為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按照學校的培養方案,并結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建立培訓檔案,以利于客觀、真實、完整地反映每個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檔案的建立和歸檔,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培訓過程的系統化和規范化、有利于臨床培訓質量的改進和提升,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張海民,鄢陽,等.培訓檔案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8):19-20.
[2]陳瑤.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中的檔案管理與利用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6(25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