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勛
【護航/撤僑】
文/趙勛

21世紀的朝陽普照著大地和海洋,世界在動蕩與寧靜的交替中,演繹著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曲。然而,國際風云波詭云譎,浩瀚大洋總有陰霾飄蕩。
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并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需要軍事在國際上發揮更多的作用。2008年12月26日,由“武漢”號、“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南海軍港出發,遠赴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我國政府應索馬里政府邀請,并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派出的第一支護航艦隊,也是新中國第一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
護航展示的是國家力量,帶給老百姓的是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河北翱翔”號輪船,是第一批接受我海軍護航的4艘中國商船之一。就在接受護航的當天夜里,船員們用非常緊張的淡水擦掉甲板上的鹽分,晾干后用紅色油漆寫上“祖國萬歲”4個大字。這種發自肺腑的感慨、刻骨銘心的記憶,每一名過往的中國船員都不會忘記,外國船員也對我軍高度稱贊。
2009年4月24日,我第二批護航編隊接到命令,前往500海里外海域接護一艘菲律賓貨輪“斯圖爾特力量”號。該船于2008年11月被海盜劫持,近日剛被釋放,經過近6個月的綁架劫持,船上的物資被海盜洗劫一空。黃山艦晝夜高速航行,找到漂泊著的“斯圖爾特力量”號,此時,船上嚴重缺乏生活物資和藥品,船員們陷入絕境。護航官兵將為數不多的食物、飲用水和藥品補給他們,并護送到安全海域。黃山艦因完成任務出色,被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授予“航運和人類服務特別獎”。
2015年春,也門內戰爆發,第19批海軍護航編隊奉命前往撤僑。那一刻,飄揚的五星紅旗和八一軍旗,讓身處險境的同胞和外國民眾熱淚盈眶。編隊各艦連續奮戰,分5批將683名中國同胞和15個國家的279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戰火紛飛的也門。這是中國第一次動用武裝軍艦從國外撤僑,也是自2011年利比亞大撤僑之后的又一亮點。
無論你從哪里來,中國軍艦就是你們駛向和平彼岸的諾亞方舟。“謝謝中國!謝謝中國海軍!”脫困后的外國公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著同一種情感,讓“達則兼濟天下”的中國溫度,通過中國海軍這張流動的名片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軍艦是流動的國土,護航官兵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是中國精神的傳遞者。
2017年4月8日,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第25批護航編隊接到英國海上貿易組織通報:圖瓦盧籍OS35號貨船于索科特拉島西北海域遭海盜劫持,海盜數量不明。隨即,我護航編隊玉林艦向事發海域高速機動,迅速查明情況并與船員取得聯系,派出特戰隊員在直升機掩護下登上貨船營救出19名船員。
世界在驚嘆,中國崛起是“21世紀最激動人心的大事”,也在疑慮:崛起中的中國,將怎樣面對世界?這一次次充滿人道主義情懷的國際救援告訴世界:崛起的中國,是為了和平而來,為了安寧而來。
自2008年以來我海軍共派出26批艦艇編隊、70多艘次艦艇執行護航任務,圓滿完成了6300余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成功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船舶60余艘,充分展示了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海軍護航的實踐證明,軍隊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履行更多的國際義務、展示更具影響的國家形象。不斷延伸的國家利益,需要海軍官兵心中裝著一張世界地圖、目光投向更遠的遠方,執干戈衛和平,擔責任盡義務,彰顯大國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