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傳寶
傳、政策解讀、主導輿論、批評監督的任務,應擔當軍事自媒體的先鋒和前鋒,緊跟時代主流,弘揚時代風尚,錘煉官兵愛聽、善聽、愿聽、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風格和特點,增強話語表達的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營造貼近官兵的良好語境表達,提升新聞價值,在互動中筑牢信任的基石,在官兵中激起正面回響和情感共鳴。建立和完善“立場”堅定可靠、“網權”牢牢在手、“喇叭”強勁有力、“哨卡”堅不可摧的軍事自媒體體系,是講好軍隊好故事,傳播軍隊好聲音,塑造軍人好形象,爭取民眾廣泛支持、擴大軍隊威懾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開展對外宣傳、傳播和平理念的重要手段。軍事自媒體要發展,就應樹立強烈的跨界思維,主動迎接這些挑戰,正視自身發展上的不足和缺陷,結合軍隊實際,遵循網絡傳播規律,敢于革故鼎新,在擴大傳統媒體變革發展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利用新聞終端、微博微信平臺等網絡媒介,既實現文字、圖片、視頻等全媒體新聞宣傳,又實現新聞宣傳多樣化、立體化、跨界傳播,真正在新技術、新理念、新體制的競爭中占領制高點?!?/p>
【軍人優先】
文/王傳寶

“軍人優先”并沒有收入軍語,甚至沒有收入百度、360詞條,這應該是坊間對保障軍人一些“特權”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所謂的“特權”,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軍人有享受優先購票、優先出行的權利。
軍人優先,是對軍人特殊社會價值的認定和尊重。軍人是與國家簽訂生死契約的人。由于軍人這一職業的危險性和特殊性,各國均有尊重軍人價值和榮譽的法律規定和社會傳統。軍人以生命為國家安全背書,國家相應地也給予軍人一般職業報酬(如薪金)之外的價值補償,包括榮譽、尊重等。軍人依法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同時也依法享受特定的權利。而關于“軍人優先”的法規大多有關交通運輸,《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就明確規定了軍人優先購票出行的權利,這主要考慮到軍人職業特點,比如時間緊、紀律嚴、自由度小等。
與優先出行等“特權”相對的,軍人真正的、更多的優先,是奉獻和犧牲的“優先”:當人民生命財產遇到危險時,軍人“優先”上前;當國家安全遇到威脅時,軍人“優先”犧牲。這也是法律所規定,更是軍人職業倫理所決定的。“最美逆行”是軍人的標簽,沖鋒陷陣是軍人的職責,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當危險和威脅來臨時,軍人沒有優先轉身權,甚至沒有選擇權。從這個角度出發,軍人優先本是不應該有爭議的問題。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軍人優先看似事小,背后反映的是國家和社會對軍人職業價值的評判。當一個社會以和平狀態為由,非議軍人的價值,輕視軍人的榮譽,計較軍人的社會保障,軍人不再感到榮光,則國家危矣。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機場都明確亮出“軍人依法優先”的指示牌,很多戰友都在朋友圈曬出了機票上的“軍人依法優先”貼紙,軍人優先得到了切實的保障。但其實大多數軍人在絕非必要時都不會簡單地使用這一權益,他們中還是有很多人仍然愿意靜靜地排在隊伍里。軍人優先絕非與“民”爭利,而是樹起軍人的職業榮譽感,樹起全社會對軍人職業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