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小煒
【全軍文藝會演】
文/丁小煒

全軍文藝會演,是軍旅舞臺藝術的大檢閱大展示。第一屆全軍文藝會演于1952年8月1日在北京舉辦,1500名軍隊文藝工作者帶來了140個演出節目,成為慶祝建軍25周年的重頭戲,這屆會演推出的歌曲《我是一個兵》和《歌唱二郎山》,至今余音繞梁。全軍文藝會演迄今已舉辦10屆,每一屆會演都緊扣時代主題,藝術形式多樣,反映了豐富的部隊生活,表現出軍隊文藝強烈的戰斗性和豪邁的部隊氣魄。
值得大書特書的是1964年第三屆全軍文藝會演。這一年,三軍總動員,官兵齊上陣,將帥們紛紛奔赴基層軍營,一場規模宏大、高潮迭起的大比武迅速席卷全軍,成為一代軍人記憶里軍事訓練的黃金時代。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一邊軍事訓練熱火朝天,一邊文藝創演空前活躍。這屆全軍文藝會演,18個文藝代表隊3000余人參加,獲獎節目有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馬兒呀,你慢些走》《我愛祖國的藍天》《毛主席派人來》、舞蹈《豐收舞》《野營路上》《洗衣歌》等,這一大批軍旅舞臺藝術經典,竟然全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份井噴而出。
我軍除了專業文藝工作者參加的全軍文藝會演,還有一項全軍業余文藝會演,是部隊業余文藝骨干展示才華的舞臺,可以堪稱士兵藝術的嘉年華。
2010年“八一”節,慶祝建軍83周年文藝晚會《我是一個兵》在北京舉行,晚會由參加當年全軍業余文藝會演的516名基層文藝骨干擔任演出任務,整臺晚會表演真摯,兵味濃郁,展示了生龍活虎、颯爽英姿的官兵形象和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軍營氣息。濟南軍區的女戰士通過對部隊配發的鐵質折疊椅進行掌拍、指輪、筆敲、叩擊等多種音響與節奏設計,并將其與踢踏舞的表現手段以及特定的藝術情境巧妙勾連,生生打出了一首獨一無二的士兵與折疊椅的交響曲。聽著就讓人動心動情的士兵歌謠《好姑娘等著我》唱道,“好姑娘等著我,我先站好崗,胸戴紅花回家鄉捧出軍功章,好姑娘等著我,那時我也談對象,也許就是今天的你來做我新娘……”把當代士兵的審美觀、自豪感表現得清新質樸、健朗坦蕩。
2014年,全軍文藝會演和全軍業余文藝會演,非常難得地相會在了同一年。這一年,參加第十屆全軍文藝會演的文藝工作者,緊緊圍繞強軍目標繁榮軍事文藝創作,牢固樹立為兵服務、為戰斗力服務的導向,在部隊禮堂、演訓一線、野外駐訓點搭起舞臺,使中國夢強軍夢主題文藝創演的最新成果,第一時間惠及廣大官兵。2014年全軍業余文藝會演,則以野戰文藝創演的方式展開,各部隊積極探索與戰場對接、向打仗聚焦的野戰文化特點規律,做到戰斗性、鼓動性、靈活性相一致。堅持倡導節約簡樸,所有節目去掉豪華包裝,使創演活動新風撲面、扎實有效。官兵反映,這次創演人員“打起背包住連隊、吃飯帶上伙食費”,只給官兵添動力、不給部隊添麻煩,大家舉雙手歡迎。
每一屆文藝會演,都有創作表演方面新的成就和進步,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與歷史的天然印跡,也會有讓人記憶猶新或爭相傳唱的佳作。不管形式如何變化,也不管人員如何更替,軍味戰味兵味都將是全軍文藝會演乃至軍營文化全力追求的獨特氣質。它們必然推動部隊群眾性的文藝活動,促進軍隊文藝的繁榮和發展,也支撐著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偉大夢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