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鳴
【深藍】
文/雷鳴
“深”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種解釋為水深,與淺相對,《老子》中謂之“深矣遠矣”,即深不可測的意思。而“藍”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像大海那樣的顏色”。將“深”“藍”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則是遠海大洋的顏色。從軍人的角度理解,“深藍”就是浩瀚的遠洋深海,是中國海軍走出第一島鏈、走向深海大洋、走向世界的象征,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見證。
然而歷史以來,“重陸輕海”的思維占據主導,缺乏足夠的海洋意識,讓我們這個民族、這支軍隊、這個國家經受的“深藍”傷痛使人難以釋懷;而海洋意識的覺醒、“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帶來的激情和愿景也令人心潮澎湃。中國近代史已然證明,是深藍帶給了中華民族之憂痛,是深藍帶來了強軍興軍之鞭策,是深藍擘畫了國家建設之宏圖。
回想當年,外國列強借道大洋,憑其堅船利炮,迫我開城設埠、割地賠銀,至我百姓為魚肉,使中華民族百年蒙羞。“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123年前,堪稱“民之痛、國之殤”的中日黃海甲午之戰,不僅徹底改變了兩個國家的歷史走向,更深刻改變了亞洲政治格局和世界發展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道永遠揮之不去的慘痛記憶,猶如深藍般壯懷激烈!
時光歲月如流水,卻沖不掉歷史烙痕。這抹深藍銘刻了我們偉大民族太多的切膚之痛、奇恥之辱,由它帶來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覺醒,又激勵了一代代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被迫發出追求民族獨立、實現民族復興的陣陣吼聲,一代代仁人志士更是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道路,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最終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偉大民族之林。
前不久,首艘萬噸級新型驅逐艦已加入中國海軍戰斗序列,正汽笛鳴響、劈波斬浪,馳騁在祖國萬里海疆,在深藍大洋犁出一道閃亮光輝的航跡,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這豈是一艘戰艦的簡單入列,這是深藍對我強軍征程的歷史見證。
67年前,人民海軍不滿周歲,海軍首任司令員蕭勁光大將只能乘坐租來的小漁船,到山東威海劉公島進行設防考察。面對茫茫深藍,蕭勁光語氣沉重地對隨行人員說:“記下來,1950年3月17日,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67年后,昔日蕭將軍乘坐的木殼小漁船,早已變成了今日的鋼鐵巨艦,昔日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早已建設發展成今日具有“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作戰能力的現代化軍隊。強軍興軍號角爭鳴,強軍夢想揚帆遠航,“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已成為當代軍人奮斗的方向。
放眼世界,始于我國福建泉州,終于意大利威尼斯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讓世人再次深切感受到它串起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世界各大經濟板塊,重現這條海上千年古道的盛世繁華。這深藍宛如一縷亮麗的藍色絲巾,正把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承載起新世紀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向海而興、背海而衰。”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東南亞國家期間,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立即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受到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普遍擁護。這一基于深藍的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已成為我國在世界格局發生復雜變化的當前,主動創造合作、和平、和諧的對外合作環境,謀求自身長遠建設發展的新驅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