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平
【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
文/徐平

一提起“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當年的四野老戰士個個津津樂道。這是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前后,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的林彪在總結作戰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就提出的幾條戰術原則。
“一點兩面”:進攻時只攻一點,包圍兩面(敞開兩面甚至三面)。集中兵力于主要攻擊點,突擊敵人,同時以部分兵力從另一面或多面鉗制并協同殲滅敵人;在主攻點上要“采取狹窄的戰斗正面和縱深的戰斗配備”,使主攻點的部隊像尖刀和鉆頭一樣,突破敵人的防線并向縱深推進發展。
“三三制”:一個班內劃分三四個小組,每組三至四人,副班長為小組長,另選政治較好、戰斗勇敢又有經驗的戰士當組長。戰斗時,以班長為核心,根據敵情、地形,散開距離,間隔作戰,相距以聽到班長口令指揮為準。既能有效的發揮戰斗力,又避免擁在一堆,造成較大傷亡。
“四快一慢”:“四快”是指向敵前進要快,抓住敵人后進行準備工作要快,突破后擴張戰果要快,敵人潰退后追擊要快;“一慢”是指總攻發動時機要慢。慢的時間要用以偵察地形、敵情、布置兵力、火力,進行政治鼓動工作,休息。
“四快一慢”與“一點兩面”“三三制”戰術有什么關系呢?沒有“四快一慢”,所謂的“一點兩面”“三三制”都是空話,“四快一慢”是實現“一點兩面”“三三制”的根本關鍵。
別小看了這幾組詞,“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這三條,再加上后來提出的“四組一隊”(以連為單位,設“四組”———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合起來為“一隊”——突擊隊)、“三猛戰術”(猛打、猛沖、猛追)和“三種情況三種打法”(根據敵人三種不同情況:防御、退卻、要退而不退,采取三種不同的攻擊方法:不打莽撞仗,要打莽撞仗,半打莽撞仗)等三條戰斗原則,一共是六條戰斗原則,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東北野戰軍基本戰術方法,易懂好記,行之有效,對于提高部隊的戰斗素質,提高部隊的野戰和攻堅能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據四野老戰士講,這些戰術原則,在當時東北部隊,別說師團干部,就是連排干部,甚至許多班長、老兵、骨干,當時都懂、會用。這是打勝仗的原則。林彪這人話語金貴,在這上頭卻不惜話語,各種場合有機會就講,不厭其煩地講,就怕你搞不懂,不按他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