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鳴
【戰區】
文/雷鳴

2016年2月1日,一個終將在我軍軍史上寫下厚重一筆的日子。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習主席向五大戰區授予軍旗并發布訓令,戰區自此走上歷史的舞臺。
戰區是什么?《新唐書·李光弼傳》記載,“自顏杲卿死,郡為戰區”,這里指雙方交戰的地方;郭沫若在《洪波曲》寫道,“九月初旬,武漢三鎮的慰勞團往北戰場的第五戰區”,這里指為便于執行戰略任務而劃分的作戰區域。如今,習主席訓令振聾發聵,“戰區作為本區域、本方向唯一最高指揮機構”擲地有聲。縱觀共和國歷史,我軍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大軍區到1955年的12大軍區,再到1985年的7大軍區,先后已歷經3次調整改革。而這次改革,從軍區到戰區,絕不止一字之別,而是對我軍整個組織架構的一次重塑。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志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
一聲號令,我軍聯合作戰的編年史,寫入了新的時代風云。新體制運行下的戰區,改變以往軍區作為領導機構建用一體的思維定勢,向專司打仗的指揮機構轉變;淡化“大陸軍”主導合成的色彩,向陸、海、空、火多軍種融合的聯合機構轉變;跳出守疆衛土的局限,向經略周邊轉變。走進戰區機關,“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標語醒目立起,領袖要求得以逐步落實,投身其中的戰區人深感這種開創前無古人、驕傲自豪,他們致力讀懂改革、讀懂戰區,堅定轉型重塑信心;他們堅持主戰為榮、主戰為責,扛起領兵打仗使命;他們充滿激情、充滿豪情,發揚苦干實干精神,為強軍興軍努力著、奮斗著。
一朝承諾于心,三軍踐諾于行。戰區成立的背后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改革聞令而動、強軍令出必行,遠離故土親友、放棄既得安穩,經歷調動、遷徙、轉崗、沉浮,戰區人用鮮活生動的犧牲奉獻實踐,彰顯了中國軍人的抉擇與擔當。站在歷史車輪滾滾前行的節點,戰區使命在肩、任重道遠,唯有時刻準備、孜孜以求。
不入云端不知雪域雄鷹如何振翅騰飛,不下五洋不知海中巨鯊如何礪劍深藍,不經山林不知陸上猛虎如何呼嘯一方,如今的戰區,正以迅猛之勢雜糅眾軍種主戰之長,以更好的姿態完成領導指揮體制的歷史性嬗變、結構性重塑、革命性新生。誠然,這樣美好的未來愿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