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揚州常氏忠武祠堂及后裔綜考

2017-08-31 19:43:23常大清
中國民族博覽 2017年7期
關鍵詞:南京

常大清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7)

揚州常氏忠武祠堂及后裔綜考

常大清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7)

坐落在揚州市江都境內的常氏宗祠,始建于明中期,清末期移址,后來逐漸衰敗直至拆除。常氏后裔對祖先的記憶也隨著祠堂的消失逐漸淡漠,本文通過走訪當地常氏族人、查閱相關史料,探索出揚州常氏支系始祖及世系字輩。對于研究常遇春家族史、明前期歷史文化、江都地域史均有裨益。

常府巷;常家沙;常遇春

祠堂,祭祀宗祖的場所,在家族內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在歷史長河中,傳承著民族文化的內涵,彰顯著家族光輝的榮耀,維系著族支親情的穩定。

揚州常氏宗祠,坐落于揚州市江都區高漢村。解放后因歷史原因被拆除,在實地考察、訪談常氏族人的基礎上,依據歷史文獻記載,對揚州常氏宗祠做了初步考證。為研究忠武常氏家訓、家規,常遇春家族史、明前期歷史文化、揚州地域史均有裨益。(為命名揚州市江都區高漢村忠武常氏后裔們,以下簡稱“揚州常氏”)

一、宗族的記憶

揚州常氏宗祠,號“忠武”,原建在長江中的沙洲——“常家沙”上。由于沒有堤壩,每當江潮上漲,臨水的陸地被潮水沖擊,時常會出現澇災或者坍江。

揚州常氏族人常益林(1832-1905年),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為當地培養出不少優秀人才,在族內較有威信。

1865年,常家沙經多次坍塌,陸地面積逐漸減小,江水距常氏宗祠愈來愈近,隨時有可能坍入江中損失殆盡。常益林知曉祠堂對家族重要性,在和族人商議后決定將祠堂遷出常家沙。

于是,將祠堂拆卸、材料裝船,待江水漲潮時起航,順著長江岔流水道,遷至北面40里外的高漢村。由于江水來勢兇猛,搬遷迫在眉睫,幸好揚州常氏人多且齊心協力,將原本較長的耗時大大縮短。至今,揚州常氏流傳有“一夜之間移址高漢建成祠堂”的傳說。

隨后十年時間,常家沙全部坍入江中,族人陸續遷出,現居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浦頭鎮、塘頭鎮、郭村鎮,揚中市新壩鎮、泰州市刁鋪鎮、口岸鎮、罡陽鎮、泰興市七圩鎮、八圩鎮,泰州市姜堰區姜堰鎮,常州市武進區于塘鎮等鎮。

在搬至高漢村前,常氏祠堂規模為三進九間,遷至高漢后改為一進三間外加院落。門樓大門與堂屋大門大小相當,高約三米、寬約兩米,武士騎馬可直入院落大庭,院內鋪設磚石。

院落門樓大門兩側有石雕一對,左為“金雞司晨”、右為“狂犬吠日”圖案。石雕上方墻壁上書有“溫、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十個大字,這是“忠武家聲”的文化內涵,也是揚州常氏的為人處世之道。

中堂懸掛開平王常遇春巨幅畫像,畫像下方的供桌長約四米、寬約六十厘米,祖先牌位和神龕放在東西兩頭,供桌前有大香爐一鼎,重要節日供桌上的大小香爐不夠用時,就用鼎足香爐。

正屋的兩根中柱直徑約四五十厘米,高七、八米。

柱基石四、五十厘米見方,其余柱基石為圓鼓狀。

正屋中柱上的正梁有四十厘米粗細,有人稱是金絲楠木。

屋頂的椽子直徑有十五厘米,一般百姓家正梁只有十幾至二十厘米粗細。

祠內東西山墻各懸掛一副布質表格式掛譜,長約四米,寬約兩米,記載有族人名諱、生卒時辰等信息,代代相傳。兩旁柱子上有楹聯一副,上聯:“支分懷遠,系出常沙,忠武振家聲,百代馨香光史冊”,下聯:“績著金陵,名垂采石,開平綿世澤,千秋俎豆紹箕裘”。祠堂建成后,常益林在祠堂東房開設私塾教書。

抗日戰爭期間,高漢村被“和平軍”占據,隨之祠堂也遭“和平軍”毀壞,用于供奉的香爐燭臺等文物被洗劫一空。

祠堂院落南邊是壩場,約十五米見方。門前、門東有細溝,夏季溝邊的綠柳成蔭。

解放后,祠堂已是殘垣斷壁,作為高漢村的文化中心,村民常在此搭臺唱戲。十來歲時,揚州常氏族人常國新(1944-)曾爬上壩場上的柳樹,坐在樹丫看戲。

1973年,公社決定拆祠堂、建學堂,將常氏宗祠拆下來的材料再用于高漢小學的建設。20世紀90年代,高漢小學搬至新校區,老校區被夷平。當地村民在老校區上已蓋起了住宅,祠堂的影跡蕩然無存。

二、常遇春與揚州城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在鄱陽湖大破陳友諒,戰后論功行賞,朱元璋將揚州東南隅江心新漲的沙洲撥歸常遇春為世業?!睹魇?食貨志》載:“太祖賜勛臣公侯丞相以下莊田,多者百頃,親王莊田千頃。又賜公侯暨武臣公田,又賜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祿……?!边@些莊田所在,多為長江沿岸新漲的沙灘和蘆灘,不在州、縣、衛的額田之內,由勛臣永為世業。

適逢常遇春原籍懷遠迭遭荒旱,招其故里常姓族眾及部屬中的老兵退卒來此墾種,這片土地被喚做“常家沙”。常家沙面積超過一萬五千畝,安徽省懷遠縣常氏家族所藏《開平王常遇春勲業記》載:“太祖賜揚州江都縣常家沙灘計萬畝零,鞋底州田八百畝,沙灘大兩灘計四千畝零”。

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有詩《蘆洲行》:“江岸蘆洲不知里,積浪吹沙長灘起。云是徐常舊賜莊,百戰勛名照江水?!?/p>

揚州流傳著許多和常遇春有關的故事,最著名的要數常府巷,因常遇春的府邸而名。正史記載中,常遇春并未到過揚州,怎么會有常遇春府邸?清乾隆《江都縣志》記載:“明鄂國公世襲長子茂,洪武元年賜宅第于揚州小東門內榆柳巷,今俗名粉狀巷。巷口南有常府左巷 常府右巷,巷內有四眼大井一口”。故事和正史記載似乎有矛盾,其實不然,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而常遇春聞名遐邇,對外稱常遇春府邸理所當然。

2014年,揚州市政協主持出版的《揚州地名掌故》對常家沙、常府巷在內的一大批揚州老地名進行了保護。

三、祠堂號、楹聯拜宗祖

《明史·常遇春傳》載:“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懷遠人。元末紅巾軍杰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遇春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又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賜葬鐘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墓中。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忠武”。

為褒揚祖先功業,顯耀家族光輝,常遇春后裔們以其謚號為堂號,簡稱“忠武堂”。在常遇春的故鄉安徽省懷遠縣、長子常茂后裔所居廣西恭城縣、次子常升后裔所居云南省通海縣、三子常森后裔所居陜西省米脂縣皆建有忠武祠堂。

揚州常氏宗祠同樣以“忠武”命名,楹聯中“懷遠、常沙”描繪的地名與常遇春的祖籍和世業地名一致;“績著金陵、名垂采石”刻畫了常遇春建功立業的過程一致;“忠武、開平”則與常遇春追封“開平王”、謚“忠武”的號一致;下聯中“(克)紹箕裘”更是彰顯繼承常遇春遺志的決心和氣度。通過楹聯的內容,可以確定揚州常氏宗祠系明開平王常遇春所建。

揚州常氏宗祠是常遇春哪支后裔所建?

四、常遇春后裔分布

常遇春生三子:常茂、常升、常森。

常茂,字秀六。洪武三年(1370)襲封鄭國公,俸祿三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權的鐵券。洪武二十年(1387),隨岳父馮勝征討元朝太尉納哈出(蒙元開國名臣木華黎的后裔),在處置降將時激起事變,被馮勝囚禁至京城,明太祖一怒之下將其安置于廣西龍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攜李氏(廣西太平州土官之女)逃至廣西恭城縣邊境大瑤山隱居,改姓俸,后生四子智、惠、賢、良。其后裔居廣西恭城縣、灌陽縣、興安縣等。

常茂被安置廣西龍州后,洪武二十一年(1388)弟弟常升襲封為開國公,數出練軍,加太子太保(從一品)。建文四年(1402),常升奉命抵御燕師,戰御形勢愈下時,為傳承血脈,命長子繼宗(時年九歲)攜鐵券詔書隱藏至族兄常富家,改名常侮,后裔居安徽省懷遠縣常墳鎮。燕師破城之時,常升執大義戰歿南京金川門外。永樂元年(1403),朱棣將常升次子繼祖(時年七歲)和母親胡氏(越國公胡大海之女)流放到云南臨安衛(今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

弘治五年(1492),明孝宗追念開國勛臣的功勞,下詔尋諸王嫡裔。此時,常繼祖及其子均已過世,依照繼承習俗,封常繼祖長孫常復為南京錦衣衛指揮史(正三品),帶俸祀祖,并在南京(今常府街)賜得房屋一所。

常遇春三子森,明太祖授昭勇將軍。靖難中,知建文朝回力無望,遂攜妻(江陰侯吳良女)隱居陜西省米脂縣,后裔世居陜西省米脂縣周邊地區。

崇禎十五年(1642),常遇春十二世孫常延齡修家譜,史可法為譜作序盛贊常升、常森:“若開國戰歿金川、昭勇云匿方外,一盡忠烈于戎行,一存綱常于宇宙,推此志也,爭光日月矣?!?/p>

五、常緯“分家”遷揚州

在明朝,官員俸祿是中國歷朝最低的。其中,有40%的俸祿官員是拿不到的,被皇帝光明正大地折換成別的東西,例如絹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東西發給你,就更不值錢了。

相比實職的錦衣衛指揮使,常復襲封的帶俸“錦衣衛指揮使”不過是空頭銜的虛職,即只拿錦衣衛指揮使的俸祿,年俸420石(約今5萬斤)。從云南隨常復先后到達南京的族人有:堂弟常云(六叔之子)、長子常經、長孫常鳳,一家人全靠常復的俸祿維系家庭生活,不時還要接濟云南的胞弟們。綜合來看,初返南京的常氏生活狀況基本“小康”,算不上豐腴。

正德元年(1506),常復長子常經襲封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次子常緯亦由云南搬至南京居住并授中書舍人(從七品)。平和的社會環境使得常復后裔人口激增,隨著次子常緯婚配紀氏、江氏等花費巨大,之前靠俸祿能養活一家人的情況,顯得捉襟見肘,常府街宅邸也越發擁擠。

俗話說:“樹大分杈,子大分家?!痹诩易遄诜ㄖ贫认拢旨沂悄凶映赡昊蚧榕浜髲募彝ダ铼毩⒊鋈ド畋亟涬A段。古代分家諸子均分,即諸子平均分配,不管長幼得到的都一般多,有史可考的溯至西漢初年(《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這既是古人維系家庭和睦的常見方法,也是培育子孫獨立意識的智慧。

分家要有主持人,揚州地區分家主持人一般是由娘家舅舅或德高威望者擔當分家中間人,方言:“劈作”,意從中立的角度處理分家事務,誰也不偏袒。

誰能為這兄弟倆分家主持公道?舅舅遠在云南,況且舅舅的年齡應該不小,無考其當年是否健在。即使健在,從云南到南京路程兩千多公里,靠走路或坐轎往返至少兩個月,能否經受得住一路顛簸折騰還兩說。

老百姓分家,均分家庭產業即可。常復家庭有個特殊情況——世襲罔替“錦衣衛帶俸指揮使”的權利,雖說古代繼承文化約定由長子承襲,但常復家庭終究是百姓家庭,也要遵循均分的原則,如何處理好分家工作,考驗著主持人的決策能力。這使得被邀請的分家主持人,除了要求德高威望,官階至少在正三品之上。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要找到符合這兩個要求又能“劈作”的人,難!

最終,武宗皇帝被請出來主持“分家”,讓常氏家事變成了國事。常緯向武宗請求:撥歸明太祖時賜予常遇春在揚州的田宅(前已述:常家沙田地,常府巷住宅),經過查證,武宗同意了常緯的請求。正德十年(1515)八月《明武宗實錄》載:“給還開平王常遇春玄孫緯,江都縣田宅。遇春長子茂,洪武中削爵,安置廣西病死無嗣。次子昇安置云南,昇生繼祖,繼祖生寧,寧生復,弘治五年錄功臣后,以復填注南京錦衣衛帶俸指揮使,復子緯奏:其祖第宅今為公署, 莊田亦為居民侵占,乞查復。下南京守備等官勘奏,乃有是命?!?/p>

于是,常府巷住宅和常家沙萬畝田地又撥歸了常遇春后人。常復次子常緯支始遷揚州。

六、常玄振始建揚州宗祠

命婦,朝廷封贈官員妻子(或女性尊長)稱號。明朝命婦制度隨丈夫的官階不同分為九個等級,既是維系君臣關系的有效方法,又兼具為各級官員齊家的用意?!睹魇贰ぞ砥呤ぢ毠僖弧份d:“外命婦之號九: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常遇春七世孫常鳳襲爵后具體管事無載,嘉靖三年(1524)患病卒,從《懷遠宗譜》記載常鳳妻陳氏誥封夫人(正三品官員妻應稱淑人)一事分析,常鳳官階已提升或因其子常玄振封候的影響誥封。

常遇春八世孫常玄振,字光啟。生於正德八年(1513)三月十四日午時。妻沐氏,系鎮守云南總兵、征南將軍、太子太保、黔國公之女。嘉靖三年(1524)父親常鳳過世時,其十三歲,不具備承襲條件,至嘉靖六年(1527),襲“錦衣衛帶俸指揮使”。嘉靖十一年(1532),封為“懷遠候”,仍賜鐵券詔書,世代承襲、俸祿壹千石。嘉靖十三年(1534)閏二月初五日,詔補銓注南京左軍都督僉事。嘉靖十四年(1535),奉詔領南京后府,成為掌管南京軍事的正一品高官。嘉靖十八年,其母陳夫人過世,奉旨賜葬云南,并欽命吏部尚書湛若水、禮部尚書費欒等設壇祭祀。嘉靖二十七年(1548),常玄振去世,嘉靖皇帝悲傷不已,賜葬祖塋龍廠山(今常府山),并賜墓前石刻數十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命途多舛的常遇春后裔們,在嘉靖朝常玄振封候并取得正一品實職的時候,讓他們在江蘇有了更多的歸屬感。不管出于統領族支文化需求、還是安身立命后延續榮耀的設想。此時,修立一座宗族祠堂顯得尤為必要。再加上,嘉靖十五年(1536)朝廷“聯宗立廟”詔令的頒布,又助推了這一要事。

常遇春建功立業在南京、常昇忠心護主戰歿南京、常復受封官階又居南京。按說,南京是常氏家族的重要坐標,祠堂建設最佳地應在此。為何不建南京而建揚州?其原因可能是:常氏在南京沒有建祠所用田地,正德十年又通過“分家”將揚州的田宅要回;因“聯宗立廟”的家事申請在南京用地,似有不妥;南京當時是南直隸的中心,屬明朝第二政治中心,政治派系盤根錯節,祠堂不建南京可避人口舌,化其鋒芒;揚州常家沙不僅為建設家族祠堂提供土地保障,而且常緯支早在正德年間已移居揚州,祠堂日常的祭祀活動可由他們主持和管理。鑒于以上綜合分析,常氏宗祠始建于常玄振后期(嘉靖十六年至嘉靖二十七年)。

七、常復后裔字輩或代表人物

《懷遠忠武常氏宗譜》、云南臨安《常氏家譜》(清嘉慶四年)等史料都記載常遇春后裔中,常復后裔另立字輩是從常遇春八世孫常玄振開始的,分別是:玄(八世)、 文(九世)、胤(十世)、明(十一世)、延(十二世)、永(十三世)。

九世孫常文濟,又名文清,字龍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襲封懷遠候。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掌南京前府事。萬歷八年(1580)卒葬祖塋龍山廠,原配徐氏(魏國公之女)、繼配袁氏俱誥封夫人。

十世孫常胤緒,字紹龍。生於嘉靖四十年(1561),萬歷九年(1581)襲封懷遠候。掌南京中軍都督府事(正一品)。歷任南京五府四十七載。崇禎三年(1630)十月,加封太子太師。崇禎八年,持節冊封榮藩。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八十壽歿。賜葬南京天印山(今方山)新塋。

十一世孫常明良,字賡起。萬歷二十七年(1609)恩擢紅盔鎮殿將軍,加都督同知,賜莽玉,因父胤緒在位未襲爵,妻朱氏。歿葬南京天印山(今方山)新塋。

十二世孫常延齡,字喬若。生於萬歷四十年(1612),襲封懷遠候。崇禎十四年(1641)進京朝參,皇帝詔諸勛臣御前閱射,連中七矢,皇帝很欣慰,加賜常延齡銀牌十面。崇禎十五年,重修常氏家譜。崇禎十六年臘月,北京城破前幾個月,常延齡自念世受國恩,上表請求出師報國。此時,揚州常家沙的常復后裔、從懷遠遷來的族人們以及常氏家丁約有三千人,常延齡擬將這三千人自編為一隊,以捐軀的信念報國雪恥?!睹魇?常遇春傳》載:“又言江都有地名常家沙,族丁數千皆其始祖遠裔,請鼓以忠義,練為親兵。帝嘉之,不果行”。崇禎十七年春,奉旨持節冊封魯藩。由于朝代更替、崇禎皇帝自縊,只得返回南京。適逢福王(朱由崧)監國,補中軍都督府管事。常延齡不斷上表稱福王初即位、先帝大仇未雪、宜臥薪嘗膽、激勵將帥,并劾馬士英(約1591~1646)、阮大鋮(1587~1646)弄權誤國,宜速正典刑,未被采納。人心渙散、回天無力,弘光元年三月,掛冠辭朝,以效夷齊,攜夫人徐氏(魏國公女)隱于江寧湖墅,身自灌園,蕭然布衣終老。后遁入深山、披剃為僧,法名蒼谷,至康熙四年(1665)十二月廿四日圓寂于山。

走訪揚州常氏過程中,在敘起宗祖時,不少人都記得自己是忠武堂常大將軍后裔。榮譽之耀深植血脈,敬祖之情由心而出。

懷遠宗譜載至常延齡子常兆永,常延英子常永觀、常永真等永字輩,再后無載。

八、“揚州常氏”字輩情況

2013年8月和2016年11月,先后從泰州市刁鋪鎮常本濤、姜堰市姜堰鎮常根寶處尋訪到《常氏族譜》各一卷(分冊),支名為“海二公支”和“海五公支”。

兩卷內容均由十九世“益字輩”往下續。其中,益字輩只載有族名,詳細記載“元(二十世)”“宗(廿一世)”“敦(廿二世)”“本(廿三)”“恩(廿四世)”“廣(廿五世)”六個字輩的信息。常本濤記得,十九世益字輩往上是正(十八世)、永(十七世)字輩,再往上就不知道了。這與1993年,常鶴鳴(敦字輩,原籍揚州,后居上海市)曾給安徽省懷遠縣族譜編委會提供的揚州常氏十七世永字輩到二十六世大字輩序信息一致。

常本濤和江都區郭村鎮常家明曾回憶到一個細節,揚州常氏在某一世共有八位兄弟,至于是堂兄弟還是親兄弟至今無考,尊稱“八位公”。翻閱海二公譜卷,曾載有其后裔常宗霖入繼八公常宗坊五子常敦璋為嗣的記錄。

九、“永字輩”承上啟下

《乾隆江都縣志.卷三.坊表》記載常遇春裔孫常永泰在揚州常府巷口重建“仰止”牌坊的?!都螒c江都縣續志·卷一·渡》載:嘉慶八年(1803),武生常永高呈請增設“唐家港紅船各一”(注:唐家港緊靠常家沙)。

常延齡子常兆永與揚州方志所載“永字輩”、揚州常氏十七世“永字輩”是否屬同代同字輩?揚州常氏所尊的“八位公”又指哪一世?

基于常延齡的生辰,其子常兆永的生辰約在崇禎八年(1635)。

“海五公”裔長孫,現居泰州市姜堰區孔元村常廣林(1946-)家中保存著自乾隆年間至今由江都遷居姜堰后所有祖先牌位?!罢州叀迸莆簧嫌涊d出生在乾隆十一年(1746),從時間上推算,上一代“永字輩”約出生在雍正元年(1723)。

常永泰號召族人重建揚州城區的牌坊,常永泰提請增設唐家港紅船,客觀需具備一定的威望,一般來說不低于四十歲,即常永泰約出生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之前,常永高約出生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

從這個角度,“永字輩”生辰從明崇禎八年(1635)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都有,年齡跨度128年。

《常氏族譜》支譜中,由于“永”“正”“益”三代字輩生卒時間缺失,將海二公、海五公后裔中元、宗兩個字輩與永字輩出生時間跨度對比,如下圖:

字輩最早出生時間最晚出生時間時間跨度永常延齡子 常兆永約明崇禎八年(1635)武生 常永高約清乾隆廿八年(1763)128年元海二公后裔 常元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海五公后裔 常元賄光緒廿五年(1899)113年宗海二公后裔 常宗禮道光元年(1821)現居揚州太字村 常宗華1952年131年

國史載有常氏在揚州擁有田宅歸屬權;揚州方志詳述常家沙的前身今世和部分族人的生活印跡;祠堂所拜宗祖為開平王與族人的記憶傳承一致,且“永字輩”的出生時間跨度又與揚州常氏相當。

綜上,常延齡子常兆永、重建牌坊的常永泰、揚州常氏永字輩以及增設紅船的常永高系同代同字輩。

將《常氏族譜》海五公支字輩、出生年月和長幼序、移遷地等信息綜合分析,從益字輩向上推斷宗祖,正字輩約38位,永字輩約17位,延字輩約7位,明字輩約3-4位,“八位公”約由揚州常氏十三世或十四世堂兄弟組成。再將推斷的結果與《懷遠忠武常氏宗譜》所載內容對照分析,“八位公”在十三世文字輩形成的概率更大一些,即“八位公”由常復五世孫常文濟、常文治和其他六位(常緯曾孫)文字輩組成。

十、常氏揚州軼事

揚州本地史書中,關于常延齡裔孫常執桓亦有載。清代李斗所作《揚州畫舫錄》(成書于1795年)中對其有簡短介紹:“常執桓,字友伯。江都人。書法《圣教序》”。《皇清書史》卷十八載:“常執桓,字友伯,號酉北一號菜畦,江都人,明開平王遇春后?!?/p>

為褒贊常延齡一生忠于國家,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乾隆初年,常執桓乞詩于鄭板橋(1693 - 1765)、厲鄂(1692-1752)等名士,賦歌紀常延齡事跡。鄭板橋《種菜歌》云:“人心不死古今然,欲往金陵問菜田。招魂何處孤臣墓,萬里春風哭杜鵑?!眳桖樤疲骸翱蓱z一紙鋤奸疏,卻裹長街賣菜錢”。

常執桓在其草書《麻姑仙壇記》或為董偉業所作《揚州竹枝詞》題跋時皆落款“天印山農”,與常延齡掛冠辭印在南京天印山灌園種菜的義舉一脈相承。

十一、結語

揚州常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鼎盛于萬歷年間。隨著國家政權更迭,對外的文化輻射力逐漸減弱。清朝中期,由于建筑地常家沙坍江又遷址高漢村。20世紀40年代,被“和平軍”洗劫而破落。直至1973年,響應“拆祠堂、建學堂”的規劃而被拆。

揚州常氏系明朝開平王常遇春五世孫常復后裔。正德年間,由常復次子常緯遷居揚州,常復五世孫時繁衍至八位堂兄弟。清軍占領揚州城、南京城后,族人先后遷居揚州常家沙。

20世紀上半葉,值新思潮涌現、外邦入侵之際。族內能人志士投身保家衛國、驅逐日寇的戰斗中,以一己之行書開平忠烈,不少常氏族人捐軀報國。

古代,祠堂是家族文化的燈塔。

現代,祠堂是族人濃濃的鄉愁。

尋訪過程中,揚州常氏從發展教育作貢獻的角度,理解祠堂被拆的命運,讓人頓生敬意。從明代嘉靖年始建到1973年拆除,前后400多年,在揚州大地見證了歷史滄桑、傳承了忠武家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進步史的真實寫照。

注釋:

①[清]張廷玉《明史》卷77《食貨志一》.

②《開平王常遇春勛業記》(內部資料).

③乾隆《江都縣志》卷之三《街巷》.

④《明史.常遇春傳》.

⑤《懷遠忠武常氏宗譜》之史可法《常氏宗譜序》.

⑥《明武宗實錄》卷127正德十年八月乙卯條.

⑦《明史》卷72《職官一》.

⑧ 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

[1]安徽省懷遠縣.忠武春秋(內部資料).

[2]安徽省懷遠縣.常氏家乘(內部資料).

[3]安徽省懷遠縣.開平王常遇春勛業記(內部資料).

[4]安徽省懷遠縣.懷遠忠武常氏宗譜(1993年版).

[5]安徽省懷遠縣.常氏支譜第一卷、第二卷(民國25年版).

[6]云南省臨安市.常氏家譜(清嘉慶四年).

[7]王克勝.揚州地名掌故.

K928.75

A

猜你喜歡
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環球時報(2022-08-16)2022-08-16 15:13:53
南京大闖關
江蘇南京卷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2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南京·鴻信云深處
金色年華(2017年7期)2017-06-21 09:27:54
南京院子
電影(2017年1期)2017-06-15 16:28:04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連環畫報(2015年8期)2015-12-04 11:29: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视频二|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婷婷六月综合网|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2019国产在线|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麻豆精选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91亚洲视频下载|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一本色道久久88|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 婷婷午夜天|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级|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网|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成人综合网址|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99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