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北京網友近日反映,公交車上的免費網絡16WiFi突然“不靈了”。其實,就我這個通勤族而言,就從來沒登錄成功過,就是瞧著手機屏幕不停地轉呀轉上不去的狀態。
凡是公共的永遠是低效的——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的人通常都有這種感覺。但北京的公共WiFi并非計劃經濟,而是有公司運營的。記者隨后聯系到運營公司工作人員,對方解釋說,因資金問題,16WiFi于今年6月初在北京范圍內暫停使用,是否恢復還需看后期融資情況。
據統計,北京的通勤時間平均為一小時,有些路途遙遠的通勤族更要花兩三個小時在車上。公交車上能使用免費WiFi,無疑對他們是一大福音。
但免費WiFi似乎又印證了這樣一條經濟學定律:免費的可能也是最貴的。公交車上的免費WiFi貴到你根本就連不上了。
這家叫北京一路熱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運營公司曾于6月13日發布官方通知:“今日起,為了更好地優化上網體驗,我們會對軟、硬件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故將暫停車內免費WiFi服務。開網時間會另行通知,請保持關注。”隨后,記者聯系到工作人員,對方介紹說,此前與北京公交集團合作,幾年來業務覆蓋了北京市內1.4萬余輛公交車。因資金問題,于今年6月上旬關停了北京市內業務。
怎么說關停就關停了呢,反正也沒收你的錢,也沒協約,你花兩塊錢車費還能在車上免費看劇是咋的?
但免費WiFi不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工程嗎,是形象工程就得拿出個國際大都市的姿態出來嘛。據報道,2013年,16WiFi首次進入北京,安裝在了1路公交車上。幾年來在北京、上海、廣州、佛山等多地的公交車上“開疆辟土”,開通公共WiFi。今年2月,公司宣布關停上海、廣州、佛山等11個城市業務,僅保留北京、昆明兩城市業務。該公司表示,此前的支出均由公司承擔,因入不敷出,導致經營困難。
公交車免費WiFi就一定得是賠錢生意嗎?答案是不一定,關鍵是找到合適的運營模式。免費WiFi也是門大生意,否則沒有公司愿意當這個“活雷鋒”的。
另據報道,杭州將成全國第一個免費開放WiFi網絡的城市。從10月30日起,杭州將在全市范圍免費向市民開放室外WiFi網絡,由此,杭州將成為全國首個向公眾免費開放WiFi的城市。
誰是這個“活雷鋒”呢,原來是一家叫華數集團的。網上的信息表明,華數集團是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等投資的全國性廣電新傳媒、新網絡運營企業。廣電嘛,料想有大把的客戶資源,不愁沒廣告上來。尤其是地鐵族是高廣告價值群體,地鐵免費報紙都能賺到盆盈缽滿呢。
華數集團敢頂下這個包,技術不是主要的,免費WiFi應該沒啥技術含量,模式創新才是最主要的。它能構建一個客戶體驗較佳、項目還能盈利的模式。
信息化城市,智慧城市,多流于口號而無實施業績。形象工程不應該花納稅人的錢,養一幫人。北京公交免費WiFi倒是沒花公眾的錢,但卻擱淺了。關鍵是沒選對路子。人家馬斯克和小扎都敢斗膽說建立WiFi地球村呢。
1.語文教材古詩文大增,你怎么看?
9月,新入學的中小學生將使用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
2. 非985大學生都不如名校生,你怎么看?
最近,一段視頻火了。一檔節目上,某大企業前人事經理直言,會對非985大學生區別對待,離開招聘會后,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這一觀點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