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的課題組在大氣細顆粒物(PM2.5)健康危害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PM2.5暴露可引起人體應激激素水平顯著上升,并促進機體的脂類氧化及糖類和氨基酸代謝,引起神經內分泌活動和基礎代謝發生改變,進而產生血壓升高等一系列變化。
最新研究顯示,女性睡眠障礙會增加分娩風險,如果這些睡眠障礙在懷孕期間得到有效管理,醫療人員便有機會減少早產的發生。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首席研究員珍妮弗·費爾德表示,有些女性在睡眠方面的變化通常被認為是懷孕期間的正常改變,而未被診斷出睡眠障礙,這種情況值得關注。
根據一項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主導的長期大規模研究,女性夜晚過多地暴露在戶外光照環境中會提高患乳腺癌的風險。相關結果發表在8月17日的《環境健康展望》雜志上。研究表明,夜間暴露于光照環境或從事夜間工作都會導致乳腺癌風險的增高。研究者認為需要進一步確認其生物學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兒科學》雜志的研究報告說,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每晚少睡一小時以上的兒童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推薦的睡眠時間為10歲兒童每天睡10個小時。研究者歐文教授表示,增加兒童期睡眠時間帶來的潛在健康效益對于成年期健康具有深遠意義。
香雪劍橋中藥國際研究中心8月16日宣布,其提交的板藍根顆粒劑獲得了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的正式審批。獲批的板藍根產品名稱是“凡諾華緩解感冒和流感顆粒劑”。該產品是首個在英國以治療感冒為主要適應癥進行注冊并獲批上市的中成藥,是中藥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
近日,一項刊登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志的研究報告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該方法能夠激活毛囊中的干細胞使其促進頭發生長,根據相關研究可能開發出新藥來促進脫發或禿頂人群的頭發生長。脫發的發生往往和激素失衡、壓力、老化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