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陳尚文 藍雅歌 ●任重

在朝鮮導彈8年來首度飛越日本上空后的第二天,平壤又通過媒體向“敵國”展開“攻心戰”:朝鮮官方媒體30日發布了前一天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現場興高采烈觀看導彈發射的照片,明確指出此次導彈發射是牽制關島的“前奏”,同時是報復日本在1910年8月29日吞并朝鮮半島。而美國30日也有了反應行動,美國導彈防御局宣布,在當天進行的一次導彈攔截試驗中,美軍導彈驅逐艦在夏威夷海岸成功攔截了一枚發射自考艾島的中程彈道導彈。安理會當地時間29日在紐約總部發表主席聲明,譴責朝鮮再次試射導彈“令人發指”,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也在到訪日本之際“施壓”中國對朝鮮更強硬。“預計朝鮮半島將再次陷入強強相碰的對立局面”,韓國《韓民族日報》30日稱,對朝制裁可能強化,朝鮮居民的生活也將更加困難。
威脅襲擊太平洋更多目標
據朝中社30日報道,29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現場指導了朝鮮人民軍戰略軍中遠程戰略彈道導彈發射訓練,并表示訓練是應對韓美“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的“序幕”,同時是對日本歷史上侵略行為的報復。
朝鮮官員30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金正恩對此次導彈試射非常滿意。朝中社30日確認,29日發射的這枚導彈為“火星-12”型。朝中社稱,金正恩在指導發射的過程中再次重申對美屬關島的威脅,稱該島為美國對朝“侵略前哨基地”,并稱此次發射是朝鮮在太平洋軍事行動的“第一步”。
關島政府30日發聲明稱,“我們根據以往的經驗,已經預料到朝鮮回應美韓軍演的言辭和舉動”。
朝鮮《勞動新聞》30日還解釋了“火星-12”發射的日子,稱107年前的8月29日,是日本吞并朝鮮半島的恥辱日,而金正恩“大膽開展令日本嚇破膽的作戰”,批準在首都圈發射彈道導彈,替朝鮮人民報仇雪恨。
日本朝日電視臺30日稱,金正恩選擇在《日韓合并條約》生效107周年的日子,實施了“讓殘虐的日本人氣絕的大膽作戰”,讓朝鮮國民發泄了長期積累的對日仇恨。日本《每日新聞》稱,《勞動新聞》刊登了23張金正恩俯瞰日本列島地圖的照片,表達了成功發射導彈的喜悅。《北海道新聞》稱,看來朝鮮今后還將繼續發射跨越日本上空的導彈,朝鮮通過這種方式牽制了日美韓。
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稱,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平壤官方媒體首次使用“彈道導彈”一詞,而不是像以往那樣一律以“衛星”稱之。
特朗普:“對話不是答案”
當地時間30日早上,特朗普發表推文表達對朝鮮的強烈憤懣:“過去25年,美國跟朝鮮對話了,還被朝鮮敲詐了許多錢。對話不是答案!”
應對朝鮮媒體的“攻心戰”,美國也開始宣傳他們在軍事上對付朝鮮的手段。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美國導彈驅逐艦“約翰·保羅·瓊斯”號周三在夏威夷海岸發射“標準-6”艦載導彈,成功擊落一枚發射自考艾島的中程彈道導彈。該艦今年6月也進行過一次攔截試驗,但并沒有擊中目標。
另據CNN30日報道,美國阿拉斯加中部的格雷堡基地正在展開訓練,目標是擊落朝鮮發射的核導彈。類似的訓練在朝鮮核試驗和導彈試射活動加劇后,頻率和強度也在加大。這是攔截朝鮮核導彈攻擊美國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線。
朝鮮29日發射導彈后,美國國家核安全局(NNSA)稱,本月8日與美國空軍共同完成了兩項B61-12核重力炸彈的質量鑒定飛行試驗,兩架F-15戰斗機投下了兩枚未攜帶核彈頭的B61-12炸彈。B61-12是美國最具危險性的高精度打擊核彈,俄羅斯外交官稱B61-12可能降低動用核武器的門檻。
8月30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話,文在寅在通話中譴責朝鮮發射的中程彈道導彈穿越日本上空,稱這是對鄰國的“暴舉”。這是文在寅就職以來與安倍晉三第五次通話。據韓聯社30日報道,文在寅最近多次表示“現在是加強對朝制裁和施壓的時候”。
就朝鮮去年在9月9日該國國慶節進行了第五次核試驗,今年是否有可能再發起挑釁,韓國統一部發言人白泰鉉30日表示,政府認為朝鮮“隨時都有可能發起挑釁”,希望朝鮮能停止加劇緊張局勢的行為,謀求和平的解決方式。
安理會主席聲明譴責朝鮮
29日,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朝鮮發射導彈后立即在推特上發出“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的要求。紐約時間29日下午,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約3小時的緊急會議,15個成員國一致呼吁朝鮮停止導彈試射,并履行安理會之前的決議,終止其核計劃。
《日本經濟新聞》30日稱,針對此前朝鮮屢次發射導彈,安理會基本上通過媒體聲明加以應對。此次對飛過日本上空的情況給予了特別重視,選擇了比媒體聲明更強有力的主席聲明。聲明稱“安理會進一步譴責朝鮮的蠻橫舉動”,要求朝鮮立即停止一切此類行動。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把朝鮮發射導彈形容為“絕對不能接受和不負責任”的,“沒有一個國家應該遇到導彈從他們頭上飛過的事情,就像1.3億日本人剛剛經歷的那樣。這是不能接受的。必須有一些嚴肅的回應”。她還表示,“聯合國不會允許朝鮮無法無天的行為繼續下去。”英國和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也表示,國際社會必須團結起來譴責朝鮮,現在不是示弱的時候。
不過,據《華爾街日報》30日報道,聲明未提到朝鮮拒絕遵守決議的后果,也未說明安理會是否考慮采取收緊經濟制裁等進一步行動。據報道,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會后對記者說:“我當然希望這份聲明發布后……我們能夠出臺強有力的決議。”
美國CNBC網站30日援引外交人士的話說,中俄兩國駐聯合國代表反對任何針對朝鮮的單方面制裁,并再次呼吁停止在韓國部署“薩德”。《華爾街日報》稱,中俄代表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兩國反對軍事解決朝鮮危機。中國再次提出“雙暫停”方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呼吁有關各方保持克制,并“避免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相互挑釁行為”。
“光嚷嚷制裁能有用嗎?”
《紐約時報》30日分析說,金正恩上臺6年、進行逾80次導彈試射,這次金正恩想告訴國際社會:朝鮮可擊中更遠的目標,并首次測試了曾威脅用以攻擊美國領土關島的導彈。《北海道新聞》稱,雖然日本引進了美軍反導系統,但仍然缺乏針對朝鮮軍事方面的有效應對。
《華盛頓郵報》30日稱,朝鮮最新的導彈試射表明,他們既不屑美國的威脅和恫嚇,也拒絕回到談判桌上。朝鮮用導彈制造的威脅史無前例,但特朗普的回應并不新鮮,“所有選項都在桌面上”,他的強硬言辭或許只能提醒外界,軍事行動可能威懾不到金正恩政權。此次導彈試射似乎恰到好處地制造了影響,足以讓朝鮮政權表明,他們不會被嚇倒,但又不至于招致特朗普的“火與憤怒”。加州大學政治學者哈格德認為,朝鮮此次試射的導彈沒有對準關島,而是飛越日本上空,“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旨在制造政治惡作劇。它顯示出朝鮮政權的保守心態。”
《韓民族日報》30日評論稱,如果按照正常角度發射,朝鮮8月29日發射的導彈射程應可達到3000公里以上,屬于中程彈道導彈。“此舉旨在讓人們看到,打擊關島并非虛張聲勢,朝鮮確實擁有這一能力。”評論指責朝鮮經常在對話可能性浮出水面之時,突然通過挑釁將威脅提高到最高級別,進而尋求在有利的條件之下主導對話進程,展開所謂的“懸崖邊緣”戰術。“但是,這次挑釁對朝鮮來說,將是得不償失。”
評論同時指出,韓美當局應更加慎重考慮目前正在研討中的“部署美國戰略資產”方案。所謂戰略資產,是指B-1B戰略轟炸機、B-52遠程核轟炸機、隱形戰斗機、宙斯盾驅逐艦及核潛艇等,部署這些武器將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激化到戰爭邊緣,“即便朝鮮繼續做出令人失望的事情,韓國政府也應在決不允許半島發生戰爭的大原則指導下不斷作出努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呼吁,到了當前半島火藥味很濃的時刻,各方都應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她說:“光嚷嚷制裁能有用嗎?如果僅靠施壓制裁能夠解決問題,半島局勢還會走到今天這種惡性循環不斷升級的狀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