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廣立
丑水果并非原生態
文/趙廣立

現如今,人們對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向往,于是各種標有原生態標簽的產品也紛紛出現,一些以丑為賣點的水果得到不少人的青睞。水果越丑越好,越丑越原生態,真的是這樣嗎?
平日里,我們逛水果店時可能會注意到,貨架上擺著一些大小不一、形狀也不規整的產自云南的蘋果,每斤售價約10元;而形狀圓整、果色鮮亮的紅富士蘋果每斤售價只要6元至7元。“這些蘋果賣得更貴,主要因為是野生的。”水果店店員介紹。
在網絡銷售平臺上,這種丑蘋果也不少見。淘寶網上一個專門賣裂皮蘋果的店鋪的宣傳語寫著:裂果紅富士,這樣的果子非常好吃,糖心率達到80%,酸甜可口,果實個頭大,和正常果實儲存方式一樣。客服說,蘋果不打農藥,不會因為有裂紋,就會有不好的東西進去。
還有一些店鋪寫著:自家種植名副其實的糖心丑蘋果,你知道嗎,越丑越好吃!你可千萬不要以貌取它!
蘋果表皮為何會裂開?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汪景彥表示,蘋果表皮有裂口是生理上的不正常。“如果蘋果種植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蘋果就容易有裂口。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缺鈣。如果兩個蘋果貼在一起,雨水蓄積其間長時間不能散去,也會導致裂果。”
另外,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冰糖心蘋果其實也是一種生理病害。“冰糖心蘋果其實是得了水心病。”汪景彥說,“得病原因也是嚴重缺鈣,土壤、果樹里缺鈣都會有影響。這樣的蘋果口感上比較甜,受到不少人的喜愛。”
雖然冰糖心蘋果是由于生理病害引起的,但食用起來對人并沒有什么壞處。反而是表皮裂開的蘋果需多加注意。“蘋果裂皮之后,有一些果肉會暴露在外,這樣更容易感染病害,導致爛果。如種植時不套袋子,又直接接觸農藥,農藥就容易進到果肉中。”汪景彥說。
水果越丑就越原生態?對此,汪景彥直言:“這有點瞎扯。優質果賣價高,吃起來也好吃,丑水果發育不健全肯定不好。人們不能偏信商家的宣傳。”
蘋果等水果的保鮮一般要求外皮完整無破損、無病蟲害,合理地使用保鮮技術,如打蠟等,這樣不僅能延長果品的貯藏期,還能較好地保持住果品的品質和營養。“如果因病蟲害導致其外觀形象變丑,它的食用品質也應重新評估。”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員范蓓說。
此外,范蓓指出,純天然的產品也并非完全沒有食用風險,有一些植物本身就含有生物毒素,更需小心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