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東清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各項科技的進步,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關注。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防治手段的實施,不能總是按照傳統的模式來完成,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盡量的加強生態防治手段。文章針對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生物技術;森林;病蟲害;防治
相對而言,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難度并不低,在很多方面都必須從長遠的角度出發,要積極的避免工作的反復現象,否則很有可能在將來的森林保護工作上出現嚴重的缺失和不足。我國在現階段的發展中,正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生物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要盡量的通過多元化手段來完成。
1、生物防治技術的優勢
就森林病蟲害防治本身而言,傳統的技術應用,并沒有辦法取得較好的效果,僅僅能夠在短期內表現良好,長期治理的效果并不突出。同時,當代的很多化學藥劑,雖然將自身的毒性降到最低,但是多多少少都會對森林本身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在長期積累以后,很容易對森林安全造成較大的破壞。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開辟了森林病蟲害防治新的篇章【1】。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生物防治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技術本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對于森林本身的破壞能夠降到最低。分析認為,生物防治技術的優勢,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項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在很多方面充分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循環作用,促使生物本身與森林形成積極的互補作用,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工的干預情況,并且對森林的成長、拓展、維護等,都提供了較多的幫助,能夠將各項工作的拓展,按照積極的態勢來完成。第二,生物防治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積極的減少化學試劑的應用,對于森林的客觀防護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第三,生物防治技術得到的歡迎程度較高,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日后可以積極的推廣應用。
2、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2.1捕食性及寄生性昆蟲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防治在開展的過程中,想要在未來的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在生物本身的應用上投入較多的努力。從已經掌握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通過捕食性昆蟲,或者是寄生性昆蟲的防治技術,達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較好效果。首先,捕食性昆蟲的應用,主要目的在于讓這部分昆蟲,專門消滅森林病蟲害,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昆蟲的食物鏈來完成的【2】。捕食性昆蟲在投放的過程中,可根據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程度、波及范圍等,在樹立防護網的情況下,達到定點投放的目標。實施該項技術以后,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可以在短期內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長期的工作實施上,也可以更好的拓展,為森林的長久成長,提供較多的幫助。其次,寄生性昆蟲的應用,是與森林本身相輔相成的。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寄生性昆蟲在應用的過程中,是完全寄生在樹木當中的,但是本身不會對樹木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二者是相互幫助的關系,所以在處理病蟲害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個積極的成效,不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問題。
2.2生物農藥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元化的角度來分析,單純從簡單的技術上應用,并不能在最終取得理想的成效。我國在研究生物防治技術的過程中,對生物農藥防治技術是高度關注的,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得到的整體效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生物農藥防治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與傳統的化學農藥有很大的不同。生物農藥防治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噴灑的農藥劑量并不多,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病蟲害徹底的殺死,不會出現強烈的反復現象【3】。比如現在使用的BT乳劑防治國愧尺鑊,只要每年進行噴霧防治兩次就可以有效控制其病蟲害,而化學農藥的使用必須在每一代害蟲中都要噴散兩次以上。1987鄭州市森林大蛾的災害大規模發生,使用超低容量飛行噴霧生物農藥滅幼眼,其防治效果在98%以上。由此可見,生物防治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在可行性方面表現較高,同時在可靠性上也非常的突出。建議在今后的森林病蟲害防治當中,將生物農藥防治技術推廣應用。
2.3鳥類在害蟲防治中的應用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現階段的開展中,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整體上的發展也不斷的趨向于良性循環,未出現特別嚴重的問題。從上述的幾項技術來看,不僅在應用的短期效果上特別優良,長期效果也非常值得肯定。但是,生物防治技術的實施,還可以從一些比較大型的動物上努力。例如,鳥類就能夠對森林病蟲害防治提供較多的支持。從生物相生相克的角度來分析,鳥類是所有病蟲害的天敵。在自然界當中,鳥類的主要食物來源于各種昆蟲,他們對于病蟲害的處理,基本上可以達到自然、協調的效果。因此,鳥類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應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首先,我國現階段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能力不斷提升,很多鳥類都避免了滅絕的危險,同時在繁衍生息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在不同的森林病蟲害防治任務下,投放相應的鳥類,一方面可以對病蟲害更好的處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森林本身的生態系統有效完善。其次,在鳥類的應用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對鳥類的數量、繁衍方式做出積極的把控,促使病蟲害狀況、森林成長狀況、鳥類生存狀況,都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管控,減少某一個方面出現失衡現象,最大限度的解決固有的問題。
3、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要點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近幾年的實施上,不僅取得了較大的積極成果,同時在很多問題的處置上,都能夠在多元化的角度上出發,未造成強烈的惡性循環。日后,可以將生物技術積極的應用,但是不能出現嚴重的偏差。首先,生物技術在應用之前,應該對森林病蟲害防治情況,做出一個透徹的調查、研究,掌握好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強度,然后再決定如何應用技術來管控。其次,在生物技術的實施過程中,應盡量的按照多元化方法,綜合性的實施技術。傳統的方法當中,總是按照單一的技術模式來操作,沒有在整體上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一點需要高度的關注。
總結:
本文對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展開討論,現階段的工作實施中,整體上告別了過往的惡性循環,未出現強烈的矛盾和沖突。日后,應該在生物技術方面深入研究,不斷的健全技術體系,從多個方面取得優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龐翠花. 試論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 綠色科技,2016,18:181-182.
[2]古正業. 生物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 綠色科技,2017,03:105+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