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胡夢澤+梁毅剛
[提要] 近年來,河北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河北省政府已經開始將可持續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全省的實際管理步驟之中。為此,河北省急需進行資源環境經濟核算,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現實管理提供數據基礎。為推進河北省資源環境經濟核算的開展,為區域性資源環境經濟核算提供方法指導,并為最終形成河北省資源環境經濟核算制度奠定基礎,特提出河北省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河北省作為我國綠色GDP試點城市之一,建立起以綠色GDP為核心的指標體系,利于解決資源和環境價值的核算問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GDP核算;成本效益比較;綠色GDP指數;河北
本文為河北省教育廳項目:“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分析研究——以河北省為例”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6日
一、引言
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最重要的總量指標,被各國普遍采用以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然而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特別是作為主要指標的GDP雖然能夠很好的揭示經濟狀況,卻不能如實、全面地反映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生態環境的惡化狀況,如此必然會導致經濟發展陷入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費的粗放型發展誤區。自20世紀初期,政府學者們就開始嘗試一些開拓性的基礎性研究,從定量貨幣化角度去核算區域經濟發展資源環境代價。然而,受制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視野和現實問題,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理論和試點階段。近年來,各地如大范圍的霧霾等環境事件也使民眾對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日益降低,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探尋綠色轉型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如何全面權衡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以環境目標優化經濟發展方案,需求環境成本和經濟效益之間的最優組合,顯得迫切和必要。綠色GDP這樣的理論工具就是解決困境的有效工具之一。2015年3月,環保部宣布重啟綠色GDP研究,即GDP2.0研究,核算內容升級,將環境耗減損失成本與環境資源帶來的效益全部納入其核算框架中,表明政府對綠色GDP研究強烈的政治需求,對于河北省也亦如此。
近年來,河北省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其環境問題與區域協同發展要求的矛盾逐漸突出。作為資源型缺水省份,河北省人均水量為全國人均的1/7,地下水超采問題嚴重,水環境污染呈現出結構型、壓縮型和復合型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河北省大氣污染問題嚴重,重度污染天數占全年總天數的9.9%,PM2.5及PM10為首要污染物的平均超標率分別為39.6%和34.3%。京津冀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屬于同一個污染區,河北省各類廢棄物排放量遠高于京津地區,被認為是京津冀地區污染的主要源頭,全省大氣環境問題亟須解決。另外,河北省自身生態建設也遠遠低于京津地區,全省的森林覆蓋率低于10%,水土流失面積近6萬平方米,濕地保護率僅為38%,生態補貼率僅為北京的2.5%。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生態屏障和緩沖地帶的河北省,其自身生態環境問題和區域協同發展的生態要求存在著突出矛盾,與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改善的目標存在著較大差距,故河北省以生態消耗和環境污染損失實際情況為主要核算內容,對河北省綠色GDP進行核算,以期科學應對京津地域的產業轉移,有效建設京津綠色生態屏障。
二、河北省綠色GDP重點核算框架及內容
(一)河北省綠色GDP核算框架。結合現有國內研究成果以及河北省自然資源實際情況,建立起綠色GDP核算的總體框架,闡明核算基本思路與方法,確定基本核算內容,定義基本核算表式,為河北省綠色GDP工作提供核算框架和目標指南。傳統的綠色GDP核算框架是將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退化成本、生態破壞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從GDP總值中予以扣除。其目的是彌補傳統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的缺陷。隨著學者們對于綠色GDP核算的深入研究,對于綠色GDP核算框架有了深層次理解,即在傳統核算框架上將某一核算期間的環境系統、生態系統改善產生的效益加到GDP里,“加法”和“減法”相結合計算綠色GDP。但是,對于GDP中的“加法”核算體系和研究方法相對不成熟,故本文結合河北省實際情況,將河北省綠色GDP核算框架解釋如下:
河北省具體核算步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構建資源環境價值量核算體系框架。按照資源環境核算體系框架的總體目標,確定資源環境價值量核算(包括自然資源耗減價值量核算、環境污染損失價值量核算與生態退化價值量核算)的目的、方法和內容,設計資源環境價值量總體核算體系,明確資源環境價值量核算的數據來源及相關要求;第二,構建經資源環境調整的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以資源環境價值量核算結果為基礎,確定用資源環境成本對傳統國民經濟核算中各總量指標進行調整的思路,形成相應經過資源環境要素調整后綠色GDP核算的表示與方法;第三,通過核算描述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提供系統的核算數據,為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分析、決策提供依據。以綠色GDP指標為核心,綜合反映環境與經濟的關系。探索綠色GDP核算體系在河北省的實際應用,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間的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
故以構建河北省經資源環境調整的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為主要目標,通過核算描述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以國民經濟核算為起點和基礎,按照SEEA2003提出的環境經濟一體化綜合核算方法,將資源與環境的核算納入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按照此思路河北綠色GDP的計算公式為:
綠色GDP=傳統GDP-自然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退化成本-環境污染損失 (1)
綠色GDP指數=(綠色GDP/GDP)×100 (2)
公式中,本地區主要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包括省域行政范圍內所擁有的,并在經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的資源;環境退化成本主要是指省域當年的環境退化成本,環境污染損失指的是排放到環境中的所有污染物造成環境質量的下降所帶來的人體健康、經濟活動和生態質量等方面的損失。如果使用綠色GDP指標對河北省的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判斷,則可用綠色GDP指數來衡量。該指標可用于對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和判斷。綠色GDP占GDP的比例越大,犧牲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部分越小,該地區經濟發展就是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其資源和環境的利用情況是在不斷改善中;否則,占比比例越小,犧牲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部分越大,則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是在走不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河北省綠色GDP重點核算內容及核算指標體系。考慮到統計資料的完整性以及河北省的實際情況,此次核算的年限為2015年。
根據前面確定的核算體系以及綠色GDP核算的一般框架,河北省綠色GDP核算的重點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自然資源耗減成本核算;第二部分為環境退化成本核算;第三部分是環境污染損失。
自然資源耗減成本核算內容包括:水資源耗減、土地資源耗減、礦產資源耗減、森林資源耗減四個方面。考慮到河北省實際情況,礦產資源耗減成本重點針對煤炭資源的耗減進行核算。土地資源耗減部分重點針對河北省耕地的變動情況來進行核算。另外,考慮到河北省森林面積較少,統計數據缺乏,故河北省自然資源耗減核算部分不對森林資源耗減進行核算。河北省自然資源耗減成本核算對象包括水資源、礦產資源及土地資源,以直接市場法為計算方法計算核算。其直接市場法計算公式為:
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各類水資源市場價格×各類水資源耗減量+各類礦產資源市價×各類礦產資源耗減量+土地資源市價×土地資源耗減量 (3)
環境退化成本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為治理成本法;另一種為污染損失法。實際治理成本是指目前已經發生的治理成本,虛擬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現行的治理技術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虛擬治理成本不同于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是當年環境保護支出(運行費用)的概念,可以從GDP中扣減。也就是說用治理成本法對GDP進行調整時,扣減的是虛擬治理成本,但是為了解河北省目前的環境治理現狀,本文對其實際治理成本也進行了核算,以進行對比分析。污染損失法是指基于損害的環境價值評估方法,這種方法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污染損失調查,計算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種種損害,體現了污染的危害性,但由于污染危害的復雜性,這些方法本身還有一些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故本文對采用污染損失法計算的環境退化成本只用作參考和對比,并不納入綠色GDP核算當中。河北省納入綠色GDP核算的環境退化成本實際是指虛擬治理成本,主要包括水環境退化、大氣環境退化、固體廢棄物引起的環境退化三個部分。根據以上重點核算內容,構建了河北省綠色GDP核算的指標體系。
三、河北省綠色GDP核算
(一)河北省自然資源耗減成本核算。采用直接市場法對自然資源耗減成本進行計算。所謂直接市場法是指,直接運用市場價格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質量變化進行測算的一種方法。其中,由于調研數據局限,對于河北省礦產資源僅核算其煤炭資源,煤炭資源核算根據凈價法計算,用礦產資源產品的市場價格減去資源的開發成本和開采企業的正常利潤,即得到礦產資源的價格。耕地的估價方法采用收益倍數法,征地補償平均倍數取16。計算可知,自然資源耗減成本為431.96億元,如表1所示。(表1)
(二)河北省環境退化成本核算。2015年河北省六大重要水系中重度污染的就有五個,其大氣環境狀況依舊不容樂觀,固廢有效處理率不高,故將水環境退化、大氣環境退化和固體廢棄物環境退化三部分作為河北省環境退化成本核算內容,分別對這三個部分的實際治理成本和虛擬治理成本進行核算。水環境、大氣環境和固廢環境具體核算及相關數據詳見表1,核算結果如表2所示。其中,考慮貼現及工業廢水治理設施折舊等因素,取工業廢水單位治理成本為6.67元/噸。畜禽養殖廢水核算取理想干法工藝比例為100%,干法COD去除率為90%。生活廢水取河北省污水的單位治理成本為3元/噸,農村污水排放系數為0.85。計算可知,河北省環境退化成本為819.79億元,如表2所示。(表2)
表中注釋:①取河北省電力行業SO2實際治理成本為3,150元/噸;②NOX實際治理成本取單位成本3,030元/噸;③煤電行業、水泥行業煙粉塵治理量占煙粉塵總治理量的72.93%、26.07%,且其單位成本分別為100元/噸和65元/噸,代入計算得到河北省煙粉塵單位實際治理成本為89.87元/噸;④SO2、煙塵和粉塵、NOX單位虛擬治理成本可取全國均值;⑤據國家統計局發布資料顯示,河北省生活垃圾清運量為5,774,400t/a,無害化焚燒量為4,974,585t/a。河北省生活固體廢棄物全部通過無害化焚燒處理,故其生活固體廢棄物虛擬治理成本為0。
(三)基于污染損失法的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評估。河北省污染損失評估包括水污染損失評估、大氣污染損失評估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損失評估三部分,最終核算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水污染人體健康損失采用人力資本法核算,核算因素參考王金南的中國環境經濟核算技術指南中的調查結果。大氣經濟損失的計算模型是以依照《中國環境經濟核算技術指南》中的疾病成本法和修正的人力資本法為參照。據國家環保局統計,全國累計堆積的工業固廢仍有40%左右未能得到及時處理,故考慮到堆積固廢處理時間問題,取由我國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估參數的社會貼現率為10%以及2003年中國貨幣政策報告中半年期貸款利率為5.04%,據此假定貼現率取為8%。計算可知,河北省生態污染損失成本為535.47億元,如表3所示。(表3)
表中注釋:①假定2015年河北省污水治理率為50%,根據試點省市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以及污染損失調查中工業用水預處理額外治理成本調查數據,生活用水平均額外治理成本取4.75元/t;②由于缺乏河北省地表水工業用水量數據,故以地表水:地下水=1:3為原則,估算地表水工業用水量為6.01億m3;③取2015年石家莊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均價作為水資源價格,即3.63元/t,以河北省煤炭開采造成的水資源損失量為計算基準;④數據來源: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⑤空氣污染造成的清理時間每年增加取5天,機動車平均每次每輛清洗費按照2015年石家莊市均價15元計算。
四、綠色發展的綠色成本效益分析
通過對綠色GDP核算方法的探討,基于河北省2015年相關數據對當年的資源環境損失情況進行實證研究,根據對自然資源耗減和環境退化治理成本的核算,對當年GDP進行調整,以此得出河北省綠色GDP及相應指數,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核算最終結果詳見表4、表5所示。(表4、表5)
第一,河北省綠色GDP指數偏低。在核算范圍內,河北省2015年環境生態成本合計達到1,251.75億元,經資源環境調整后的綠色GDP為28,554.35億元,綠色GDP指數為95.8,表明河北省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由于統計數據限制,未能將所有的資源環境損失納入核算范圍中,若擴大核算范圍,該虛值還將繼續增大,故河北省應當積極制定環保政策,使環境成本進一步降低。
第二,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偏高。從核算結果來看,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合計為219.74億元,占環境生態成本的34.51%,對當年GDP的扣減指數為1.45%,其中,水資源對于GDP耗減指數最高。故河北省應當在強化節水管理、全面實施節能節水政策的同時,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從節約和保護上減少水資源耗減數量。另外,還應提倡資源節約型生產,提高能源回采率,減少地下能源的損失和浪費,科學規劃和妥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礦產資源過度浪費。同時,還應該進一步規范土地的使用,減少耕地面積損失的擴大化。
第三,環境退化虛擬治理成本核算結果是環境承載能力的下限。從核算結果來看,2015年河北省環境退化虛擬治理成本合計為819.79億元,占環境生態總成本的65.49%,對當年的GDP扣減指數為2.76%,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13%。其中,水環境對GDP的扣減指數最高,為2.26%,其廢水治理成本高達672.82億元,占環境退化虛擬治理成本的82.07%。在自然資源耗減成本中,其水資源耗減成本也最高,說明河北省水資源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故河北省應加快廢水,尤其是工業廢水立法和完善其收費制度,大力革新生產工藝和廢水治理管理,嚴控廢水排放標準,加強廢水治理的監管力度,從而達到減少廢水治理成本的目的,降低環境退化的治理成本。
第四,環境污染損失嚴重,大氣問題亟須治理。2015年河北省污染損失為535.47億元,占GDP的比例高達1.8%。其中,大氣污染損失為258.92億元,占總損失的48.65%。同時,水污染損失僅比大氣污染損失低0.36%,其污染損失也較嚴重。由此可見,2015年的河北省污染損失對于河北省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表明河北省在進行綠色轉型的過程當中,應該加強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污染企業,提高能源轉換率,增加水電、核電比重,減少SO2、PM10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對排污企業實行總量和濃度雙控制,規范排污權交易和環境損害責任保險制度,改善目前河北省環境惡劣問題,促進河北省綠色發展。
五、結論
(一)研究結論。對于綠色GDP核算與實踐,有以下幾點認識:首先,實施綠色GDP核算應從局部切入,逐步展開。綠色GDP核算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的、需要多部門合作的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技術性,而且各區域的資源環境要素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實施綠色GDP的過程中應該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在借鑒國內外研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區域實際情況找準側重點,嘗試先從某一個角度切入進行局部研究,并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實踐檢驗綠色GDP核算技術與方法的可行性,并在此過程中為綠色GDP核算體系的構建積累人才、資料和經驗,逐步完善核算框架和技術方法;其次,實施綠色GDP核算應重視完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實施綠色GDP核算,基礎數據的統計工作很重要。綠色GDP核算涉及領域眾多,要反映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消耗和利用的資源環境的真實代價,不僅需要對相關核算技術和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還需要眾多部門基礎統計調查數據的支持。現行統計數據在范圍和質量上尚不能滿足綠色GDP核算的需要,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重視資源環境統計制度的建設,完善各種基礎數據的采集和匯總體系,使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更加客觀地反映資源環境的實際情況;再次,開展將綠色GDP納入干部考核體系的研究。綠色GDP作為評價國民經濟的一個指標,既反映發展速度,又反映發展質量。當前限于體制、制度等多方面原因,將其納入干部考核體系時機還不成熟,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趨勢。通過建立一套體現科學發展觀的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有助于從體制上阻止一些短期行為的發生,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促進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不足與展望。本文基于河北省環境實際,構建河北省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以期從方法出發,推進綠色GDP的深入研究。然而,由于數據等限制,本文所在研究尚處于層面階段,對于河北省綠色GDP核算框架有待進一步的完善。首先,在具體核算過程中,對于方法運用上把握不準,研究實證結果分析的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深入,對該領域認識有待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其次,由于數據搜集的局限性,對于核算中某些數值的確定通過相關文獻或是經驗數據核算得出,可能會導致核算結果與河北省實際情況出現略微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應當設法彌補不足,使得核算結果更加貼近實際情況;再次,從核算范圍來看,所核算的資源環境指標還比較少。限于某些指標所需基礎數據涉及范圍較廣,本文核算的內容的完善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后續研究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核算內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的研究;最后,從核算時間來看,本文僅對河北省2015年度的環境生態成本進行了核算,未對其他年份的數據進行分析,因此不能做歷年趨勢分析,難以發現河北省相關經濟政策對資源環境指標的影響。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擴大核算年限以期對比分析。
另外,近年來環保部宣布對于綠色GDP2.0研究工作的開啟,即將生態破壞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將從GDP總值中予以扣除,以全面客觀反映經濟活動的“環境代價”。GDP2.0工作的開啟,有利于彌補傳統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的缺陷,順應了十八大報告里提出的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當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的重要要求。同時,開展GDP2.0核算工作,還有利于為領導生態績效考核提供依據和支撐。故在后續研究中,應著重加強生態破壞和污染治理成本的核算研究,以期為我國構建生態文明體制,考核領導干部生態責任提供數據支撐。
主要參考文獻:
[1]趙婕.中國綠色GDP核算體系基本框架及其分析[D].遼寧:東北財經大學,2007.
[2]王露.霧霾天氣引發的對河北省產業結構的分析[J].企業導報,2015.3.
[3]國家統計局.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4]馮海波.京津冀協同背景下河北省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J].經濟與管理,2015.5.
[5]河北省環境保護廳.2015年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R].河北省環境保護廳,2015.
[6]苑瑞鋒.河北省綠色GDP核算應用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8.
[7]於方,王金南.中國經濟核算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8]茅于軾等.煤炭的真實成本[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