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純
42只含有“轉債”、“可轉債”字樣的基金近三個月平均收益率已達9%,銀華中證轉債B、招商可轉債B、前海開源可轉債等6只基金的收益率超過10%
先抑后揚的可轉債基金正在顯露出投資價值。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42只含有“轉債”、“可轉債”字樣的基金近三個月平均收益率已達9%,表現尤為搶眼。
所謂的可轉債基金,主要投資對象是可轉換債券,持有可轉債的投資人可以在轉換期內將債券轉換為股票,或直接在市場上出售可轉換債變現。由于可轉債內含轉股期權,所以發債企業股票的價格對可轉債的價格有很大影響,這也考驗著基金經理的調倉和選債能力。
可轉債一路走紅的行情為何出現,下階段這波行情能否持續,作為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享受可轉債行情的紅利?近日,《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了可轉債基金表現較好的銀華基金、東吳基金、長信基金等公司,揭開上述問題的答案。
多只可轉債基金收益率破7%
配置可轉債的機會或許有些模糊和突然,但依然有不少基金公司敏銳察覺并握在手中,為基民帶來不菲的收益。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共有24只基金近3個月收益率超越7%,其中,更有銀華中證轉債B、招商可轉債B、前海開源可轉債等6只基金的收益率超過10%。
表現最好的銀華中證轉債B,以3個月46.54%的收益率排名同類基金首位。據2017年二季報數據,截至6月30日,銀華中證轉債B重倉的債券包括光大轉債、電氣轉債、三一轉債等,分別由光大銀行、上海電氣、三一重工等上市公司發行。由于可轉債價格與股票價格有較強關聯度,上述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比較強勁。例如三一重工,2017年1月26日至2017年8月16日,漲幅達到33%,極大地拉動了可轉債價格的上漲。
此外,東吳中證可轉換債券B收益率達35.42%,排名同類基金第二。東吳基金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可轉債B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收益,主要得益于5月底以來,母基金所跟蹤的中證轉債指數漲幅較大,帶動了二級市場交易的可轉債B的快速上漲。
記者注意到,5月26日到8月17日總計13周交易日中,中證轉債漲幅超過10%。
此外,長信可轉債A、長信可轉債C兩只可轉債基金也表現不俗,近3個月收益率均在15%附近。長信基金也向《投資者報》記者解釋了原因,“一是整體可轉債行情的提振,6月以來可轉債行情一方面是正股走強帶動的上漲;另一方面也是可轉債估值抬升的結果。此外,可轉債的倉位逐步提高,在凈值增長上體現得比較明顯。”
基礎資產回暖是主因
為何可轉債基金成為下半年開局的一匹黑馬?實際上,出現這種情況并非偶然,可轉債估值處于歷史低點,同時,權益市場、債券市場逐步回暖等也觸發了可轉債的上揚。
銀華中證轉債指數增強分級基金經理孫慧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本輪轉債行情啟動的背景是整體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2015年下半年以來,伴隨權益市場的深度調整,轉債同樣經歷了顯著的估值壓縮過程。2016年四季度起債券市場轉弱,同時今年以來轉債供給端持續放量,亦使得轉債估值進一步走低,較低的估值水平成為本輪轉債行情啟動的基石。
另外,權益市場與債券市場的階段性回暖是本輪行情的重要觸發因素。權益方面,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板塊,尤其是消費屬性較強的行業龍頭表現最為亮眼。債券方面,在經歷了近兩個季度的持續調整后,隨著利空因素的邊際緩和,亦出現反彈勢頭,尤其是流動性預期大幅好轉。基礎資產的回暖推動轉債市場走強,并呈現出一定的結構性特征。
東吳基金對記者表示,近期可轉債正迎來投資風口,一方面今年以來大盤股漲幅較大,一些銀行類可轉債表現突出;另一方面,可轉債類型較多,不僅有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傳統產業,還有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投資熱點異彩紛呈。這是可轉債上漲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東吳中證可轉換債券B也重倉了銀行類可轉債。2017年二季報顯示,該基金重倉的銀行類可轉債為光大轉債,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高達43.8%。數據顯示,2017年3月31日到2017年8月16日間,光大轉債漲幅高達13%,明顯拉升了基金收益。
持續走強可能性大
與可轉債基金收益走強相對應的現象是可轉債發行量的增加。《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共有13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幾乎相當于去年全年的10倍,總金額達到了3424億元。截至目前,已有13個可轉債發行預案獲得了證監會批準。
國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杜征征認為,可轉債發行升溫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對融資的需求依舊強勁,而監管層在規范和收縮再融資的同時,正在為可轉債的發行開啟“綠色通道”。
可轉債發行升溫帶動了可轉債基金可投資標的的增加,也讓基金公司對于可轉債基金下階段行情的態度樂觀。長信基金固收團隊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我們認為可轉債市場行情有望延續。原因主要包括,貨幣政策再次大幅趨緊的概率并不大;考慮到目前國內基本面較為平穩,我們對年內股市相對樂觀。”
不過業內也有偏向謹慎的觀點。孫慧認為,本輪轉債市場估值修復的過程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未來能否進一步走強,仍取決于正股表現。這當中存在如下幾個不確定因素:一是宏觀經濟能否延續當前的低位平衡狀態;二是金融監管未來的演進方向與力度,以及這一過程中市場的反饋效應如何;三是轉債市場新增供給的釋放速度。
可轉債屬于小眾投資,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參與其中?東吳基金建議,由于可轉債屬于金融衍生品,投資專業性較強,普通投資者若不太熟悉投資規則,很有可能在轉股前買入從而造成較大損失。建議普通投資者借道指數分級基金進行參與,比如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帶杠桿的可轉債B,享受可轉債上漲行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