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澤
真真假假,世道萬變,《史記》在后人的評論中,好似一本玄幻小說,眾人出神入化,許多真相漸漸模糊,難辨真假。
項羽最寵愛的妃子虞姬,與項羽一起征戰多年,禍福同當。在大戰之際,她以自刎對項羽表達了她的深切企盼。但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忍著痛與劉邦作戰,最后與僅存的二十四名戰士在江邊自刎,譜寫了一曲悲壯的垓下之歌。
這是《史記》中較為詳細的一段。司馬遷并未因劉邦建立漢王朝,項羽是其敵而加以言攻。而我們就霸王別姬的隱藏矛盾來分析垓下之圍、四面楚歌,可以推測出這極有可能已使項羽精神崩潰,否則作為一軍主帥,他絕不會有自刎這樣的行為。一首《垓下歌》完全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終于,他喪失了理智。在垓下之圍中的項羽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還有數萬精銳之師,江東還有廣闊的天地,而他為什么表現得如此不堪一擊?以霸王別姬為起點,太史公司馬遷是否要營造一個壯美的英雄史詩?據資料考察,這是項羽在戰事不利的壓力下,棄軍而逃,自刎謝罪的丑劇。這樣一來,這場霸王別姬就變得有些虛假,真實性當然也遭到質疑。
再一次合上書,走到窗臺前,望望天,歷史那滾滾前進的潮流,或許并不如史料之說那般。面對它們,面對所謂的“曾經發生的事”,我們應辯證地去看待。
【浙江省樂清市白象中學高三(4)班,指導老師: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