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媛
[提要] 長沙將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現代金融中心。信用體系是金融服務的前提,金融中心建設離不開信用體系建設。長沙市政府要制定地方法規,建立信用信息大數據平臺,加強誠信監管,加大誠信宣傳力度,建立健全信用體系,為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奠定基礎。
關鍵詞:金融中心;信用體系;信用信息
本文為長沙市社科規劃項目:“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的信用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7csskkt29)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0日
一、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藍圖
金融中心不是一個金融機構,而是一個包括金融產業在內的產業綜合物,是能夠集中大量金融資本和其他生產要素,從而有力推動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以“華爾街”芙蓉中路為主軸,打造金融生態圈。芙蓉區匯聚了4家省級金融監管機構和一家省級金融創新特色產業園區,60余家銀行、保險、證券等省級金融機構和270余處金融網點,是全省金融產業最發達的區域;開福區將投資300億元,打造一個占地1,828畝,集金融總部區、綜合商業區和精英生活區于一身的金融生態區;湘江新區核心區的濱江新城,是規劃中的金融商務區,目前已有10多家金融機構總部入駐濱江金融中心;濱江新城隔岸相對的是天心區“湘江金融外灘”,吸引了國內外最優秀的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的目光:華融湘江銀行全國總部、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湖南省分行、北京銀行長沙分行、華夏保險等紛紛搶駐。2016年上半年,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62.01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居全市各行業之首??梢灶A見,末來的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將更美好。
二、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信用體系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不誠信的后果眾所周知,信用建設受到重視。2012年,國家在部際聯席會議職責中就增加了新的規定“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隨后,地方誠信建設進一步推進,在地方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地方性權威規范占有重要地位,是規則體系的主體部分,31個省級地方政府的誠信建設都建立了相關的規范文件、準則。其中,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規范性文件相對完善,自成體系。
長沙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也初見成效。2016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信用征信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建立長沙市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等相關文件。推進了“雙公示”工作。轉發省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至市直各相關單位并作出部署;編制了全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目錄清單(2016年)》等等。
但與沿海城市的信用體系建設相比,長沙信用體系建設起步較晚。早在1997年,廈門在各中資商業銀行的配合下在全國率先開發建立了區域性的《信貸監測網絡》,數據準確率高達98%。隨后,“廈門金融咨詢評信公司”成立,“上海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成立,對廈門和上海的經濟金融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4月11日,長沙、武漢、合肥、南昌四市共同簽訂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旨在促進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營造誠信市場環境,增強區域凝聚力和競爭力,實現優勢互補和共贏。實現“一市失信、四市受限”聯動獎懲機制。
可見,政府對信用體系的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但這些工作,當前還僅限于文件精神,在全社會推動有滯后效應,怎樣落實下去,后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信用工作是牽動全社會的一個體系,必須全社會參與,真抓實干。
總之,現階段長沙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現代金融中心建設還不匹配、不協調、不適應,很多工作還在醞釀中,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尚未形成,社會成員信用記錄缺失,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
三、長沙現代金融中心信用體系構建
(一)重視信用信息公開,建立地方法規,推動信用體系建設?,F階段,企業和個人大量的信用信息數據掌握在政府各職能部門手中,如工商、稅務、銀行、海關、法院、交通、質量監督部門等等,它們擁有信用信息,但彼此相互封閉,不公開透明。例如,一個制造假冒偽劣產品公司可能在銀行成功貸款,因為質量監督部門沒有及時把信息公開,銀行貸款調查中也沒有一項要信貸人員辨別產品的真偽,有的產品真偽鑒定要靠專業技術,要借助設備儀器。因此,政府要出臺行政法規,公開透明地利用各職能部門的信用數據。
在公開信用信息的同時,又要注意保密企業和個人隱私,還要注意怎樣防止假信用信息出現。這就要求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在公開信用信息過程中,出現了泄密,怎樣處置?出現了假信用信息,怎樣處置等等,防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這些情況。政府各職能部門要起引領示范作用,弘揚正氣;要加快立法立規,推進信用信息數據大共享。
(二)建立全市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體系平臺。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為8.7億自然人、2,083萬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收錄自然人信息數量居世界各征信機構之首。但這僅僅是金融信用信息,離我們全社會全方位建立信用信息還差很遠。
長沙要建立全市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體系平臺,建議政府成立專門機構,管理信用工作。以長沙人民銀行征信數據為起點,再利用其他各職能部門公開透明的信用信息,聯網互動,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大數據模型平臺。平臺分兩部分:一是企業信用信息;二是個人信用信息。這個模型平臺還可以自動根據信用信息簡單評級,只要和政府各職能部門打過交道的個人、企業或法人代表,有不誠信行為的,都在這個平臺收集信息可查到,可咨詢信用信息,實現查詢一個網址,通曉全市信用信息。為長沙現代金融中心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為“四更城市”城市建設增添質量基因、注入質量元素。為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市的信用體系建設作示范。
(三)培育民營征信機構,構建信用體系。“我國征信服務水平與美國、歐洲等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培育和發展征信市場任重而道遠?!毖胄袟钭訌娬f。
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表示,我國征信市場方向是引入市場機制,形成公共征信機構與民營征信機構相互補充,適度競爭的格局。因此,民營信用機構作為政府信用機構的有力補充,要大力培育。
(四)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使守信用的人得到鼓勵,使失信的人受到懲罰,是信用體系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失信懲戒機制的主要措施:一是把交易雙方失信者或經濟生活中發生的失信行為,擴大為失信方與全社會的矛盾。主要通過各類民營信用中介公司生產的信用產品大量銷售,從而對失信者產生強大約束力和威懾力;二是對失信者進行經濟處罰和勞動處罰;三是司法配合。由于末來信用交易十分普遍,使得缺乏信用記錄或信用記錄歷史很差的企業和個人不可避免地被披露于相關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從而對其生存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五)政府主導示范,宣傳信用工作。政府是信用工作的主導示范標兵,要做好信用工作,政府要起帶頭引領作用,“打鐵還須自身硬”,政府職能部門的不誠信,直接導致企業、公眾的不信任,起到不誠信的示范作用,產生的不良影響非常大。
同時,政府還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與上海等前沿城市相比,長沙與沿海城市在信用體系建設宣傳中還存在差距。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是全社會參與的工作,不是政府發了文件,制定了規章制度,就算建好了。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動員,使民眾認知,讓全民參與。例如,2016年上海發起十大信用典型案例評選活動,推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形成政府、市場、行業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共治格局。長沙要進一步加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和解讀力度,推動有關部門健全和公開“黑名單”的產生標準及管理辦法,打造“信用中國”、“信用長沙”。
主要參考文獻:
[1]類延村.中國政府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的法治路線圖——理念、進程與前景[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5.1.
[2]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協力打造信用長沙[EB/OL].長沙市政府門戶網站,2016.7.8.
[3]李金.長沙向中部金融中心邁進,湘江沿岸成經濟增長新引擎[N].長沙晚報,2017.1.7.
[4]王雨本.如何構建我國社會誠信體系[N].光明日報,201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