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堂
摘 要:廢棄材料的運用在現代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中是不容忽視的。其質地、質感、肌理以及色彩是裝置藝術作品所用廢棄材料的極為重要元素,當然這些元素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極其常見的,并且在制作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媒介作用。現代裝置藝術家對廢棄材料的運用及選擇更加廣泛,在進行裝置藝術作品的表現與創作過程中,他們往往會選擇一些人們司空見慣的材料。并且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廢棄材料的各種屬性,在長期的裝置藝術的創作中,通常對所使用的廢棄材料進行更深層次的推敲與分析,進一步將藝術思想融會到廢棄材料中去,并通過廢棄材料來表現藝術思想。同時他們善于把握對廢棄材料的特性并以材料來塑造裝置藝術作品。
關鍵詞:裝置藝術;廢棄材料;廢棄材料美;回收再利用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步伐的迅速發展,廢棄物的不斷增加和人們對廢棄物不合理利用各種。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污染生活環境的重要趨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向往高層次的生活享受,在一定程度上由物質到精神上的不斷提高,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通過廢棄材料對裝置藝術的組合創作 ,不但提高了人們對生活水平的不同層次的認識,而且在物質文化中更加重視對廢棄物資源的合理再利用,通過節約資源對生產生活的素養不斷提高。因此,在城市化環境的帶動下城市建設與凈化的不斷改善,通過裝置藝術在材料和技法上的合理利用,突出表現的藝術形式在現在裝置中的一種價值趨向,在對未來視覺沖擊藝術形態下,利用不同的元素表現作品的創新意識和藝術理念。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行業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經濟形態下,審美思想的不斷提高,使得資源優化進一步改善。一方面是材料的加工,通過精神思想推理傳遞對地區性環境的分析,采取資源優化配置。在諸多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中挖掘眾多可以改善城市資源環境的重要方法,從而結合藝術的表現技能使得城市建設對自然資源相協調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城市化的建設和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呈現出藝術家對探求藝術材料和對裝置藝術的一個高度的藝術境界。與此同時,作為城市建設“環保節約型”中的重要節材措施,城市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體系也即將形成。那么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再利用也在研究如何將城市環境改善中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二)研究目的
在現代藝術中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從而使得社會標準的不斷提升,需求量不斷擴展,更多的是精神層面對美的界定,對美的追求,不斷在現代裝置藝術中得到表現,通過獨特的視覺元素和多元化的空間對廢棄材料進行加工再利用。達到廢棄材料在城市裝置藝術中的審美價值。但在裝置藝術中所使用的廢棄材料時代背景與藝術家的喜好以及人們審美觀念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屬于廢棄材料自身的應用法則。廢棄材料作為當代裝置藝術的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性的表現,最終是通過廢棄材料去實現的。因此,裝置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廢棄材料的局限性。廢棄材料的組織是裝置藝術的體現,在裝置藝術的實現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并使其內涵更豐富更具備個性特色。只有廢棄材料與裝置藝術的高度結合才算是優秀的裝置藝術作品。因此,兩者進行完美的結合才能產生濃郁意境并具美妙動人的藝術效果。裝置藝術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實用的材料、精妙的構思、杰出的設計、精湛的技術。那么廢棄材料則是裝置藝術創作當之無愧的基礎,假設沒有這個基礎,那么再杰出的設計思想和精湛的工藝技術就失去了可以實踐的載體,當然也就更不可能體現出其價值。因此,藝術家在裝置藝術創作中不僅要有廢棄材料這個基礎,并且還要對廢棄材料進行深刻的探究、認識、利用及開發。
(三)廢棄材料在創新理念中的應用
創新,顧名思義創造新的事物,起源于拉丁語。是以新理念,新思維為核心,以功能材料為工具,工藝技術做手段,對原有東西進行改造、改革和發展。創新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思考,想出新主意,二是行動,根據新主意做出新事物,它的風格往往與材料的選擇息息相關。設計風格的組織結構與形式特點均取決于廢棄材料的特性。因此每次對傳統工業化廢棄材料的改革與創新使之成為新型材料的產生與運用都能引發裝置藝術上的一次突破性的飛躍,所以說,廢棄材料的回收與充分利用,將會給藝術風格與流派注入新的血液,促進了新事物的誕生。在裝置藝術中單純的對新型材料的配置進行直接布局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裝置藝術的創新它應該包括利用、改造、組合,也就是利用新的工藝技術改造廢棄材料使之緊密結合,以今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
城市廢棄物大多來源于城市建設以及日常生活,在絕大多數人類心中,對于廢棄物已形成一種固定的價值與模式。唯獨裝置藝術家他們以另類的角度與創新的思維去重新看待它們,讓這些毫無價值的資源與新的環境緊密融合,發掘出它們所潛藏的價值,突顯出裝置藝術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所要表達的獨特地域文化及內涵,進而使得人們間接地領略到城市廢棄物在裝置藝術作品中的獨特魅力。絕大多數裝置藝術家它們利用城市廢棄物去烘托裝置藝術創作環境中的氛圍,比如將廢舊機械和零件制作成一些景觀小裝置藝術品,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既能突顯其文化特征又獨具趣味兒。藝術家將廢棄物拆遷重組,并以裝置藝術作品的形式重新展示給人們,在節省經濟成本與節約資源的同時也改善了城市環境的視覺價值提升了人們對事物的審美觀念及對生活環境的藝術品味。利用對廢棄材料的特殊性能,加以精妙的構思,杰出的設計,精湛的工藝技術不斷地吸引人們的目光,從而使人們對廢棄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耳濡目染,不學自能。
二、裝置藝術的基本特征
在城市裝置藝術中對抽象美的藝術具有獨特創作的創作理念,隨著藝術領域的不斷演變和對現代裝置藝術的不斷形成,在觀念上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通過可回收,環保,利用性能強的獨特優點,反映了廢棄材料在裝置藝術中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從而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高度,也賦有另一種語言的表達形式,反對素材的本身直接利用,擺脫傳統模式的審美趣味,成為現代藝術裝置中不可逾越的橋梁。
裝置藝術家通過對現有廢棄物的選材上,通過構成現代藝術本身所具有的性能突破其具有的直觀形態,對固有藝術表現的方式形成組合從而構成一件藝術品。同時,在對現代材料的選取上裝置藝術利用特定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城市表現力在表現形式上有所突破,目的是為了通過不受局限的藝術格局創造出對時空三維表現效,從而表達了藝術在現代生活中不可取代的表現形式。
三、城市裝置藝術美的表現
(一)廢棄材料表現力的基本要素
廢棄材料主要表現對材料的不同選取、組合利用、和本身素材的表現技能,通過原有的廢棄材料美感源自于環保節約型裝置藝術的材質本身。一般來說材質本身就具備了極高的美學價值,材質本身表現得恰到好處之時,會使裝置藝術作品產生更佳的藝術張力。在大眾審美的多元化的藝術表現中,城市裝置藝術遠遠超越傳統裝置的形式美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整體把握對廢棄材料的循環利用,對現代社會的不同需求結合各種不同的材料得一表現,當然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藝術的反常形態,人們對于裝置藝術作品的中美的欣賞和見解也有所改變,同時也正是藝術服務于思想的主旋律,在現代裝置藝術中不斷推進對藝術的創新,對藝術語言的表達,從而形成對材料本身的形式美,增強裝置藝術的表現力。在廢棄材料中通過材料自身的紋樣,通過不通的肌理來表現物質存在的不同樣式,利用組裝,換置對物體進行藝術改造,從而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觀念上的統一,也正是一種自然狀態下的原始之美。
(二)廢棄材料在裝置藝術中美的內涵
廢棄材料在裝置藝術作品中主要表現了藝術文化的變革和材料語言的創新型特點,通過鮮明的變現形式運用普通、簡單的材料進行表現和創作。因此,裝置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藝術家通過對廢棄材料的創作,不斷改進,形成一種獨特的、綜合的,多元的藝術形式來豐富的美的視覺沖擊力,從而體現了藝術思想的一種高度升華,在此也拓展了藝術題材的局限性。
在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加工過程中,在不同的材料開發中有著不同的藝術感受,通過對美的組合配置形成強有力的藝術表現力,因此,裝置藝術家對使用的材料的廣泛了解和利用達到一種來改造藝術形式美感的靈感,來追求藝術思想的本質。
四、結語
總之,廢棄材料是裝置藝術創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時代感,在不同的藝術創作中,利用廢棄材料的媒介載體來表現生態壞境在裝置藝術中的不同表現,對城市建設的探究與運用,從而使得裝置藝術與現代文化思潮相統一。因此,在裝置藝術中不同的廢棄材料并加以回收創造出不同的視覺藝術。在探索思想上也是一種文化的需求和思想上的審美意識,從而值得我們反思呼吁共建和諧城市,生態文化建設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湯姆金斯.杜桑[M].李星明,馬曉琳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1:8.
[2]唐睿.開拓裝飾藝術的材料美[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01):120-122.
[3]向偉.材料在裝飾設計中的藝術表現[J].美術大觀,2009,(07):122-123.
[4]張繼東.消除和制造距離:關于裝置藝術對藝術與生活態度的斷想[J].世界美術,2002,(03):62-63.
[5]曹立潔.論綜合材料在裝置藝術中的運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03):121-123.
[6]趙雁,陸昊,張雙保.談材料在裝置藝術作品《呼吸》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06,(06):122.
[7]朱純軍.從裝置藝術作品《旋律》中談材料美感[D].蘇州大學美術學院,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