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賈凱

摘 要: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其目的是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而產品系統設計就是充分考慮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系統化思想。從滿足中國制造2025需求的角度,分析產品系統設計的趨勢,順應發展中國制造2025戰略。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產品系統設計;設計趨勢
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各國都在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吨袊圃?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的目的之一就是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這離不開對產品系統設計的每個環節的優化,本文基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產品設計階段中的實用性、經濟性、美觀性、安全舒適性、可持續性和文化認知等方面進行分析,使產品系統設計加快適用于中國制造2025。
一、中國制造2025戰略
20世紀后半葉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世界工業化出現了一系列歷史性的新變化[1]。目前,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全球制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我國也在新一輪的發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國務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中國制造2025》的強化高端制造業的國家戰略規劃,是建設中國為制造強國的三個十年戰略中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方針就是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二、產品系統設計
產品的系統設計思想就是充分考慮到產品的整體、綜合的設計理論。產品設計走向產品設計系統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對一個產品系統設計進行評價的六個要素為產品的實用性、經濟性、美觀性、安全舒適性、可持續性和文化認知。那么為適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產品系統設計中的每個環節都應滿足、順應新發展的要求。
三、基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產品設計六要素分析
為滿足產品系統設計對產品設計中的全面性要求,使其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針,實現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模式,對產品設計中的六大要素進行分析,并將其作為產品系統設計目標,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全面滿足新模式的需求。
(一)產品的實用性
產品的實用性是指產品的功能性即其發揮的作用。在考慮產品功能時要從系統的角度出發,時代的發展注定人們對產品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功能單一的產品逐漸被摒棄。就如原始的通訊工具發展到今天的移動終端一樣,產品功能終將走向多功能智能化方向。而順應新形勢下的銷售無人化、生產無人化以及個人化得產品趨勢,產品的功能也將向模塊化、參數化
發展。設計制造中的集約化包括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其實現方法就是模塊化。模塊化設計是指在對一定范圍內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規格的產品進行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功能模塊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可以構成不同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的設計方法[2]。產品功能的模塊化和參數化就是解決中國制造2025可定制化產品,根據消費者需求,使其便于組裝,更高效的進行產品供應。
(二)產品的經濟性
產品的經濟性是指產品生命周期成本,除了包括成本策劃、開發、設計、制造、營銷、物流等過程中的成本,還包括貫穿在產品使用、處理和回收等過程中的成本,主要是環境衛生、污染處理等所發生的成本支出。當前的生產方式注定了產品生產周期成本高,想要生產出一件產品需要聯絡好所有的本產品相關零部件的材料供應以及加工工廠,這就導致著生產成本高、生產周期長。而中國制造2025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歸于一個終端,消費者在網絡上下單,這個終端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因此大量的減少了產品開發、制造、營銷和物流成本,便可將其投入到設計階段中去。因此產品的生產方式就趨于柔性生產方式,形成一個開放的系統即可跨越車間、可跨越企業、可跨越地域、可跨越國界。環保和經濟性是綠色設計的兩大驅動力,環境立法及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迫使企業兼顧生
產產品的環保友好性,而經濟效益驅動企業改進產品設計,降低產品生命周期成本[3]。
(三)產品的美觀性
產品的美觀性是指產品的形態、材料、色彩和加工工藝。產品設計的美學和符號價值是影響消費者產品選擇的重要因素,對企業產品戰略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4]。對于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的產生,產品語義在產品造型設計中起到引導作用。好的設計是會說話的,好的設計能闡明產品的結構,如果能讓用戶通過直覺了解產品的功能,那會更好,最好的設計是讓產品不言自明[5]。從芝加哥學派的代表建筑師劉易斯·沙利文( Louis Sullivan)提出著名的“形式追隨功能(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思想[6],再到后來“形式追隨情感”、“形式追隨表達”、“形式追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設計中的形式和功能在相繼發展的道路上走到了今天。新形勢下的產品功能逐步趨于模塊化,而產品的形式上也將追隨著模塊化的腳步。產品的模塊與模塊之間完成更好的銜接成為了造型表達上的要素。就拿iPhone5c來說,如圖2,個性化的手機殼顏色使消費者可以將后殼顏色隨意更換。
(四)產品的安全舒適性
產品的系統化設計要求設計要以人為本,產品的安全性能是產品使用的前提保障,產品的舒適性要求在產品設計中正確處理好人和產品的關系。中國制造2025形勢下的產品供應要求更多的是無人化的生產,機器的應用將取代人力的勞動。機器本身就是設計的產物,新形勢下的機器將越來越智能化,操作智能化就意味著交互設計在新時代中起著重要的地位。體驗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個性、完美體驗為產品帶來創新,而體驗的創新則需要完美的人機交互[7]。由于產品功能逐漸多元化就使得產品操作上變得復雜,智能的操作器是產品未來的趨勢,那么產品設計就要從人機關系轉向對交互界面設計的重視。如圖1,簡潔易懂的交互界面會使產品功能得到更好的體現。endprint
(五)產品的可持續性
產品的可持續性是產品綠色設計的要求,綠色設計是指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充分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產品設計對可持續性的考慮正順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從設計階段解決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問題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工業設計4R原則包括Reduce、Reuse、Recycle、Regrow,意為減少環境污染、減小能源消耗、產品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和生產材料再生(經濟林的建設就是生產材料再生的實施體現,如圖2。綠色設計是21世紀全新的工業設計理念,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8]。中國制造2025戰略歸根到底還是為了適應人類生存而發展的戰略,所以綠色設計是產品設計中必然遵循的設計法則。
(六)產品的文化認知
產品的系統設計要求產品設計充分考慮消費者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歷史背景等因素,在產品中充分體現人性化和個性化?,F今社會不斷地發展,消費者的口味也在不斷地變
化,而中國制造2025可以有效地應對市場,幫助設計師不斷了解消費者欣賞水平的變化,依靠互聯網這個廣闊的開放性平臺實施產品設計,增加了消費者和設計師的互動。中國制造2025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產品開發的弊端,讓工業設計走出產品開發的流程,直接與消費者對話,或能夠通過眾籌等平臺試探消費者的意見,然后直接找廠商定制出產品,這樣的設計服務不僅能夠滿足真正使用者的需求,同時也為產品開發者帶來了更多的利潤。
四、工業設計師把握中國制造2025機遇
在中國制造2025時代要求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堅持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對這樣的變革,傳統的以產品造型設計為工作核心的工業設計師,其服務內容和素質要求也更加綜合化。設計師在企業中的地位日益劇增,設計師將不但扮演者設計者的角色,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到銷售,設計師都將進行全程的管控,這也要求設計師要具備全方面的素質與技能。新時代要求設計師要不斷創新,在中國制造2025中設計師必將扮演者整合者和引領者的角色,設計師對系統知識的更新、對新資源的合理應用將衡量著其是否能跟上時代甚至引領時代的標準,這代表著其是否能改善人類的生活也是個人、企業乃至國家未來發展的成敗準則。
五、結語
中國制造2025將是中國制造業革命性的變化,而其對工業設計行業的影響也無疑是巨大的。本文闡述了中國制造2025形勢下對產品系統設計要素的分析,為未來的產品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希望設計師能把握新時代的機遇,盡快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碚.全球競爭新格局與中國產業發展趨勢[J].中國工業經濟,2012,(05):5-17.
[2]李慧姝.面向工業4.0的模塊化和參數化設計[J].科技視界.2009,(09):152-154.
[3]謝家平,孔令丞,陳榮秋.綠色產品設計的成本分析模型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3,(02):44-49.
[4]李東進,李研,武瑞娟.產品設計領域的消費者審美體驗[J].心理科學進展,2013,(02):336—346.
[5]劉璇,徐飛.形式追隨功能——《公共圖書館面積規劃研究》讀與思[J].圖書情報工作.2012,(07)135—137.
[6]張成忠,孔梅.交互設計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J].包裝工程,2011,(08):68-71.
[7]楊明朗,蔡克中.工業設計的未來之路綠色設計[J].包裝工程,2001,(03):22-25.
[基金項目: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SJCX17_0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