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今年以來,雅安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三個關鍵”,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基層干部“微腐敗”問題。
緊盯關鍵人,堅持教育引導走在前。緊緊盯住與基層群眾接觸最多、利益關聯最大的基層黨員干部、執法部門和服務窗口單位人員,加強教育引導。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以及輿論引導。緊盯關鍵事,堅持專項整治重在嚴。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緊緊盯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提高群眾滿意度。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蠅貪”“村霸”,整治“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庸懶散浮拖”。緊盯關鍵點,堅持長效機制落到實。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完善基層制度,把常態長效機制落到實處。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印發《市委2017年黨建工作要點》,制發《雅安市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十條措施》,著力解決鄉村黨組織基本制度不規范、基本活動不經常開展的問題。推進“陽光村務”微權清單制度,將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推進明察暗訪制度。按照“一月一次督查暗訪、一季度一次現場會、一年一次考核評價”的要求,健全基層黨建督查、推進、考核體系。(雅安市委組織部 余松 劉成錦 張燕)
近年來,遂寧市研究制發《關于加強扶貧開發攻堅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施意見》,大規模開展脫貧攻堅干部教育培訓,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提升推進精準扶貧的理論素養、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
精心確定培訓對象,著力提升扶貧干部素質。堅持以縣(區)、重點鄉鎮黨政干部、貧困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和扶貧干部為培訓主要對象,分層分類開展教育培訓,確保縣級領導干部、重點鄉鎮黨政班子成員、貧困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專項扶貧干部和社會扶貧干部等“五個責任主體”均實現全員培訓。精準設計教學內容,著力增強培訓實效。深入開展培訓需求調研,根據培訓對象的職責、特點、需求分類分層設置課程。堅持以理論指引、政策舉措、實踐操作、知識技能為培訓主要內容。精細安排實踐鍛煉,著力增強實戰能力。著眼“增進各級干部的責任擔當、提升領導精準扶貧實際能力”,設置“走基層明責任、進農家知擔當”實踐教學活動和“我為脫貧攻堅提條建議”專題討論活動;安排為期一個月的駐村實踐調研活動,每位學員到一個貧困村蹲點調研,圍繞貧困村的“脫貧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情況,開展精準脫貧工作推進情況調研,為貧困村脫貧致富支招。(遂寧市委組織部 譚久宏)

今年以來,德陽市進一步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突出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增強了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
德陽市把黨員作為黨組織生活的主角,在“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中,安排黨員開展入黨故事分享,結合崗位職能職責講“微黨課”“微業務”等活動;對上級作出的重大安排部署,組織黨員結合實際,采取問題式、互動式、案例式等方式進行宣傳解讀。同時,建立黨員互評互幫制度,在組織生活結束時,黨員之間互相提出意見建議,大家在溝通交流中共同受益、共同成長。(德陽市委組織部 周杰)
今年以來,綿陽市制定“一清單兩辦法”,明確任務清單、指標體系、實現路徑和驗收標準,定事定責、定量定標,以“繡花”功夫抓好基層黨建規范化。
建立基層黨建7大領域9項規范化建設清單。根據各領域基層黨組織職能定位,制定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清單。制定45類453項由要求、任務、措施、標準、考核構成的指標體系,確保有標準、能看懂、易操作。制定黨的組織生活6項規范化辦法。嚴格實行有主題、有討論等“六有兩公開”規范化標準,并以“7+X”主題黨日活動為基本抓手,組織黨員在主題黨日統籌開展活動。嚴格實行民主生活會全程督導“六叫停”,嚴格落實黨支部經常性談心談話“六必談”“四個重點”,規范民主評議黨員“三評一定”程序,明確評定不合格的10種反向標準。制定基礎性根本性工作8項規范化辦法。對農民工、高知群體、非公和社會組織等“四個重點”領域實行發展黨員摸排、調控、考核全程預警。嚴格實行黨組織關系轉接“五清晰一談話”。健全請示報告、換屆指導等機制。實行代表資格年審制度,推動代表作用經常性發揮。實行有專人、有檔案室等“六有”管理。明確五類督查重點,每年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嚴格執行黨徽佩戴時間、場合、標準、發放管理“四統一”標準,提升黨員身份意識。(綿陽市委組織部 尹經波)
為打造一支講政治、守紀律、敢擔當、知敬畏的骨干力量,今年,彭山區委出臺《關于抽調科級后備干部參與巡察工作暫行辦法》,要求全區所有正、副科級后備干部必須至少參與一次巡察工作。
被抽調人員無特殊情況,必須服從組織安排,若不服從安排的,取消其科級后備干部資格。抽調期滿,區委巡察辦將對抽調人員巡察期間的政治表現、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情況作出鑒定,由區委分管領導審簽后交區委組織部和原單位存檔備案,作為提拔使用、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通過抽調后備干部參與巡察,切實讓干部明規矩、守紀律、敬法紀。截至目前,全區已有21名科級后備干部抽調參與巡察工作,在干部隊伍中反響很好,干部隊伍作風有效轉變。(彭山區委組織部 先張玉 劉銳)
今年4月以來,成都市高新區以科技預防腐敗為重點,督促各基層單位依據自身情況開展預防腐敗創新項目,積極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一體機”暢通群眾監督。在肖家河街道“智慧肖家河”一體機上試點開通“廉政信箱”,除了播報街道及各社區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外,老百姓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各種訴求和咨詢,也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反饋,并在48小時內得到專業答復,以強有力的科技倒逼“主體責任”落地生根,為專項治理“微腐敗”工作落到基層、落到實處打下基礎。“信息化平臺”補足傳統管理模式短板。結合工作實際,打造國土資源綜合業務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廉政風險防控、交換共享、網上審批,改變了此前重審批輕監管的情況。“智能化平臺”找準廉政風險點。針對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積極探索“制度+科技”監督模式,在桂溪街道試點打造了“工程領域風險防控智能化平臺”,對街道各類工程項目的設計、送審等環節實施有效管理,并形成完整記錄,此外還設計了預警系統,防控潛在風險。(成都市高新區紀工委 黃毅)
近年來,青白江區深入開展“夯基工程”,堅持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以建臺賬、抓組建、優設置、嚴獎懲為抓手,促進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
量化黨建臺賬,做到“心中有數”。組織各鄉鎮(街道)、園區及區級相關部門,對所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經營運行情況、建立黨組織情況等進行摸底、核準。同時建立“需要鞏固”和“需要提升”臺賬,找準原由,明確對策和完成時限,精準鞏固提升。細化集中組建,做到“手中有招”。根據黨員人數,成立黨組織或建立聯合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通過建立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開展黨建工作。優化組織設置,做到“眼里有活”。采取區域聯建、掛靠組建等方式合理組建聯合黨組織,對于經培養發展符合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聯合黨組織,及時完成單建。探索“雙重指導,雙重管理”模式,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采取轄區和行業主管部門雙重指導,增強指導實效;對功能型黨組織的黨員,實行雙重管理,既可在原黨組織行使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又能在功能型黨組織參與學習活動。強化考核懲處,做到“頭頂有戒”。把“兩個覆蓋”工作納入目標考核、述職評議、干部考察等重要內容。(青白江區委組織部 萬啟偉)
去年以來,納溪區創新推行“六定六促”工作法,強化第一書記管理和作用發揮,助力脫貧攻堅。
定職責促履職。將第一書記職責明確為宣講黨的政策、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等8大基本職責,逐項進行細化量化,解決第一書記任期干什么的問題。定目標促效率。將貧困村、貧困戶按期脫貧不返貧,建強村班子隊伍作為第一書記的終極目標,解決第一書記駐村任職為什么的問題。定預期促干勁。制定了《關心愛護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實施辦法》,從培養使用、待遇保障等5個方面出臺27項激勵措施,讓第一書記看得到干事創業預期。定任務促實績。每月制定第一書記工作任務清單,緊盯2017年全面脫貧任務和時限,倒排工序抓落實,讓第一書記分清主次、把準重點。定項目促示范。每名貧困村第一書記領辦1個黨員精準扶貧“三帶工程”示范項目,帶領5戶以上黨員貧困戶率先脫貧,示范帶動10戶以上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讓貧困戶脫貧有榜樣、致富有標桿。定經費促保障。為第一書記提供周轉房和生活保障,全額保障貧困村第一書記每人每年7.3萬元專項經費,駐村費用回派員單位報銷,讓第一書記“糧草”充足,專心攻堅。(納溪區委組織部 楊玉林 彭才君)
今年以來,射洪縣以“三套制度”拓展深化“學、做、改”,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建立“三個一”學習制度,推動學習教育“常學、深學”。“一周一學”促學習。以召開“黨小組會”、周例會為契機,采取“朗讀領學+紙筆抄學+視頻教學”模式,促使黨員抓學習。“一月一講”促提升。以“黨課”為重要平臺,采取外請專家講、內請黨校教師講、干部職工輪流講等形式開展學習。“一季一考”促實效。以召開“支部黨員大會”為契機,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對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建立“三位一體”活動制度,推動學習教育“立做、實做”。建立“主題黨日活動”制度、“走基層”活動制度和“黨員志愿服務”制度,以“走”促“學”,以“走”促“做”,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中做合格黨員,當干事先鋒。建立“三單管理”制度,推動學習教育問題整改“愿改、真改”。建立責任清單,確保學習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擔責”。建立問題清單。開展問題自查活動,并一一對應提出整改措施。建立處罰清單。確立各單位紀委(紀檢組)為責任主體,加大對支部黨員違規違紀案件的處罰。(射洪縣委組織部 余寧)
今年4月,貢井區在服務管理、監督考核、跟蹤記實上下功夫,全面加強第一書記管理工作。
服務管理精細化。建立“3+1”結對幫扶制度,安排1名鄉鎮(街道)領導干部、1名包村(社區)機關干部、1名村(社區)干部與第一書記開展結對幫扶。每月鎮黨委書記、分管副書記、包村領導與第一書記開展1次談心談話,及時掌握思想和工作動態。監督考核常態化。簽訂《任期目標責任書》181份,制定工作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嚴格執行駐村考勤、請假報備等制度。不定期巡回督查,對在崗情況、履職情況、廉潔自律情況開展明察暗訪。跟蹤記實全程化。實行全程記實制度,印發《駐村工作臺賬》,建立民情工作日志,隨時記錄村民的個人訴求、生活難題、意見建議,及時上報駐村工作照片,詳實記錄幫扶措施,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貢井區委組織部 楊軼)
最近,雁江區創新開展鄉鎮(街道)“黨建拉練”行動,并在丹中保片區先行試點,采取“看、述、評、改”的方式,助推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現場觀摩“亮成績”。堅持近期受到批評通報的不選、典型經驗雷同的不選,圍繞“黨建引領”主題,綜合確定了4個示范點位。明確示范點落實一套解說詞、一名解說人、一處觀摩現場、一套軟件資料。集中述職“理思路”。將述職作為“黨建拉練”行動的重要一環,提前制發農村黨建半年任務清單,要求各鄉鎮對照半年工作任務特別是“強基創新年”主題活動,客觀真實講成績、不虛不空講問題、突出重點講打算。立體點評“明虛實”。參會人員“眾評”試點經驗,既看思路方法又看態度作風。組織部長“辣評”大會述職,一對一據實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希望。鄉鎮互評工作成效,按照“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開展民主評議。從嚴整改“促提升”。各鄉鎮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和點評反饋意見,建立問題、責任、整改“三張清單”。區委組織部將“黨建拉練”行動整改情況納入季度督查和預警管理,真正把問題整改到位。(雁江區委組織部 羅勇)

最近,為豐富“農民夜校”教學形式和內容,切實提升“農民夜校”教學效果,汶川縣三江鎮柒山村和龍竹村組織全村黨員、群眾代表與三江鎮干部職工在柒山村“農民夜校”聯合開展了“黨建促扶貧”活動。
三江鎮從柒山村和龍竹村的群眾實際興趣出發,精心策劃了這次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活動中,黨員們進行“紅歌演唱”,并讓群眾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學習各類惠民政策、知識,活動現場不僅有扶貧知識、文明四風、黨建知識等有獎問答,還有搶凳子、拔河比賽等游戲。村民們對這種形式的“農民夜校”教學活動展現了極大的熱情,還紛紛就家鄉的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把“農民夜校”教學活動與文體活動相結合,只是汶川縣提升“農民夜校”教學效果的一次有益探索,汶川縣將繼續創新,開展更多形式和載體的“農民夜校”教學活動,為阿壩州“農民夜校”基礎建設、教學設計、效果反饋等積累經驗。(汶川縣委組織部 楊超)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