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進智
博覽
新農村建設的指路明燈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重要講話的三點心得
文 董進智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講話,學以致用,這是省委農工委新農村處始終沒有放松過的一件大事。最近,我們又加強學習,要求每位同志在一個月內把印發的學習讀本通讀一遍;接著,一個一個專題學習,弄明白一個一個問題。這里,我談談三點讀后心得:
前不久,我們對十八大以來我省新農村建設進行了系統總結,形成了一個綜合報告。在分析總結當中,我們得出了兩個基本結論:

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供
其一,我們的新農村建設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創造了鮮明的四川特色。這些年,我省把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與全面小康目標緊密銜接,注重“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著力打造升級版,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16311個。中農辦認為,四川的理念和做法,或許就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返璞歸真”,可能就是今后新村建設的“理想模樣”。今年,《人民日報》至少五次報道了我省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其中兩篇在頭版重要位置,在報眼上用醒目的大字稱贊我們:棒棒噠!
其二,之所以能夠取得以上成績,最重要的一條,在于始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我們新農村處為例,我們隨時隨地收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指示,看總書記關心什么、講了什么。我們還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新農村建設的論述。根據總書記要求,我們及時研究四川新農村建設怎么辦。比如,總書記在新型城鎮化工作會和農村工作會上都強調,“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據此,我們提出把舊村改造作為重要舉措,得到省委采納。我們對農村大拆大建的反思,刊登于《四川黨的建設》,后來還被評為2016年四川新聞獎評論類一等獎。
我們學習總書記關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講話,注重聯系實際,一點一滴領會,觸類旁通。近幾年,我們在《人民日報》等黨報黨刊發表理論文章30多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工作會上、在云南和吉林等地調研中、在小崗村座談時,都強調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帶著鄉村發展有哪些規律這個問題,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審視我省新農村建設歷程,環顧省外、國外的情況,嘗試著從鄉村與城市、新村與產業、村莊與自然、村莊與村莊、村莊與歷史文化等多種關系中,去找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尋求鄉村建設發展中帶規律性的東西。我們透過大量的現象,初步看到一些必然性的聯系,暫且稱之為互動律、融合律、和諧律、差異律和傳承律。
以互動律為例,我們指的是鄉村與城市的互動,它要求城鄉之間的人口、資源和生產生活要素雙向流動。我們發現,在這種流動中,村莊往往經歷著衰落與復興的歷史性變遷。一般而言,城鎮化50%是個重要節點,越過這個節點,許多鄉村會陸續開始復興。當然,我們同時也注意到,鄉村的復興是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復興,不能脫離城市化軌道;鄉村的復興也不是所有村莊的復興,一些村莊不可避免地會走向消亡。
我們對鄉村發展規律的認識,逐步獲得了一些認同,也在實踐中得到了一些印證。這說明,我們聯系實際一點一滴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有效果的。
這次通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深感內容博大精深,常讀常新;深感我們這些年的學習還是粗淺的,遠遠不夠深入。
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平時根據工作需要,針對具體問題,從相關論述入手,一點一滴學習領會。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對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研究的成果,還被評為第十七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問題在于,我們常常滿足于一時一事的、零零星星的學習,缺少完整性、系統性,準確性也因此受到局限。這正是我們今后要注意的問題。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一個長期的、常態的過程,我們將按照“兩學一做”的要求,按照委里的部署和機關黨委的安排,完善學習計劃,以前一階段的學習為基礎,在系統掌握上下功夫,在解決問題上見功力。一是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的講話同整個系列講話的學習結合起來,從總體上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論述;二是原原本本、一字一句通讀原文,防止望文生義、一知半解、斷章取義;三是完整、準確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想,防止掛一漏萬、片面理解、以偏概全;四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專題調研,防止脫離實際、坐而論道、紙上談兵。
堅持不懈、系統深入地學習,我們的認識達到新高度,思想進入新境界,工作干出新水平,從而為全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作出新的貢獻!(責編:陳暉)
(作者單位:省委農工委新農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