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飛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理論與方法探索
中國和日本足球職業化發展歷史對比研究
林曉飛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中、日2國職業化歷史發展進行對比分析,找出中國足球職業化發展歷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今后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發展提供些許指導和理論借鑒。
足球職業化改革;發展歷史;足球體制
1.1 準備階段
中國足球職業化的準備階段具體時間為1992—1993年。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在北京市召開紅山口會議,會議將今后足球改革方向、工序流程、所需確認的體制等進行認證統一,而足球實體化和職業足球俱樂部等改革構想得以有機確認,儼然成為體育體制改革的關鍵突破位置點。1993年,現代我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足協等,紛紛到歐美等足球強國進行其機構設置、組織管理、俱樂部結構、職業聯賽組織實況、國家隊建設等細節考察。1994年,中國足球甲級聯賽正式開幕,標志著足球改革進入了實質性運行階段。
日本職業化的籌備階段時間大約在1986—1993年。1986年,日本足球協會對業余運動員注冊管理規定進行了重新的修訂,第1次注冊日本職業運動員。從1987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職業足球運動員進行了注冊,這對日本足球職業化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1989年6月,日本對聯賽俱樂部參加的條件、俱樂部的參加意向等進行討論和調查。1993年5月15日,日本足球職業聯賽(J聯賽)在東京國立體育場正式舉行,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足球職業化管理體系。
1.2 發展提高階段
1994年4月17日,中國足球甲A聯賽正式開幕。步入1999年之后,關于虛假繁榮等矛盾問題廣泛交織,使得我國足球職業化發展工作也面臨著極為深刻的挑戰困境。從2001年開始,我國足球界便成功地布置反黑活動。在中國足球甲級聯賽10年期間,它對加速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進程起到關鍵作用。
1994年日本職業聯賽共有10支俱樂部參加,采用的是三階段雙主客場賽制。然而,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再加上球員的年薪頗高,使得J聯賽各俱樂部接連出現資金問題。此外,日本足球在世界比賽中戰績也接連下降。因韓日世界杯的舉辦,2002年和2003年日本J聯賽的每場平均觀眾人數超過了16 000人,從2004年開始,日本J聯賽每場平均觀眾人數一直保持在18 000人以上(圖1)。2002年以后,J聯盟的規模繼續擴大,J聯盟俱樂部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一直到2013年,J聯盟的俱樂部數量增加到40支。
1.3 逐步完善階段
2004年,中國足球甲級聯賽改為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第1屆聯賽共有12支隊伍參賽。到2008年,中超的參賽隊伍增加到16支,比賽方式實行主客場雙循環的方式。在2009年開始的“反賭掃黑”風暴,是對中國足球的羞辱,但又為中超聯賽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中國有不少投資人看到了中國足球的發展潛力,將目光轉向了中國足球。2005年,日本J1聯賽共18支球隊參加比賽,J2聯賽共有12支球隊參加比賽,并且賽程實行“春秋制”、升降級制度及“準入制”等一系列改革改革。到2011年,J聯盟的俱樂部增加到40家,包括J1聯賽18家、J2聯賽22家。
2.1 完善職業化管理體制
中國足球職業化管理體制改革所面臨的困境來自于制度和體制的矛盾沖

圖1 平均每場觀眾人數趨勢圖
突。這種體育改革勢在必行的論斷已經在2008年后形成共識。但是,時至今日,改革仍然改變不了這種“制度”“體制”上沖突的困境。2015年3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揭示了1992年足球改革失敗的原因。孫科在《中國足球改革詮釋——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思考》一文中寫道:“掌握足球最全面資源與信息的中國足協,最了解事實與真相,其反省也都是深刻的、坦誠的,只不過這些具有免疫力的反思從來都是建立在求穩基礎上的權力迷戀,源自于中國長久以來形成官商利益復雜糾結的深層文化心理。”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優化領導機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健全協會管理體系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2.2 建立以校園足球為主導的多元化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足球運動一直深受青少年的喜愛,一個國家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競技水平往往代表著國家足球競技水平。《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提到:要發揮足球的育人功能,推進校園足球的普及,促進文化學習與足球學期共同發展。要高度重視青少年足球人才的文化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燦爛、富有、生機。另外,要轉變只重視學習成績的傳統觀念,并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最后,體校和普通高校要建立起一個密切的交流體系,提高合作意識。
2.3 加強和完善足球文化和法律體系
足球俱樂部應與媒體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保證更多的信息能夠得到最大限度地宣傳,從而使聯賽的影響力度和關注力度進一步加強。同時,我國的足球職業化事業剛剛起步,在法律建設方面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去完善,保證我們俱樂部、球員、教練員的合法權益,只有依法行事,才能使我國的職業化進程順利地進行下去。
通過對比中、日2國之間足球職業化歷史發展,中國和日本在職業化發展水平上還是有較大差距的。所以,為了提高我國足球運動的水平,首先要切實落實好《中國足球改革方案》提出的“三步走”戰略,深刻反省職業化以來出現的問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活力,創造公平誠信環境,鼓勵保護平等競爭。其次,我們要認清中國和國外職業化水平的發展差距,不斷完善足球管理體制,提高管理部門人員的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培養全民對足球環境的興趣,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要加強自我創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根據我國國情有選擇性地借鑒職業化水平比較高的日本和歐美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早日實現與國際足壇的接軌。
[ 1 ]葉家寶,韓丁.我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制度創新研究[ 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 (4):6-8.
[ 2 ]王冬舟,劉丹.論中國職業足球認同危機及治理[ J ].中國體育科技,2009,45(3).
G843
A
1674-151X(2017)01-03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18
投稿日期:2016-11-11
林曉飛(1991—),碩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