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愛宗 李榮年 姜艷輝 謝志超 榮亞倫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江愛宗 李榮年 姜艷輝 謝志超 榮亞倫
目的 分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老年結直腸癌患者,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7例。對照組給予傳統開腹手術治療, 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安全性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且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26%(2/47), 對照組為23.40%(11/47),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中腹腔鏡的應用, 對治療效果的提高可發揮重要作用, 且安全性較高, 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老年結直腸癌;開腹手術;腹腔鏡;療效
作為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 結直腸癌發病群體多見于老年患者, 若未及時控制治療, 極易加重患者病情, 嚴重時將致死。臨床治療中, 傳統方法以直接開腹手術為主, 盡管也可獲取一定治療效果, 但其創傷較大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對患者預后有明顯影響。臨床實踐研究發現, 手術治療中引入腹腔鏡手術治療, 可彌補傳統開腹手術的不足。本次研究將就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治療中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兩種方法應用效果做比較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3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4例結直腸癌老年患者, 患者均無合并腸梗阻、臟器腫瘤遠處轉移、惡液質。其中男42例, 女52例, 年齡59~72歲,平均年齡(64.5±2.5)歲。按照Dukes分期, 其中A期、B期、C期各26例、35例、33例。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7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給予傳統開腹手術治療, 操作流程為:①系膜分離, 需按照一定的順序開展, 如將直腸乙狀結腸左側系膜先分離, 在此基礎上進行右側系膜分離, 分離后匯合,然后分離骶前、直腸后壁間隙, 根據腫瘤位置進行分離水平確定;②術中操作, 以系膜血管高位作為結扎部位, 做根部結扎處理, 操作時應避免擠壓瘤體, 需切除腫瘤遠端腸管,清除淋巴結、脂肪組織, 確保完全切除直腸系膜[1]。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式, 操作流程:①患者取截石位, 保持頭部位置低腳部位置高, 于臍部下方做手術切口, 將約12 mm長的Trocar管插入, 進行人工氣腹的構建;②保持15 mm Hg(1 mm Hg=0.133 kPa)氣腹壓力,取兩髂、右鎖骨中線交叉位置, 置入12 mm長的Trocar管,該處為主操作孔, 而輔助操作孔的選擇則為右鎖骨、左鎖骨中線位置;③腹腔鏡下做系膜游離, 清掃系膜血管根部及其周圍淋巴結, 若患者手術為腸吻合術, 需做腹壁切口引出體外, 切除乙狀結腸或右半結腸, 而行直腸切除術患者, 需將吻合器置于肛門處, 使整個手術順利完成[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各項指標觀察比較,如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同時, 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觀察, 如肺部感染、尿潴留、吻合口漏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圍手術期相關指標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且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術中出血量(m l)手術時間(m i n)腸鳴音恢復時間(d)下床活動時間(d)觀察組47125.6±15.2a183.6±20.51.2±0.3a1.8±0.5a對照組47187.9±20.3185.8±26.72.8±0.53.5±0.8
2.2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術后出現尿潴留、吻合口漏各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4.26%(2/47);對照組術后出現1例肺部感染、1例尿潴留、3例吻合口漏、3例泌尿系統感染、3例切口感染, 并發癥發生率為23.40%(11/47)。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直腸癌本身為惡性腫瘤, 在疾病發展下將出現較多如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貧血以及發熱等癥狀, 需給予手術治療方式[3-6]。但值得注意的是, 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方法應用具有創傷大、恢復慢、并發癥發生率高等特征。對此便可考慮引入腹腔鏡手術治療, 其應用下使手術視野擴大, 解剖結構可清晰的呈現, 這樣在分離組織間隙、結扎血管等各操作中都更加容易[7-10]。
本次研究可發現,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且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充分說明腹腔鏡手術取得的臨床效果明顯, 同時觀察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可說明腹腔鏡手術下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 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中, 腹腔鏡手術方法的應用可取得顯著效果, 且安全性較高, 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1] 謝軍, 張文利.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老年結直腸癌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實用癌癥雜志, 2016, 31(11):1845-1847.
[2] 江志遠, 鐘武, 高楓, 等.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4(12):905-908.
[3] 閆軍, 李亮.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安全性及遠期療效比較.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5, 22(2):109-112.
[4] 錢晶, 蔣春雷, 錢友慶.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療效比較.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06, 26(10):1533-1534.
[5] 陳建鋼, 張學利, 章勇, 等.腹腔鏡與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老年人乙狀結腸癌及直腸癌的臨床對比研究.中國臨床醫學, 2011, 18(3):344-346.
[6] 徐建慶, 徐勇, 雷磊, 等.腹腔鏡與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老年人乙狀結腸癌及直腸癌的臨床對比研究.陜西醫學雜志, 2013, 42(8):1003-1005.
[7] 張康為.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的療效.中國老年學, 2013, 33(22):5593-5594.
[8] 閻海.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近期療效比較.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26):43-45.
[9] 郝榮.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的短期生命質量比較.中國醫科大學, 2012.
[10] 李森, 俞一峰, 馮強.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腸癌比較.浙江臨床醫學, 2012, 14(2):183-18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14
2017-05-31]
124010 遼河油田總醫院普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