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利媛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放射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基于AIDET溝通模式對老年患者冠脈CT成像檢查時心理應激反應及行為狀態的影響
曲利媛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放射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探究基于AIDET溝通模式對老年患者冠脈CT成像檢查時心理應激反應及行為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行冠脈CTA檢查的老年患者,依據入院時間分為兩組,各43例。常規組行常規溝通模式,研究組行基于AIDET溝通模式。統計對比兩組行為狀態、心理狀態、生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微笑、平靜發生率較高,皺眉、躲閃、血壓升高及心率加快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2.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AIDET溝通模式應用于行冠脈CTA檢查的老年患者中可降低患者心理應激性,改善行為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
AIDET溝通模式;老年;冠脈CT成像檢查;心理應激反應;行為狀態
冠脈CT成像(CTA)為目前心血管疾病診斷中首選無創性檢查方法,多用于檢查冠狀動脈血管及心臟供血是否正常[1]。但由于檢查過程中,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焦慮、緊張等)易引發一系列生理變化,造成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影響檢查質量[2]。研究顯示,心率、心律變化及呼吸運動等因素均可導致成像偽影,且老年患者對檢查結果的影響較為顯著[3],主要由于機體功能明顯退化、應激調節水平較差、血管順應性低。為減輕患者心理應激反應及行為狀態,本研究選取86例行冠脈CTA檢查的老年患者,通過分組,探究基于AIDET溝通模式對老年患者冠脈CTA檢查時心理應激反應及行為狀態的影響。
1.1臨床資料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行冠脈CTA檢查的老年患者,依據入院時間分為兩組,各43例。研究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為63~85歲,平均(73.25±6.13)歲;常規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為62~84歲,平均(73.29±6.25)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兩組均于醫護人員協助下行冠脈CTA檢查,常規組行常規溝通模式,包括詢問患者基本情況,講解檢查步驟等。研究組行基于AIDET溝通模式。包括A(問候),檢查前,詳細了解患者基本病歷資料,掌握患者基本情況,如年齡、姓名、心臟功能、疾病史等,通過和藹、溫和語氣親切問候患者,確認患者身份,面帶微笑、使用尊稱溝通,平視患者,使患者感到尊重感。I(介紹),責任護士面向患者及其家屬作詳細自我介紹,如姓名、入職時間、業務范圍、職務等,重點突出自身專業性及醫療團隊優勢,增強患者信心;介紹過程中保持自信,獲得患者接納及信任,使患者相信會獲得優質服務。D(過程),通過發放冠脈CTA檢查宣傳頁,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冠脈CTA檢查流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初步了解冠脈CTA檢查過程,減少患者對檢查的盲目猜想,緩解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E(解釋),護理人員詢問患者關于冠脈CTA檢查疑問、需求,并針對其作出詳細解釋,播放冠脈CTA檢查過程,加深患者對其認知,從而緩解或消除患者負性情緒。T(感謝),感謝患者選擇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冠脈CTA檢查,感謝患者的配合與信任。告知患者,整個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會一直陪伴患者,檢查結束后會繼續回訪,指導、協助患者治療,消除患者孤獨感。
1.3觀察指標①統計對比兩組行為狀態(皺眉、微笑、躲閃、平靜)。②統計對比兩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分值越高則負性情緒越嚴重[4]。③統計對比兩組生理狀態(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率加快:>100次/min;血壓升高:收縮壓在200 mm Hg以上[5]。④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通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制問卷評價,總分100分,其中>90分為十分滿意;70~90分為一般滿意;<70分為不滿意。十分滿意率、一般滿意率并入總滿意度。

2.1行為狀態發生情況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皺眉、躲閃發生率較低,微笑、平靜發生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行為狀態發生情況比較[n(%)]
2.2心理狀態兩組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比較分)

2.4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2.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32,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冠狀動脈疾病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極高。近年來,隨著逐漸轉變的生活方式及膳食結構,冠狀動脈疾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6]。早期預防及診斷在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病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冠脈CTA憑借其操作簡便、無創、不良反應少等優勢逐漸廣泛應用于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需于冠脈CTA檢查掃描前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需注射造影劑,患者易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引發血壓升高及心率加快等癥狀,而冠脈CTA圖像受心率影響較大。此外,不良情緒會一定程度加重應激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疑恐懼、悲觀失望及憂郁孤獨等心理,且自身機體功能退化,更易產生血壓升高、心率過快等癥狀。因此,老年患者行冠脈CTA檢查時,護理人員須做好安撫工作,使患者充分了解冠脈CTA檢查相關事項,減輕或消除其不良心理。AIDET溝通模式為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的標準化溝通模式,由5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問候、介紹、過程、解釋及感謝。目前,醫患溝通中也常應用AIDET溝通模式,醫務人員通過正確、溫和的語言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可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與應激反應。本研究中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微笑、平靜發生率較高,皺眉、躲閃、血壓升高及心率加快發生率較低(P<0.05),有力證實基于AIDET溝通模式應用于冠脈CTA檢查中,可改善患者生理及行為狀態。兩組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低于常規組(P<0.05),提示對行冠脈CTA檢查患者予以AIDET溝通模式,可顯著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35%,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2.09%(P<0.05),充分說明基于AIDET溝通模式應用于冠脈CTA檢查中,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基于AIDET溝通模式應用于行冠脈CTA檢查的老年患者中,可降低患者心理應激性,改善行為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
[1] 鄭立文,劉晨.320排CT冠脈成像評估冠狀動脈不穩定斑塊的價值及其與危險因素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109-6110.
[2] 龍邦媛,盧小軍,王慶平,等.64排128層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在高齡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診斷中的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6):4040-4041,4042.
[3] 唐惠嫣.綜合護理干預對高齡患者冠脈CTA檢查身心反應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4):818-820.
[4] 王小景.AIDET溝通模式對子宮肌瘤患者焦慮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183-185.
[5] 尹桂華.AIDET溝通模式聯合導樂分娩對初產婦焦慮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8):14-17.
[6] 邵江,牟華明,李俊.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4,6(1):34-36.
R 473.5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30
2016-11-23)